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大宋风流皇帝 > 第412章 使团,使团!

今日的龙椅和龙案已经撤掉,换成了一张小榻以及一张御茶床。

赵构坐定,满朝文武尽皆大礼参拜,“恭祝陛下万寿无疆!”

礼部尚书赵鼎先行上前宣读给皇帝的贺表,而后,左相张浚、右相高柄二人出班,念诵满朝文武以及在外的重臣,给皇帝送来的礼物。

这些礼物也并不算多稀奇,一般都是金银器皿、马匹,或者有些干脆作一些诗词文章当做礼物。

毕竟,年年都送,太贵的也送不起啊。

包括留在大宋的绿帽哥以及王晧两个使臣,也一并跟着前来送礼恭贺。

好半晌,礼单念完,蓝珪高喊,“百官赐膳!”

文武官员再拜,而后按照品级坐在早已经准备好的小几之后,包括大殿之外的一众官员,中等品级的入侧殿,这里有大席,虽然比不上正殿中,但是倒也自在,最底层的官员则是在大殿之外两侧的廊中,有内侍搬来桌凳之物,供他们就座。

众人尽皆就座之后,一声鸟鸣之声陡然响起,随后各种鸟儿的声音逐渐汇聚,清脆、悦耳……

这当然不是弄一堆鸟过来,而是有擅长口技之人,所表演的‘百鸟朝凤’。

除了王晧这样没见过世面的,一众大员大多都习以为常,毕竟见过不少次了。

表演结束,赵构第一次举盏,“今日诸卿为朕贺寿,共饮!”

“谢陛下!”百官起身共饮。

同时,这第一波菜总算是到了!

三种菜肴送上来,百官放下酒盏也赶紧吃两口。

很快,教坊司的小姐姐们到了,就在这大殿之中翩翩起舞!当然,这种舞蹈跟青云阁的没法比,青云阁的舞乐主要是想办法让榜一大哥掏钱,宫廷的舞蹈则是主打一个庄重和稳妥。

就比如说某某国在某种场合中上女团舞一样,不合适。

宫廷舞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基本上是固定的舞乐形式,什么场合弹奏什么曲乐配什么舞蹈,都是规定好的。

一般来说,这种群舞会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勾队’,就是指挥人员拿着特制的(五彩装饰小竹竿)指挥棒,指挥舞女入场。随后,在指挥者的指挥下,舞女开始跳舞,后方伴奏的乐队,称之为‘后行’。

队伍的核心一般是四个或五个人,被称之为‘花心’。

今日所上演的便是曲目《踏歌行》。

虽说这些舞蹈都看过不少次,但是跳舞的小姐姐是不同的人啊,所以,不管是赵构还是文武大员,尽皆看的兴致勃勃。

甚至,有的还暗暗指指点点的点评一番。

好半晌,舞蹈即将结束,指挥者上前给赵构致辞恭贺,而后进行‘放队’,也就是带着人离开。

教坊司的表演完毕,在二相的带领下,百官起身给皇帝敬酒。

随后,第二波三碟菜送上来。

敬酒之后,吃几口,赵构再度举盏‘共饮’。

总之,每次喝酒之后,会添三种菜肴上来。

第三盏酒之后,表演的是倒立、爬杆等杂技。第四盏酒表演的则是杂剧,同时,上一些肉烧饼、嗦粉之类的吃食。

第五盏酒,先是一个歌姬弹唱,而后是一队十二三岁的儿童,手中拿着花枝唱跳,小几上也增加了一些莲华肉饼、天花饼、太平毕罗饭之类的膳食。

这一次看完节目后,整个朝会进入中场休息时间。毕竟,大家连吃带喝的,来的时间也不少了,该上厕所的上厕所,该给手机充电的找充电器,基本上和后世看春晚的程序差不多。

休息的时间并不长,一般只有一刻钟或者两刻钟时间。

随后,宴会继续!

第六盏酒,右相高柄亲自表演节目:蹴鞠!很显然,他继承了父亲的优良传统,对于蹴鞠很是擅长,赵构看的欢喜,还专门赏赐了一些金银。

第七盏酒,整个节目进入到高潮,在细致的雅乐声之中,一百五十三名妙龄少女,或头戴花冠、或打扮成仙子,尽皆都穿着最美艳的衣服,跳起了《采莲舞》。赵构第八次举起酒盏吃酒,一众少女恰摆出一副荷花盛开之景,人面荷花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最后,赵构与百官共饮第九盏御酒,同时收尾的膳食‘浆水饭’,也尽皆送上来,殿内的舞乐也变成了悠闲而缓慢的曲调。

这盏酒结束后,也就代表着整个宴会宣告结束!赵构吃完后,给百官赐花一朵,官员将花插在官帽上,对赵构行礼,而后出宫,明天可以放假一天,所以回家后,百官可以好好歇一歇。

这一天参加表演包括宫中的内侍、侍女,尽皆会得到赏赐,因此,整个宫中都喜气洋洋的。

天申节并不仅仅在宫中庆祝,一应道观和寺庙中,需要专门建道场、办法会,给皇帝斋戒祈福,并且,地方州府衙门也会举行盛大的仪式,正可谓普天同庆。

相比这一天的大宴,晚上的膳食就简单了一些,其他不用说,主食是皇后亲手所做的一碗汤饼,所谓的汤饼,实际上就是面条,基本上算是长寿面的原型。

过生日,自然是一件极为令人高兴的事情,不过,总是有人在高兴的时候,给赵构添堵。

“陛下!岳飞奏报,有使团前来想要陛见!”

德寿宫中,赵构看着前来的王元有些不解,什么时候皇城司连这种事儿都管了?而且,还是岳飞奏报?

“金国的使团?”

“这个……陛下,是宋国的使团。”

赵构眨了眨眼睛,伸手在王权胖乎乎的脸上掐了一把,见到他龇牙咧嘴的模样,才感觉自己并不是在做梦。

“你再跟朕说一遍,是哪一国的使团?”

王元深吸一口气,有些胆战心惊的拜到在地上,“陛下,据岳飞呈报,在金人的支持下,上谷……叛臣赵桓,定都燕京称帝,并复国号大宋,建元正隆。”

“咣当!”

赵构起身,一脚将龙案蹬翻了!

这赵桓,脸都不要了吗?不对,他早就没脸了,可是他这是连祖宗都不要了?建国‘宋’?他怎么敢的啊!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