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大宋风流皇帝 > 第427章 杨存中取宿迁

“其余各部兵马,整兵待命!”

河南战事如荼,山东同样打的惨烈。

六月十五,韩世忠与杨存中率兵赶到宿迁城南,并与这里的两千多兵马汇合。

金兵关闭城门,同样据城而守,丝毫没有想要出城交战的意思。不过,这也在韩世忠预料之中,河南一带的动向吴璘、岳飞二人已经报之,韩世忠思索之后,便是命岳飞汇兵守住归德府。

从山东突破是大宋最大的一个优势,若是归德府沦陷,使得山东、河南战场连成一片,届时金兵具有机动性优势,大宋在想要建功就难如登天。

所以,无论如何,岳飞要将完颜宗弼的主力挡在归德府之西。

为此,他命吴璘在郾城一线与岳飞配合,尽量减轻岳飞的压力,并且再度调遣一部分后方兵马,增援岳飞。

杨存中的兵马修整了五日,六月二十,大军攻城。

杨存中麾下足足三万八千禁军,几乎是守军数量的五六倍之多。

一句话,还从未打过如此富裕的仗!

韩世忠亲自督战下令,十日之内必须拿下宿迁,下个月月初,他要在对岸吃早饭!

杨存中命那两千义军去砍伐木料、开采巨石,军中工匠则是加紧打造各种攻城器械,禁军之中普通器械并不缺少,只不过云梯、投石车等过于巨大,携带不便于行军,所以这才没有大型器械。

当然,暂时缺乏器械,杨存中也不是没办法。

他让将士在城外合适的位置筑造高台,然后直接将军中的八牛弩架到高台上,奔着对方的城墙、城楼就是一阵突突。

建康府作为当年的行在、临安北方防守重地,禁军的配置自然极为周全,如同八牛弩之类,每一军中都有几十架,虽然未曾尽皆携带过来,可是全军的八牛弩汇聚起来也有三五百架之多。

包括弩箭之类的,更不缺失,总之,这是一次很富裕的战斗。

几百架八牛弩足以覆盖整面城墙,守军根本就不敢抵抗,更不敢露头。

这玩意儿的确是准度很差,可问题是,它也不需要准度啊!

若是人碰上,沾着死、擦着亡,就算是城门楼子上边的高台,都直接被轰塌了,就算是射在城墙上,都能够硬生生凿进去,这样恐怖的威力,守军如果防守,那只能是赌命!

好在,在这种情况下,宋军也无法登上城墙,这才让金兵放心了一些。

不过很快,三日之后,一架架打造出来的投石车和云梯投入到战场之中,双方的城墙争夺战彻底拉开。

在八牛弩的掩护下,云梯可以轻易靠近城墙,随后,双方便开始肉搏战。

在这里要解释一下,云梯不是梯子!

用简单的梯子作为攻城器械的并非没有,但一般都是农民军或者乱军,在没有能力打造云梯的情况下,再加上所攻打的城墙并不高,所以偶尔会使用,正常的攻城战中,使用普通的梯子那不叫攻城,而是叫送死。

云梯底架以木为床,下方有轮子,可以方便推动,云梯整体可以分两层或者三层,下方是车厢形式,有牛皮加固形成防御,云梯推进的时候,兵卒是藏在车厢里边的。

云梯第一层梯子是固定死的,第二层梯子则是采用折叠形式,推进的时候收起,待到靠近城墙,第二层的副梯通过转轴的方式竖起来并且搭在城墙上,并且,副梯顶端还有专门勾住女墙的铁钩。

整个云梯搭住城墙后,通过钩子以及下方车厢角力作用,人力基本推不动!

至少城墙上的守军想要将云梯推翻,那是痴心妄想。

云梯牢固以后,车厢中藏着的兵卒就会爬出来,沿着楼梯直接杀上去,与敌人进行肉搏。

简单来说,云梯的作用是为了弥补与守城一方的高度差,而不是为了让人去送死,如果是将领让底下的兵卒扛着梯子冒着箭雨去爬城墙,你看看这些人能不能给你先砍死!

六月二十六,宿迁外城告破,不过,宋军也足足付出了近五千兵马的代价。

但是,现在就是用人命换时间,只有先行打开一个缺口,对于接下来的战事才会更为有利,所以,禁军略作修整,便是朝着内城发动攻击。

对于内城的攻打,比外城容易了许多,首先,内城要小了不少,其次,在外城的城墙上能够直接对内城进行压制。

再加上赶制出来的大批投石车、云梯,数万禁军轮番朝着内城发动攻击。

内城兵马顽抗,而且用当地百姓当挡箭牌,让宋军投鼠忌器!

双方僵持三日,七月初一,韩世忠亲自给亲兵传话,若是不投降,城破之后,将进行屠城!

七月初三,没有得到任何回应的韩世忠,给杨存中下令,继续攻城!数十架投石车昼夜不停朝着整个内城发动轮番不断的攻击,城内房屋被砸毁,百姓和残余的金兵死伤惨重!

两日后,宋军趁机爬上内城城墙,杨存中亲自上城墙督战,内城告破,宿迁易手!

此战,宋军损伤足足近七千众,驻守在这里的六千金兵,尽皆被屠杀,城中百姓死伤数万,整个宿迁城一片狼藉。

宋军占领宿迁的同时,金兵焚毁了过河的桥梁,不过,韩世忠早有预料,金兵如何会让他们如此轻易的过河?因此,他早就从当地征调各种船只,准备渡河。

禁军修整五日,开始渡河之战,韩世忠遣兵昼夜不停在宿迁西北方向的浅水之地,朝着对岸的金兵发动攻击,双方战十余日,金兵占据对面河岸高低,居高临下用兵,宋军数次冲上对岸,却是硬生生被挡了回来。

七月二十三,韩世忠依旧在此地用兵,却是派小股精锐兵马绕到东南三十里外,一处险地准备渡河。

因为双方连战多日,宋军给对岸的金兵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而且,金兵并没有预料到,宋军会在那险地冒险渡河,所以,这些地方只有巡查的探马,并没有提前布置兵马防守。

二十三日夜,两千精锐乘小船在向导的引导下渡河,而后攀爬峭壁抵达对岸!

修整一日时间之后,七月二十五,这支兵马猛地朝着河对岸的金兵侧翼发动攻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