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大宋风流皇帝 > 第439章 刘光世病逝

“你如今不过身有小疾,朕已经让御医准备了好药,你好好用药歇息,待到你好了,朕可是还等着你带兵呢。”

刘光世用力的笑了笑,“陛下,臣老了!”

“朕记得,平叔你五十有七?”

“是啊!”

刘光世攒了攒力气,而后说到,“臣少年蒙朝廷恩赏,恩萌入仕,虽说是蕃属,却恩典不绝。”

刘光世并非汉人,而是党项人,其祖刘怀忠在仁宗朝前后内附大宋,宋朝廷赐予官职,而后刘家世代从军,其父刘延庆在宋钦宗的时候官至镇海军节度使,靖康之变中,刘光世之父刘延庆、其兄刘光国尽皆战死。

“刘家世代为将,保国安民,自当恩赏。”赵构轻声开口。

“臣在军中,有父兄关照,镇压方腊、攻取易州,而后得到朝廷晋升。”

“靖康年间,朝廷倾覆,陛下幸应天府,臣往从之,得陛下看重,而后臣讨山东、战江南、守镇江,如今算来已十五载。”

赵构点点头,这是他记忆中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自然是清楚。

“臣从军近四十载,胜过、败过、风光过、狼狈过,虽并非一路顺利,却敢言一句问心无愧。”

“臣知道,在很多人看来,臣将不过良臣、勇不过刘錡、谋不过岳飞,臣也自知,兵事上虽然略有所能,却不如他人,更不如父兄,诸多大战,损兵折将、让陛下失望!可臣却也竭尽全力,为北伐而望。”

“哎!”赵构轻叹一声,随后认真说到,“平叔,在朕心中,你不弱于人!”

“汝等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而已,甚至,在朕心中,你比其他人更值得朝廷任用。”

“观战绩,平叔却是逊色,然而,其他人不知,朕难道不知晓么?你麾下兵马虽然号称巨万,可除了三千本部兵马,其余大多是招降、镇压、收复的各地乱民、败兵,其兵甲不全、士气不足,平叔虽战不能胜之,可能够将这些乱兵收缴为朝廷所用,减少乱兵、乱民,增加朝廷兵马,便是最大的功劳。”

刘光世此人有很多毛病,也有很多污点,但是他之所以能够成为赵构定鼎江南之后的主要将领之一,并非是意外,也并不是矮子里边儿拔将军。

而是因为,在南渡之后的乱局中,刘光世起到的作用并不少。

当时,赵构一路南逃,刘光世手中能够称得上是正规军的,约莫两三千之数。论打仗,他比岳飞等人差很多,可是他却是有个能力,就是能收编流寇、还能够安抚众人,比如王德,打仗猛的一逼,可对刘光世却很服气。

包括刘光世收编的那些流寇,比如叛变的郦琼等,对于刘光世同样敬畏。

刘光世这人,打仗不行、抗命很行,这也使得刘光世军中军纪涣散、战斗力差。

可为什么赵构朝廷对他很认可呢?就是因为朝廷很清楚刘光世手底下是一群什么玩意儿,或者说,根本没指望这些人去打胜仗。

将大量流寇安抚、收留,而且还能够让他们和平相处,至少是处于朝廷的掌控之中,甚至在一些时候能够拿出来吓唬吓唬人,这就是当时刘光世存在的最大意义,也是对朝廷的最大贡献。

这个贡献小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以当时朝廷的看法而言,并不算小。

在赵构南渡的过程中,刘光世解决了大量地方混乱、叛乱问题,并且将这些力量收为己用,这对于当时的赵构来说,及其重要。否则,当时的朝廷,拿这些流寇都没太好的办法。

岳飞等人的战绩中,都有不少镇压乱兵的记载,不过被镇压的这些只是规模较大的,其他规模小的乱兵、贼寇,蜂拥遍地,刘光世不用打多少仗,还收编了这些人,给朝廷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如此一来,其他各部兵马就能够更安心的对抗金人。

否则,真以为一个逃跑将军、常败将军能够节节高升,与岳飞等人并列么?

后世中兴四将之一,刘光世能够占据一个位置并不算意外,因为他的功劳不在战场之上。否则,单论战绩的话,吴家兄弟二人,刘錡,甚至杨存中等人,哪一个比刘光世差?凭什么他们不能与之并列?

刘光世罢兵之后,他麾下大将郦琼等人,便是带着数万兵马投靠了伪齐。

其一是因为觉得朝廷不公,其二就是因为除了刘光世之外,别人玩儿不转这些土匪贼寇出身的杂牌兵,哪怕是吕祉、张浚这些人也一样。

其他人也许不能理解,可是一则赵构是亲历者,而且他经历过当年的大汉末世,对此却是极为认可。

刘光世闻听赵构之言,沉默片刻,随后泣声开口,“有陛下此言,臣死而无憾!”

赵构在刘光世府上停留了约莫半个时辰,而后便是离开!

数日之后,刘光世之子刘尧仁上奏,八月二十九,刘光世薨逝。

赵构下旨,追封其为‘安城君王’,谥号‘武僖’,加封其子为游骑将军!

北方在大战,大将病逝,赵构的心情自然不大好,不过,心连心、手牵手,完颜亶的心情同样不咋地!

刘豫死了!

嗯,就是之前那个伪齐的皇帝刘豫。

刘豫这个人吧,出身不大好,据说是没啥教养,小时候偷过同学的白金盂、纱衣,甚至后来当了官,还因为此事被谏官参奏过,赵佶看他委屈巴巴的,也懒得追究,直接下诏让谏官不再提及此事。

后来,刘豫一直上疏讲礼制局的事情,赵佶就很不高兴,直接说到,你一个种田的,懂礼制么?反正,刘豫虽然入仕,却是也混的不咋地。

混了十几年时间,他被任命到河北负责刑狱的事儿,可运气不大好,很快就遇上了宋金开战。

这小子官儿也不当了,拍拍屁股弃官溜了。

当时中书侍郎张悫跟他关系不错,给他讲了讲情面,让朝廷不追究他的责任,并推荐他到山东当济南知府,可当时山东贼寇四起,水泊梁山就是这段时间的事儿,他根本就不想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