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大宋风流皇帝 > 第457章 年初朝会

略作思索,赵构便是笑道,“陆卿之意,朕明白。”

“不过,朕既要著书,便不怕后人言!因此,一应野史、杂谈尽皆单独列名录纳入其中。”

“至于一应不同的史书,若是有矛盾之处,择其一为主,不过,矛盾者也不必删减,做以注解便是。”

“朕之著书,一则彰显我大宋盛世,二则彰显我中原文脉之底蕴,至于后人是否会因言毁谤,便非朕能所想了。而且,吾等又何必思及后人,著书之事只凭问心无愧,好也罢、坏也罢,尽皆是一言!各类书册、不准有删减者。”

“汝等要知晓,但凡朕做以删减,那以后怕是就再也见不到了。”

“陆卿能够在短短时间弄出眉目,功劳不小,既如此,朕助你一臂之力!张浚、高柄,你二人拟定旨意,朝野上下人士只要有献书者,按照献书之多寡、珍贵程度给与相应赏格。”

“厚者准予官爵、寡者赏赐金银。”

“当年始皇帝收天下之兵铸十二金人,如今朕当收天下之书文,铸我大宋之《绍兴盛典》,此乃万世之功,便是损耗再大也是值得的。”

“陛下圣明!”满朝文武尽皆盛赞,陆宰更是欢喜不已。

有皇帝这句话,等到真正下旨传召天下,必定能够揽尽天下书籍,比他一个个去费口舌去说服强多了。

而且,皇帝能够不以自己的意志做其删减,足以说明陛下心胸!

“陛下,恭州知州奏报,北山摩崖造像完成!”这一次奏报的,竟然是老禅师端裕。

恭州便是后来的重庆,不过这时候还叫恭州,原本的历史中,孝宗赵昚继位,而后其三子赵惇继位,因为恭州市赵惇的潜邸,所以,赵惇成了皇帝后,自诩‘双重喜庆’,便是升州为府,改恭州为重庆。

“其长逾百五十丈,宽两丈有半,造像四千三百二十二,传记题词五十则。”

要说这事儿,并非是大宋开始干的,这个‘工程’已经干了二百五十多年。

从大唐景福元年(892)开始,历经唐末、五代、大宋。

最开始,这并非是朝廷让人弄的,而是民间信众想要造像祈福,所以就由当地人募集了一些资金,请人雕刻。不过,这雕像越刻越多,后来,朝廷也觉得这是件好事儿,便是直接由朝廷出资继续造像。

尤其是到了大宋之后,已经有了一定规模,反正大宋不差钱,朝廷大手一挥,接着给我干!

于是又持续了一百多年,到了去年年末,这项耗时两百五十多年,历经数个朝代的超大工程,总算是宣告完成!

赵构点点头,“这又是我大宋一项盛事,既如此,朕遣老禅师为使前往,从三司调拨银两五十万,以资此佛家盛事,并且由朝廷的名义,在恭州敕建寺庙一座,以做为皇家寺庙。”

赵构觉得,对于韭菜也不能一直割,偶尔还是要给点儿甜头的。

这两年,每年收纳免丁钱数百万,偶尔卖点儿度牒,又是几百万,钱来的简直不要太快。

大宋佛道之士,给大宋的建设和对外战争,提供了很大助力。

而且,之前程师回奏报,大和尚在西北招纳了僧兵足有五千众。

除了大和尚足够努力,便是利州西路比较合适,要知道,吐蕃现在可正是佛教盛行的时候,尽管其教义与中原佛教略有区别,可架不住基数大啊。

在程师回的‘纵容’下,大和尚闲了就流窜到邻近的吐蕃地界,给当地的寺庙或者信众论佛。佛理不能胜过大和尚的,直接被大和尚收编,佛理上能胜过大和尚的,绝对是更惨,因为大和尚会接着论拳脚。

也许,要不了多久时间,这大和尚就能够在吐蕃闯出名头,成为宗祖一般的人物。

如今吐蕃内部争斗一塌糊涂,没有与大宋开战的力量,所以对于大和尚的做法,也只是邻近的当地首领或者僧人找程师回讲讲道理。

程师回一推二五六,主打一个不要脸,让毛尔盖(若尔盖、马尔康一带)的吐蕃首领无能狂怒却又无可奈何。

“陛下,金人使者一直在催促,想要进行和谈。”张浚开口。

赵构呵呵一笑,“这金人也知道着急了?不过,咱们却是不着急!金人应当给与的赔偿,不是马上就要到了么?而且,朝廷虽然困难,却也能再凑一些银两,你便告诉他们,正好他们送来了银子,朕正打算扔给北方各军作为军饷,继续跟他们打下去。”

“这战争是他们金人挑起的,总不能他们不想打就直接罢战吧,哪儿有这么好的事儿?”

众臣闻言,尽皆哈哈大笑。

战场上能够大胜,朝堂众臣面对金人就能挺直腰板,如果是以前要和谈,绝对是愁眉苦脸,因为要割地赔款。可现在,是想办法在金人身上捞好处的时候。

“陛下,臣以为,和谈终归是要和谈的,不过是以什么条件和谈比较合适。”

张浚虽然是主战派,却也不算无脑,所以他明白如今的局势以及朝堂的底气,不适合继续打下去。并且,虽然占据了山东,可是山东脱离大宋多年,想要彻底将其容纳到统治中也需要时间。

简单来说,这回大宋吃了一口饱饭,需要时间来消化。

更别说,开封、洛阳等都需要迁徙百姓、修缮城池,这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待到朝会结束之后,张浚、高柄尔等留下商议。”

“去岁年末,朕见面多地税米,百姓得利甚多。朕以为,不仅如此,薪、面亦宜免税,如此商旅既通,更平物价,则小民不致失所矣。”

平时老百姓打一些柴之类都可以贩卖,而且柴火的通用性很强,朝廷给这方面免税,可以让普通底层百姓得到一些实惠。

“陛下仁德,可若是免除一应税赋,朝廷税赋必定收到影响……”钱谷作为三司使,第一考虑的是要朝廷有钱,而不是免税。

赵构笑道,“不过是一些小民之商税罢了,这不是要与金人和谈了么。”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