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大宋风流皇帝 > 第482章 知州李光

李光此人,怎么说呢?

如果往好的说,那便是直言敢谏、清廉勤政、公正严明!

如果往不好的说,便是不知变通、固执呆板、不同人情。

此人不管是涵养还是学识都很高,但是他多少有点儿理想主义,为官之时觉得一切都应该按照法度去施行,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亦或是百姓,尽皆如此。

这样说也不算错,可问题是管理天下的是人,人就有情感。法度是标准、情感是变通,历来理想主义之人做到极致可以名垂千史,但是未必能够真的做到多少对百姓有益的事情,不是他不想做,而是他无法让整个官僚集团尽皆这样做。

而历来能够做成大事之人,同样也得是理想主义,否则,他没有目标。但是,除了理想主义之外,他一定是人情达练,甚至是手段高超、犀利而狠毒才行。

想要实现广大的理想,就必须让很多人帮忙,但是你不能指望其他人也为了理想而做事。所以,可以要挟、可以收买,只有用尽所有的手段,才能够让自己的党羽更多。

王安石变法不成功最大的原因不是施行的政令不行,而是王安石无法做到比坏人更坏。

海瑞可以千古留名,但是在大明朝他无法当大官,甚至到最后无法做官。

张居正可以延续大明国运,是因为他有理想,比好人更好,也能比坏人更坏!而且,为了达到目标,他可以不择手段,不管你是皇帝还是臣子,必须听我的,不听我的我就弄死你。

历朝历代,改革哪儿有不死人的?

至于说对于大明朝,到底是海瑞重要还是张居正重要,这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不过,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许海瑞这样的人更为重要,因为他可以摒除一切,来延续一种精神。但是,从大明来说,也许张居正更为重要,因为,海瑞无法拯救大明朝,可是张居正可以。

对于赵构呢?

李光这种人可用但是却不能大用,因为当他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大宋朝会完蛋。不过,赵构却并不介意任用李光,来证明自己的贤明以及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声望。

说白了,李光这种人,适合做标杆,不适合做真正的引领和执行着。

这也是为什么,赵构早就有了想要给李光换一个位置的原因。

李光最大的问题在于,他觉得皇帝也应该守规矩,更过分一点儿说便是,皇帝需要置于法之内。而实际上呢?皇帝具有律法的最终解释权,是超脱于律法之上的。

将赵构迎下来,李光和唐闳二人也并未多说,等着众人上轿后,便是回返城中。

江夏城向东有江夏山,不过,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是,江夏的名字并非因为江夏山而来,相反,江夏山的名字因为江夏而来。

最早江夏二字出自屈原的楚辞,其中有一句‘遵江夏而流亡’。

其中江不用说,基本上没有特指的话,江都是指如今的大江以后的长江,夏指的则是汉水。

江夏是江与汉水交汇之处,因此而得名。

包括与江夏隔江而望的汉阳,则是取山南水北为阳,故名汉阳,说白了就是汉水之北。洛阳的名字同样是如此,洛水之北为洛阳。

想当年,这里是刘表麾下大将黄祖的地盘,因为黄祖弄死了孙坚,所以孙权一为报父仇,二为夺江夏,多次派兵攻打这一代,最后黄祖被杀,这里就成了东吴的地盘。

黄祖时期的江夏郡是管辖长江南北,不过其死后,便是以江一分为二,江南(西)为江夏。

一行人进入江夏城,并且直接来到州衙之侧。

待到赵构下了步辇,李光便是上前禀告说到,“奉陛下旨意,不得劳民伤财,因此臣修缮州衙之侧一处故宅,虽略有些狭小但是臣也算过,足够陛下以及诸位大人驻跸所用。”

“而且,臣大多时候都在衙门,若是陛下有事宣召,也可以随时前来陛见。”

站在他身侧的唐闳无奈苦笑,跟着这样实诚的上官,有好处自然也有坏处。

你说皇帝好不容易巡幸前来,至少表面工作你得做好啊,再不济,也得让皇帝吃好、睡好、玩儿好方可,否则皇帝凭什么提拔你?

再者说,皇帝可不是一个人来的,不仅有伴驾的嫔妃,还有随行的大员,你这个态度,很难让人帮着你在晋升的时候说好话啊。等到你需要晋升了,人家不踩你两脚,已经算是有良心了。

赵构嘴角也是扯了扯,你是真不把皇帝当干粮啊。

各地实际上都有一些官吏的大宅,亦或是以前致仕的大员遗留下来的宅院,你略微修缮一二也行。可眼前这宅子,约莫是三进三路,要说住也够住,可问题是……

行吧,大不了让大臣住个上下铺、大通铺之类。

有些无语的直接进了宅院,收拾的倒是干净、清爽,可也没什么摆设。

“陛下与贵人可以住在正宅后堂,其余诸位大人住在东西两路院子中便是,另外后园中也有几处房舍,同样可以居住。”李光正色说到。

对于他来说,足够便好!多了不是浪费么?咋地?你非得一个人住一百平米才行?打着滚睡觉?

可李光这人就在于,他不仅这样要求别人,同样也这样要求自己。

他现在住的,就是一座普通的一进院子,两个老仆、一妻一妾以及长子,住的宽宽敞敞、富富裕裕的。

“嗯,你们各自安排房舍便是,不能误了咱们知州大人一片好意。李光、唐闳,将膳食送上来吧,今儿个也乏了,用膳之后先行歇着,有事情明日再说。”

随行的大员神色各异,胡铨有几分无奈。

他和李光算是老友,对于老友的脾气自然也了解,甚至他也没想要去说服这位老友的想法。

人家有人家的坚持,胡铨自忖自己也是清正,却做不到李光这般。不过,自己做不到,并不代表他不敬重李光的为人。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