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轮到庞统开口。
其略一沉吟,笑道:“主公,我等根据主公描绘的蓝图,加上自己的理解,选出了一些书籍为必考书籍,并且加大刊印力度,从而让天下人都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书。”
“可是有一点很困难,谁来出考题?”
“这关乎到科举制度的公平与否,因此十分重要,否则题目泄露,被有权有势的人提前弄到,他们能可以提前请高手答题,那科举也就起不到选择栋梁的意义。”
“你们怎么考虑?”
庞统笑道:“我与孔明商议了好几次,总觉得此事不管交给谁,都有泄露的风险。”
“毕竟这其中的利益太大,动人心魄。”
“但唯独交给主公您,绝对不会出现偏袒,因此属下觉得科举制度只要实行开来,每次的考试必须由皇帝亲自出考题,并且在大考之前,此事谁也不能告诉。”
“尽可能的保证考题的绝对保密。”
叶枫点头:“此事不算过分,我可以应允。”
庞统道:“接下来的问题可能会有分歧。”
“读书的问题。”
“如果想让寒门子弟认字读书,就需要耗费不少的金银。”
“尤其是穷人家,需要朝廷的支持,孔明认为朝廷应该大力支持,至少让穷人都有书读,不至于落人太远。”
“可我却以为人的出身本就决定了许多东西,主公固然要改变朝堂局面,可不能以天下人的利益为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服务。”
“多少人妻离子散,吃不起饭,他们该向谁伸手?”
“不能说读书人就高贵,普通的农民就必须支持他们。”
“对穷人的教育可以支持,但过犹不及。”
“尤其是如果长久的需要财政的拨款,没有丝毫的进项,这样的付出不管再强盛的帝国,百年后也承担不了。”
“因此属下认为应该慎重.......”
叶枫目光在两人身上审视了好一会儿,笑道:“你们两人的想法都不错。”
“可一切需要一个适度。”
“这点我认同士元的想法,出身同样是人的优势。”
“不能说我将来的孩子与普通的农民站在同一起跑线,如果真是这样,国家没有尊卑,同样无法运营下去。”
“还有一点,读书识字是需要意志力,不是人人都合适。”
“如果将这些书籍轻易送到普通人面前,他们不会珍惜。”
“何况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遇到点困难磨难也属于正常。”
“因此我们对这些普通学子的帮助不应该是在书籍上,而应该是在路费上。”
“所有参加科举考试的人都需要千里跋涉,没有书他们可以从其他人手中抄取,缺吃少穿也能够坚持,可千里跋涉,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他们怎么生存?”
“若仅仅因为一些钱财,就让他无法参加科举考试,岂不可惜?”
诸葛亮眼前一亮:“主公要将朝廷的补贴的钱财用在这上面?”
“确实,这也算是要紧的事情。”
“主公慧眼如炬,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
庞统犹豫了下:“主公,如果对考生支持盘缠,这其中的花费只可能更大。”
“这种无根之源的支持,对朝堂的拖累太重,请主公三思。”
庞统并没有因为叶枫的决定而附和,反而再度建议。
诸葛亮反驳道:“这件事情乃百年大计,乃是千古大计,些许的投入自然是值得。”
“这些学子受到朝廷的恩赐,通过科举考试,对于朝廷只会更加感激,更加用心竭力。”
“到时候人才越多,帝国自然越兴盛,这笔账士元你算不出来?”
庞统道:“我只是就事论事,天下需要花钱的地方多了,可赚钱的地方不多。”
“一味的开支绝对不是长久之道,主公三思。”
叶枫摆了摆手:“放心吧,此事我有考虑。”
“资助并非是全员资助,也不是全部资助,更不会让人钻了空子,也不是白白给他们的。”
“嗯?主公这话什么意思?”
庞统,诸葛亮均都有些莫名其妙,显然不明白这其中的深意。
叶枫道:“俗话说得好,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白白赠与的东西他们并不会珍惜。”
“可如果是借的,就不一样。”
“其一避免了有钱人在其中搞鬼,他们不缺这点钱,自然也不用如此复杂的从朝廷手中借钱。”
“其二不至于有出无进,拖累朝廷的财政。”
“财政不是源源不尽,用之不竭,因此必须要让他们有回来的可能,否则损失太大。”
“其三资助的银子会根据距离的长短有所不同,并且是最低的标准,只够你自己的路费,并且保证你不必饿死,而且入京之后,必须要在朝廷的安排下住宿,否则取消考试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