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行军两天后,东吴的大军终于安全的撤回了合肥城中。
在撤回了合肥城后,吕蒙才将周瑜病逝的消息公布了出去。
周瑜逝世,东吴三军尽皆挂起白旗,身披白衣。痛哭流涕者不在少数。
由此可见,周瑜在东吴三军中的威望。
而在得知周瑜逝世的消息之后,孙权眼神深处掠过一抹莫名之色。但面上却表现得悲伤不已。
还亲自赶赴合肥城,为周瑜吊唁。
荆州城,刘备和诸葛亮以及庞统在得知周瑜逝世的消息之后,也是幽幽一叹。
显然他们都没想到,当初在赤壁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如今竟然在最壮年的时候与世长辞。
这般想想,不由得令人唏嘘。
向刘备行了一揖,诸葛亮开口道:“主公,周瑜逝世,我们作为盟友,理应派人前去吊唁。亮虽不才,却愿前往。”
诸葛亮所言的确没错,周瑜身为江东的大都督,如今逝世,己方必须要有所表示,派人前往吊唁也是礼仪所需。
一旁的庞统也是在此时开口附和:“主公,孔明说得不错,为了稳住孙刘联盟的大局,我们必须要有所表示。”
见自己的两大军师都如此说,刘备还是表现得有些不放心:“可是,军师之前屡次设计,让东吴损失不小。如今亲赴合肥城,恐怕会有危险。不如派一使者前往吊唁即可。”
闻言,诸葛亮却是摇了摇头:“主公,我与周瑜也算颇有些交情,生前各为其主,所以我出之计也是理所应当的。但如今斯人已逝,我对其也有着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之情。而且想必孙权肯定也想维护孙刘联盟的大局,所以他定然不敢动我。主公大可放心。”
庞统也是适时开口附和:“孔明言之有理,周瑜毕竟是东吴的大都督,身份地位在东吴皆是超然,如果我们只派一使者前去吊唁。孙权定然会以为我们不给他面子,从而心生不快。虽然还是让孔明前往吧。”
见两人都如此相劝,刘备也不再多言,点了点头:“好,既然如此,那就让子龙与孔明一同合肥城吊唁周瑜,择日出发。”
躬身作揖,诸葛亮领命道:“诺。”
******
成都城内,议事厅。
益州文武官员皆按照位置站立整齐,首座之上,刘璋面无表情的环顾众人。
片刻之后,缓缓开口:“诸位,张鲁陈兵一万于白水关下,意图进犯我益州,诸位说说,我们该怎么办?”
此言一出,场中顿时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众人面面相觑,都没有第一时间开口。
在众人都沉默之时,张松站了出来,向刘璋作揖之后,开口道:“主公,张鲁军势大。北方还有曹操虎视眈眈,如果我们贸然与张鲁军开战,拼个两败俱伤的话,恐怕会便宜北方的曹操。荆州的刘备和主公是同宗兄弟,兵强马壮。主公何不修信一封,请刘备率军入川抵御张鲁,在不损害我益州兵马的前提下,解我益州之危。”
此言一出,议事厅内顿时炸开了锅。众人议论纷纷,对于张松的这个意见秉持着褒贬不一的意见。
不多时,黄权站了出来,在向刘璋行礼过后,怒视张松:“张大人,你此言恐怕不妥。那刘备位于荆州,兵强马壮。恐怕早已觊觎我益州大地,如果招其领兵入川抵御张鲁。这无异于是驱虎吞狼,赶走了一匹狼,却引进来一只老虎。张大人此言到底何意?难道要将我川蜀大地拱手献于刘备不成?”
黄权一番话下来,顿时引起了诸多文官的支持。
而对于黄权的反驳,张松嗤笑一声:“黄主薄是不是多心了?刘皇叔仁义之名响彻四海,且又是主公的同宗兄弟,怎么可能会夺主公的西川。黄大人此言倒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而在张松话音落下,也引起了一众人的支持。其中法正支持的最为凶猛,几乎是恨不得举双手双脚来赞成张松的说法。
对于张松的辩驳,黄权再度反唇相讥。语言之间与张松针锋相对,丝毫不落下风。
而坐于首位上的刘璋,见众人吵得跟菜市场一样,脸色不悦,骤然开口喝道:“都够了。”
刘璋声音一出,在场众人纷纷闭嘴,低下头,眼观鼻,鼻观心,大气都不敢出。
见众人都安静下来,刘璋将目光投向了从头到尾都没有发表过意见的李严,开口询问道:“正方,你对于此事怎么看?”
身体微微一颤,李严眼中掠过一抹莫名之色。在犹豫了片刻后,他向刘璋作揖道:“主公,在下以为,张大人的看法是正确了。益州北有曹操和张鲁的虎视眈眈,仅仅凭借我们的力量是很难守得住益州的。只有让刘备引兵入川,才能抵御张鲁和曹操的侵略,保住我川蜀河山。而且刘备素有仁义之名,且又是主公的同宗兄弟,想必他定然不会图谋主公的川蜀之地,不然的话刘备定然会被蜀地居民唾弃。”
见李严支持自己,张松和法正两人都意想不到。不过不管如何,场上有了李严的支持之后,局面他们已经占据了主动。
果然,在李严话音落下后,一众中立派的官员当即出言附和李严。
微微点了点头,刘璋也下定了决心:“张松,命你修信一封,送往荆州,请刘备带兵入川,北伐张鲁,以保全我益州。”
“诺。”见刘璋答应让刘备引兵入川,张松眼神深处掠过一抹喜色,躬身领命。
“主公……”见刘璋答应让刘备引军入川,黄权等人还欲再劝。
“好了,此事不必再议。我累了,都退下吧。”挥手打断了黄权等人的话,刘璋站起身,离开了议事厅。
看着刘璋的背影,黄权叹息一声:“难道我川蜀河山当真要落入奸人之手吗?可悲可叹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