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青龙会杀手离开了伏牛山,前去追查楚桓的行踪。
楚桓自然不会知道自己身后又有麻烦上门,此时的他已经到达了岭南一带。
当地的官员早已将新鲜的挂绿荔枝备好,两名杨府侍卫随即与八名驿卒一道,带上这些荔枝一路马歇人不歇,快马加鞭地直奔长安城而去。
除此之外,驻扎在川贵一带的剑南道节度使鲜于仲通与杨钊之间关系密切,也派出一支小队护送一批荔枝赶往长安。
这是杨钊害怕自己派去真正运送荔枝的那两名侍卫出现意外,所提前准备的后手。
而在完成了表面的任务之后,一名叫做杨丰的侍卫领着众人来到了岭南容州。
进城之后,众人跟随杨丰来到一家当铺,在出示了信物之后,一名伙计带着他们从后门离开,在街道上七拐八转后,伙计将众人带到了一间老宅前。
几人进入老宅后,杨丰让其余人暂且歇息片刻,自己则消失不见。一直过了两个多时辰后,天色将黑之际,杨丰才又重新出现,并且他的身后还多了一辆马车。
第二天一早,三名侍卫骑马在前,杨丰驾着马车居中,楚桓则走在最后,众人开始启程回京。
一路无言,众人很快便离开了岭南,来到了湘省潭州。当天下午,杨丰再一次消失了大半天,直到后半夜才回来。
不过众人没有发觉的是,楚桓在今晚也消失了两个多时辰。
当地不良人分舵之中,今晚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属下见到天异星大人。”
“林舵主,本座需要你帮一个小忙。”戴着一副修罗面具的楚桓一边说着,一边从怀里取出一张纸条递到对方面前:“这里有一则谶言,我希望你可以尽快让它在整个江南一带流传开来,越快越好。”
林舵主眉头微皱,接过纸条打开看了两眼,当他抬起头来准备问些什么的时候,眼前已经没有了楚桓的身影。
林舵主捏着纸条,脸色变了又变,随即将这一消息传信给了藏兵谷。几天后,藏兵谷回信,上面只写了一个字——准。
得到命令的林舵主立马下令,要求舵中所有不良人小校尽数出动,将谶言尽快传播出去。与此同时,他也写信给其余分舵,寻求他们的帮忙。
没过几天,就在楚桓等人刚刚离开湘省抵达鄂省的时候,大街小巷上便出现了一首别样的童谣——
“金刀杨,露锋芒,杀尽天下中山狼,赤胆辅国忠李唐……”
杨丰四人都不以为意,而楚桓的嘴角却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两天后,京城之内的大明宫中,李隆基端坐在上首,拿着一张奏折饶有兴趣地看着,旁边则站着一名身材高大的太监,正是高力士。
下首,王鉷和杨钊站在大殿中央,而李林甫与其他五六名大臣分别跪坐在两旁,眼观鼻、鼻观心,身子一动不动,仿佛雕塑一般。
“呵呵,真是有趣,想不到流传千年的金刀之谶如今又冒了出来。度支郎,不知你可听说过这则谶言啊?”李隆基漫不经心地笑问道。
杨钊却冷汗直流,慌忙跪倒在地,叩首道:“圣上明察,微臣对此事一无所知啊!”
一旁的王鉷闻言当即冷笑道:“一无所知?这谶言如今在江南一带流传甚广,指名道姓说您杨大人是赤胆忠心,满朝文武却是狼子野心,杨大人竟然不知道?当天下人是傻子吗!”
“王鉷,你少在这血口喷人!依我看,说不定是你编排出来陷害杨某的!”
听到堂下杨、王两人的争吵,李隆基眉头不由得一皱。一旁的高力士见状当即呵斥道:“够了,这里是大明宫,不是菜市场!你们两位身为朝廷重臣,在陛下面前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听到高力士的呵斥,两人各自瞪了对方一眼,但还是停下了争吵。
李隆基眉头稍缓,转而看向一旁的李林甫,问道:“李相,你怎么看?”
李林甫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听到李隆基喊自己,先是咳嗽了两声,然后慢条斯理地回道:“启禀陛下,老臣觉得这谶言应该不是杨大人所为,想必是有些奸人在背后陷害杨大人。”
“嗯。”李隆基点了点头。
“对对对,李相高见!”一旁的杨钊也是一脸的惊喜。
而王鉷则面露怒意,不过他可不敢当面反驳李林甫的话语,只能在心里暗自咒骂。
但紧接着,李林甫又说了一句话,顿时让杨钊脸上的惊喜凝固,让王鉷脸上的怒意烟消云散——
“不过此事毕竟事关重大,而且还关系到杨大人的声誉。依老臣看,不如让杨大人亲自前往江南巡查一趟,揪出此事背后的主谋,以证清白。”
“臣附议。”王鉷也拱手道。
杨钊跪在地上,眼珠直转,他很清楚,一旦自己离京,时间一长,李隆基对自己的恩宠就会下降。心急之下,他只好向高力士投去求救的目光。
高力士会意,便对李隆基说道:“陛下,过几日就是贵妃娘娘的生辰了,娘娘最喜欢一家团聚,这个时候让杨大人远赴江南似乎不太妥当啊。而且此事依老奴看不过是一无稽之谈,派一刑吏去调查一番即可,无需兴师动众。”
李隆基的目光不着痕迹地瞥了一眼李林甫,微微颔首道:“大伴说的不错,就这么办吧。好了,朕累了,你们都下去吧。”
“陛下,臣、臣还有一话想说。”杨钊忽然开口叫道。
“嗯?度支郎想说什么?”李隆基略一挑眉,语气之中似乎有些不满。
杨钊却好似没听出一样,顿首道:“这金刀之谶虽与微臣无关,但微臣却觉得自己这名字确实有些锋芒毕露,故恳请圣上恩赐,许微臣改个名字。”
“呵,你这老小子倒是圆滑的很,也罢,既然你有这心,朕便许了。那你想改为何名啊?”
杨钊跪在地上,头也不抬地高声叫道:“恳请陛下赐名!”
李隆基呵呵一笑,随手拿起那封奏折看了两眼,然后慢条斯理道:“既然这谶言说你忠心爱国,那你自此便叫做杨国忠吧。”
杨钊,或者说是杨国忠,闻言当即连连叩首,嘴里高声喊道:“微臣杨国忠,叩谢陛下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