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古代言情 > 酱香满园:农门福女要发家 > 第16章

面线是由面粉、米糠、麦面、盐等材料制作的,是闽南等地区一种特有的传统面食小吃,在一些地方叫面线,还有一些地方叫面干。

小暖先将面粉、盐、水在一个大木盆里搅拌均匀,然后慢慢地揉成一个圆圆的面团,然后盖上一块湿布让面团在盆中发酵半个小时,接着便在用手沾油,将面团揉成直径为两厘米左右的面条,再放入盆中发酵半个小时左右。

之后取出沾满油的面条慢慢用手揉搓,一边揉搓,一边撒面粉防粘,搓大约面条的直径五到七毫米。

这可真是个大工程,小暖搓的满头大汗,其他妈妈见她一声也不吭,便做好事后都纷纷来帮她一起搓面条。

等把一大盆面团都搓好之后,管事的孙妈妈挑了一根面条问道:“这便是面线了吗?瞧着和咱们这里的面条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嘛。”

小暖拿了块干净的帕子擦擦头上的汗珠,笑道:“这当然不是做好的面线,还早着呢。”

小暖把做好的面条仔细地放在盆里继续再发酵,等发酵一段时间后,拿来许多长长的大竹筷子,把面条绕在竹筷子上,每双竹筷子大约缠五十根面条。

然后把它们都用东西盖好,放到温暖的地方再次发酵。“这次要发酵一个时辰。”小暖对众人道。

两个小时过后,煮面线的骨汤也熬好了,卤味也卤好了,小暖开始拉面了。

她将一根筷子固定在一端,另外一只手拉另一根筷子,然后慢慢地拉长,松弛,再次慢慢地拉长。

经过反复的拉长,一根面的长度要达到了一百九十厘米左右,细如发丝,众人直看得目瞪口呆。

“这……这也太细了!”

小暖对孙妈妈说道:“孙妈妈,您也看到我怎么做的了,说起做面食您肯定比我拿手多了,我一个人做实在太慢,您也帮忙一起吧。”

孙妈妈点点头,又叫了一个白案功夫好的婆子一起,和小暖拉起面来。

好在孙妈妈两个人确实是老手,有了她们的加入,小暖拉面的速度一下子快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把面都拉好了。

小暖看看天色道:“不早了,孙妈妈您这里有没有什么东西能把这些面烘干的?”小暖顿了一下说道:“其实一般都晒干的,只是这次若要午饭吃,晒恐怕是来不及了。”

孙妈妈想了想说道:“灶台上清理干净可以烘出来老太太这顿吃的,咱们快点开始吧。”

于是众人清理干净灶台,将灶台烧热,抽出一把面线开始烘干,因为面线量比较少又平铺开了,加之灶下火力很足,不一会儿就烘干了。

小暖让孙嫂子盛出一小锅高汤,把干面线放到高汤中熬煮,务必把面线掰散,同时不断地搅动面线,煮个约莫七八分钟,高汤便煮成了一锅糊糊的汤,面线都均匀地悬浮在汤中。

孙妈妈这才明白:“原来这就是面线糊啊,倒是形象的很。”

小暖又切了一些卤味放在上面,加入一些葱花香菜、炸蒜蓉、白胡椒粉,最后滴上一两滴泡好的酒,对孙嫂子说道:“送过去给老太太吧,吃之前拌匀就好。”

孙嫂子答应了一声,便把这碗面线糊放到食盒里,匆匆提走了。

孙嫂子走后小暖就和众人一起把拉好的面线都挂在厨房的院子里晾晒起来,因为担心老太太不吃,所以大厨房还是给老太太备了别的饭食。

孙妈妈对小暖说道:“霍姑娘,不嫌弃的话就让我露一手做两个菜咱们吃个午饭。”“哎,那敢情好。”小暖眼睛眯成两个弯月。

正待孙妈妈热火朝天地做饭时,一个人匆匆走进了大厨房,对孙妈妈道声好便着急地问道:“孙妈妈,中午做面线糊的是哪个?老太太要见她一下。”

小暖闻声看向她,只见来的是一位上身身着浅绿色对襟长袖衫,下身浅绿色马面裙的丫鬟,她人不算多漂亮,脸两颊有几颗小雀斑,观之给人有一种亲切之感,乌泱泱的黑发挽着一个垂坠发髻,耳朵上还带着一对翠玉的明月珰。

孙妈妈对这个丫鬟很客气:“原来是碧烟姑娘来了,做面线糊的不是咱们府上的人,是这位姑娘。”说着指了指小暖:“是咱们三爷的客人,霍姑娘。”

“原来是霍姑娘。”碧烟才看到小暖,冲小暖点点头:“霍姑娘不如随我走一趟吧。”说罢她看着小暖的身量还是个孩子,又补了句话:“老太太是高兴才见你,你不要怕。”

“好,都听碧烟姐姐的。”小暖站起来冲碧烟微微屈了屈膝,便和她一道向外走去。

碧烟见她如此落落大方,不禁对她有了几分好感,好奇地问道:“霍姑娘小小年纪怎么会做这福建府的吃食呢,老太太吃了说就是家乡的那个味,几十年没有吃到过了。”

小暖没有回答她的问题,浅浅一笑,像是害羞了:“老太太吃的好便好了。”说完也不再言语。

穿过两重垂花门便到魏老太太院中,进屋门有个扎着垂髫小辫的女孩打开门帘子,冲屋里轻声回禀道:“碧烟姐姐带人回来了。”

碧烟带着小暖走到前去,笑吟吟地夸奖道:“老太太,我把给您做面线糊的人带来了,瞧,就是这个小妹妹。”

小暖几步走上前,福了福身,口中说道:“给老太太请安了。”然后抬起头来,只见上座坐着一个鬓发如银的老太太,头戴一条褚色的缂丝抹额,身着一袭深灰色绣着福字的锦衣,旁边放着一根沉香木拐棍,拐棍上还挂着绣着寿星翁牵梅花鹿图样的香袋。

在魏老太太一旁坐着一个中年贵妇,小暖猜到她应该就是魏先生的媳妇魏三太太。

小暖不禁心里感慨:魏家不愧是大户人家,虽然在镇上,这个排场恐怕和一些州府大户人家的老太君也没什么两样。

魏老太太“哎哟”一声,“还是个孩子呐?快上前让我看看。”小暖只得走过去,魏老太太拉着小暖的手问道:“好孩子,听我三儿子说你是下面汪家村的人,你是怎么会做这个的,难为你了,北边根本没有这个东西,我想这一味想了多时了,都快入土的人了,今儿总算是吃上这一口了。”

听了自己婆母的话,魏三太太有些坐立不安:“母亲这话说的,您还要长命百岁呢。”碧烟也忙上前宽慰魏老太太。

魏老太太摆摆手:“我没事,只是今天终于又尝到家乡的味道了有些感慨罢了。”

小暖此时也开口道:“老太太,我做这面线糊是在大厨房做的,怎么做已经都交代给了大厨房的妈妈们,您以后若想吃便叫她们再做。而且这次做了许多面线,晒干了还可以吃一阵子呢。”

魏老太太自年轻就是跟着魏老太爷走南闯北见过许多世面的人,听到小暖口齿清晰,不卑不亢,不禁对她有了好感,连连点头:“好孩子,多亏了你今儿这顿饭。”

又转头对碧烟说道:“听三儿说这小姑娘的爹还在医馆等她呢,快给小姑娘拿个最大的红封好好送她出去。”碧烟答应了一声,吩咐了身边一个小丫鬟几句,那小丫鬟便跑出去了。

魏三太太听了,也道:“既然老太太吃得好,那就是我们的福气。”说着也吩咐身边的一个丫鬟道:“我也赏个红封吧,快去拿来。”丫鬟哎了一声便出去了。

碧烟冲小暖笑笑:“还不快谢过老太太和三太太的赏。”

小暖知她是好意,只是“赏”这个字让她有些浑身不舒服,她抿抿嘴又笑了:“老太太、三太太不必如此破费,魏先生自从来到镇上坐诊可是帮了我们老百姓大忙啦,大家都夸魏先生宅心仁厚、医术高明,魏先生也给我看过病,我做这些事没什么的,无需破费。”

魏老太太一听别人夸自己儿子,便更高兴了,冲碧烟说道:“哎,我想起前阵子有人送了我一对刻丝缠花镯子,我都一把年纪了怎好戴这种花儿草儿的,快去拿来给这丫头戴着玩吧。”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