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的结构很简单,内部除了那个发声器官,再没有别的什么复杂器官。
但与被改的面目全非,基因序列不像任何一种生物,还缝合了羽翅鲎,奇虾或角石的基因序列的巢群母巢相比,在这个似乎并未与巢群融合的类母巢生命体基因序列中,林易发现了些什么。
考虑到目前已经确定它的作用与母巢类似,只是缺少伴生的巢群,可能是某种原始形态,林易决定暂且称其为原始母巢。
母巢的基因序列相当复杂,林易无法完全解析。但现在,通过研究基因序列相对简单的原始母巢,林易有了些发现。
目前,种种证据都指向母巢与原始母巢是在中奥陶纪流星事件中坠入大气层的天外之物。
因此,其起源暂且不提,只说其作用与能力。
原始母巢就能对生物的基因序列进行编辑,而母巢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整合了关于脑部突触结构,也就是连接蜂巢思维意识的结构的特殊基因序列。
那么,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母巢,是如何实现对生物的基因序列进行编辑的。
那个莫名其妙出现的海星巢群,是海星个体进食了母巢的组织残片后产生的。
但在林易几次击杀直螺角石母巢的时候,那些捡垃圾吃的底栖生物也有进食了直螺角石母巢组织的,却并未发生任何异变。
他不由得联想到魁首古颚在进食了原始母巢产出的黄褐色液体后立即产卵,而产下的卵孵化出的幼体基因序列有些不同这一点。
或许它们有一种方式能影响到生物的胚胎,让生物胚胎的基因序列发生定向的变异。而其中关键,必定是那种黄褐色的液体。
并且,经过一番分析,直螺角石母巢的体液中,似乎也含有这种特殊的黄褐色液体。
而根据对原始母巢的分析,林易终于得知了这些黄褐色液体的本质。
这些黄褐色液体内包含一种特殊的,有些类似血细胞的体细胞-确切说,并非细胞,而是一种类似病毒的组织。
注意到它们,是因为在一众血细胞类似物中,这些类病毒组织的作用完全不明确。
而经过对原始母巢基因序列的一番研究与对魁首古颚基因序列底层逻辑的编辑,林易终于算是明白了些它们的作用。
这些类病毒组织,就是母巢对生物基因序列进行吸收并编辑的关键。
由于无法感知到微观,他不清楚其具体原理,只能推测它们会像病毒那般进入体细胞的细胞膜,再想办法进入细胞核,利用某种特殊的方式截取基因序列的一小段。
随后,再想办法将获取的基因序列嵌入生物胚胎的基因序列中,就完成了对下一代生物的基因编辑。
而这些类病毒组织是如何储存基因序列的,又是如何完成复杂的编辑过程的,林易不得而知,并且,下一步,他就准备对这些部分进行研究。
如果能将这些相关的基因序列搞明白,就能将这些基因序列方便的反向整合进个体的基因序列中,基因编辑能力不再依赖于母巢。
不依赖母巢的巢群到是有一个例子-海星。
但林易让母巢吸收了大量其样本,也没有吸收出个所以然来。毕竟生物与生物的体质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棘皮动物的操作凡夫俗子还是没那么容易理解的。
因此,在吸收了大量样本后,他就暂时放弃了通过海星逆向研究的想法。
同样,他还想要搞明白如何让母巢间的基因序列实时共享。
现在,母巢间的基因序列共享完全依靠生产个体携带基因序列供其它的母巢吸收,或者直接增殖新母巢,效率相当低下。
如果能搞明白类病毒组织储存基因序列的方法与编辑基因序列的方法,再由其排列,或许就能实现母巢,或者说个体间的实时共享。
但目前遭遇的所有巢群都不具有此功能,他也只能自行摸索。
一时半会研究不出更多结果,林易也只得继续将注意力放在各地的侦查母虿处,搜寻起了直螺角石巢群的踪迹。
终于,这天,一个方向的侦查母虿视野中,出现了直螺角石的身影。
并且不是一只,是两只成体与无数幼体正在捕食一只海神盔虾。两米来长的身躯在直螺角石的庞大壳体面前也显得有些渺小,而两只成体与无数幼体的组合却让它无路可逃。
趁对方似乎并没有发现侦查母虿,在林易的控制下,母虿格纳仓开口处的甲片张开,微化间谍虿从中游出,悄悄地接近那两只正在捕食的直螺角石成体。
似乎直螺角石巢群仍未发觉微化间谍虿的作用,也没有在意。仍然专心对付着眼前的海神盔虾。撕咬着
组织液翻涌而出,倒是某种意义上方便了微化间谍虿的接近与附着。趁此机会,微化间谍虿用身下的吸盘结构悄悄吸附在直螺角石成体的壳体上方。
见微化间谍虿得手,侦查母虿庞大的身躯划水足与摄食附肢收拢在身侧,喷水推进系统全力运转,推动流线型的身躯加速逃离现场。
虽然不知道对方仅仅是一支直螺角石巢群的狩猎队,还是如同上次三面包夹进攻时那样的主力队伍,但林易还是准备调动大量兵力将其一举歼灭。
无畏兵虿庞大的身躯缓缓从海床上浮起,普通兵虿,二代开拓母虿与滤洋母虿的身躯紧随其后。
而同时,这次出动的,还有林易全新开发的炮灰大队-二代开拓母虿的身躯中,一阵阵特定频率的声波向四面八方传出,大量鳗形的身躯扭动着紧随其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