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游戏竞技 > 从史前四亿年开始的虫群进化 > 第327章 袭掠龙王

第327章 袭掠龙王

继续向前推进,洞穴内的环境已经算得上宽阔,巨大的捕蝇草结构就生在洞壁上方与两侧,而一些其它的结构,也不时出现在视野中。

这个洞穴结构的核心是此前林易看到过的,那个生着花苞状顶端与密集眼球的巨大触腕以及那些奇怪的类猪笼草捕虫笼器官的核心巢室,至于后方是否还具有更奇怪的结构,不得而知。

而那个已知核心巢室的前方,似乎只是一条长而直的主干道,供应各种对方集群中的品级个体出入通行,一如此前的追寻者大军,但从其宽阔程度来看,如果说是专为追寻者开凿,林易不太相信。

喷火锯蚁在前开路,用炽烈的火焰将那些拦在面前的巨大捕蝇草结构焚烧,而大量寻常狂齿锯蚁紧随其后,挥舞着爪肢向前推进。

虽然是洞穴,但焚烧似乎却并未消耗太多空气中的氧气,洞内的空气似乎也是以一种巧妙的洞穴结构设计,利用一些外力来实现与外界交换的,仿佛后世的白蚁丘。

这让林易放起火来更为肆无忌惮,改进版狂齿锯蚁的较大身躯也带来了更多燃料与发射药的储量,足以支持量大管饱式的饱和打击。

不过,果然不出林易所料,一段时间后,对方也终于派出了反制力量-庞大的,几乎充斥整個洞穴的回波信号,出现在侦查型古网翅飞虫时刻运转的回声定位系统之中。

一些狂齿锯蚁较为发达的红外夜视眼也看到了目标散发出的热辐射信号-靠近上方的,是大群的飞行生物,似乎是追寻者,而下方,却是一只体型惊人庞大的巨兽!

它的外形与外围的那些异形袭掠龙有些类似,但却拥有更庞大的体型与更硕大的头颅,更狰狞的外表。即使在这种距离,复眼中,都能清晰呈现出它那头颅两侧发达的刃状骨质突起。

最为明显的是,它的那一对前肢高度特化,特化的已经不像是只有四条肢体的脊椎动物能生出的结构-肢体末端已经高度骨质化,形成宛如一把巨大骨质镰刀的结构。

随着距离的接近,这对前肢的结构更清晰的呈现在复眼中-四根指爪组成的前肢中,足足三根指爪高度骨质化,宛如蝙蝠的翼指般向后延伸,形成狰狞的切割刃。

而仅剩的一根并未特化的指爪则下方扁平,形成有些类似蹄的构造,似乎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但此时,那三根高度特化的指爪却敛在身侧,让它也如正常袭掠龙那样以类似兽脚类恐龙的姿态站立。

一声咆哮在洞穴中回荡开来,随即,巨大袭掠龙个体在漫天追寻者的拱卫下直冲而来,并在阵前伏低身躯,前肢那个扁平的指节撑住地面,末端灵活如鞭的尾部举过头顶。

尾部末端,一个有些类似蠼螋尾夹,但由六片角质突起组成的结构间,无数液滴霰射而出,如雨般劈头盖脸向前浇下,洒在避让不及的古网翅飞虫身躯上,发出阵阵腐蚀外骨骼的嘶嘶响声。

从尾部末端喷射的,似乎直接是它们的血液,几只古网翅飞虫脆弱的膜翅当即溃烂,身躯也坠落在地面上,再被袭掠龙庞大的身躯踏过。

上方,追寻者集群趁着古网翅飞虫被巨大袭掠龙的喷射清理出一条通道时飞掠而过,光信号闪烁着,让它们疯狂的俯冲向下方的狂齿锯蚁群。

狂齿锯蚁们也等待多时-弯曲的腹部末端,无数弹丸呼啸而出,瞬间形成一片密集的弹幕,笼罩向俯冲而下的追寻者群,在它们身前形成一面弹墙。

由于生体结构实现速射的难度较之机械结构较大,在不想给狂齿锯蚁腹部末端也装上一堆管子的情况下,装一根更大的管子并使用霰弹就是最好的,提升单位时间内火力投射量的方法。

改进过的狂齿锯蚁由于体型更大,腹部这管生体电磁武器的口径达到了三十毫米,按后世的二十毫米标准,算得上机炮。而弹丸结构却只是换成了含有金属离子成分的外壳,并没有多做改进。

这让改进后的狂齿锯蚁一次能射出十余枚弹丸,单位时间内火力投射量达到了一个恐怖的水平,而面对密集的弹幕,这些大张双翼俯冲而下的追寻者就是最好的靶子。

携带着强大动能的弹丸将追寻者们的身躯撕扯的粉碎,一具具残破的尸体甚至被动能冲击的向上一段距离后,才被更多流弹彻底撕扯粉碎,一块块掉落地面。

这些弹丸仍然与曾经的结构类似,本质上是高度特化的卵,内部生着两个装满特殊化学物质的囊袋与一些尖锐突起,一旦弹丸因为撞击而变形,囊袋就会破裂,让内部的化学物质与酶混合并发生反应。

这样的设计能让弹丸命中敌人后延迟一秒到数秒左右,在敌人体内爆裂,并继续造成更大的杀伤空腔,是一种相当具有破坏力的弹头。

但这些追寻者较薄的身躯与较之火药武器出膛速度更甚的电磁发射结构却让不少弹丸还未来得及完全发生反应,便离体而出,在穿过其身躯后才爆裂。

因此才有了那些追寻者被弹幕撕扯的画面,但即使如此,这样的杀伤力也足够将它们薄弱的身躯撕成一块块的碎肉,再掉落而下。

但某种意义上,追寻者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在它们前仆后继的吸引火力下,那只巨型袭掠龙的身躯已经冲过了大半个狂齿锯蚁的射程,刃化的前肢大张,直冲而来。

而狂齿锯蚁群也纷纷向两侧分散,在中间留出一条通道,后方,又是两只狂齿锯蚁弯曲腹部,将末端的结构对准冲来的巨大袭掠龙-黑洞洞的发射结构中,电弧骤然闪过!

隐约可见的尾迹伴着爆鸣呼啸而出,瞬间突破音速,并在炮口附近留下两圈乳白色的环状云雾尾迹-根据电磁发射结构改进过的穿甲独头弹,将迎来初次面对大型目标的测试。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