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微微摇头,低声道:“自然不是,只是此事需从长计议。”
“夏元吉既然敢如此行事,必定有所依仗。”“我们不妨将计就计,顺藤摸瓜,将他背后的势力一网打尽。”朱瞻墡沉默片刻,缓缓松开紧握的拳头,深吸一口气,“少师有何高见?”姚广孝从袖中取出一枚铜钱大小的玉佩,递给朱瞻墡,“这是老衲多年前所得之物,是建文帝贴身之物。”“殿下可派人将此物暗中送至夏元吉手中,试探他的反应。”“若他果真与建文余党有勾结,必定会有所动作。”朱瞻墡接过玉佩,仔细端详。玉佩上刻着一只展翅的青鸾,栩栩如生,背面则刻着“天命”二字。他心中一动,隐约觉得这枚玉佩或许与“青鸾案”有着某种联系。“少师此计甚妙。”朱瞻墡点头称是,随即召来心腹侍卫,低声吩咐道,“将此物暗中送至夏元吉府上,务必谨慎行事,不可暴露身份。”侍卫领命而去,朱瞻墡再次将目光投向窗外。雨后的天空渐渐放晴,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钟山之巅。“殿下,还有一事。”姚广孝的声音再次响起,打断了朱瞻墡的思绪。“少师请讲。”姚广孝从袖中取出一卷密信,递给朱瞻墡,“这是老衲近日收到的另一封密信,里面提到了一些新的线索。殿下可以以此为参考,继续追查。”朱瞻墡展开密信,目光迅速扫过信中的内容。信中详细记录了夏元吉近期的动向,包括他与几位朝中重臣的秘密会面,以及他在漕运革新中的一些异常举措。“看来,夏元吉的野心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朱瞻墡合上密信,语气中带着一丝冷意,“他不仅想重建建文旧臣的暗桩网络,还想通过漕运革新重新掌控整个江南的命脉。”姚广孝点头,“正是。殿下需尽快采取行动,否则一旦夏元吉的布局完成,后果不堪设想。朱瞻墡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少师放心,我自有计较。夏元吉既然敢背叛朝廷,那就别怪我心狠手辣了。”说罢,朱瞻墡起身离开了鸡鸣寺,白虎卫死的那几人,他需要去看一看。白虎卫居然在钟山能够死掉几人,这着实让朱瞻墡有些诧异。要知道,白虎卫,全员都是超级战士,最低的也是二代超级战士,这种级别的超级战士,可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拿着几把枪就能够杀死的。雨后的山路泥泞不堪,但朱瞻墡的步伐却异常稳健,心中思绪万千。白虎卫的死亡让他感到不安。这钟山之中究竟隐藏着什么?甚至不惜杀掉白虎卫灭口。朱瞻墡抵达钟山时,天色已晚。山间的雾气愈发浓重,仿佛一层厚重的帷幕,遮蔽了所有的真相。他来到事发地点,几名白虎卫的尸体已经被妥善安置,周围有侍卫严密把守。“殿下。”一名侍卫上前行礼,低声禀报道,“尸体已经检查过了,致命伤都在胸口,似乎是被某种利器一击毙命。”朱瞻墡眉头紧锁,蹲下身仔细查看尸体。伤口整齐,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痕迹,显然是被一种极其锋利的武器所伤。 然而,令他感到疑惑的是,伤口周围并没有明显的血迹,仿佛这些白虎卫在死亡时,血液已经被某种力量抽干。“这是什么武器?”朱瞻墡低声自语,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他站起身,环顾四周。钟山的密林深处,仿佛有一双无形的眼睛在注视着他。那种被窥视的感觉让他浑身不自在。“殿下,这里有些不对劲。”侍卫低声提醒道,“我们的人在搜查时,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痕迹。”“什么痕迹?”朱瞻墡问道。侍卫递上一块破碎的布料,布料上沾满了泥土,但依稀可以看出上面绣着一只展翅的青鸾。“青鸾?”朱瞻墡瞳孔一缩,心中猛然一震。这块布料与姚广孝给他的玉佩上的青鸾图案如出一辙。难道,白虎卫的死亡与“青鸾案”有关?“继续搜查,不要放过任何线索。”朱瞻墡沉声下令。侍卫们迅速分散开来,开始在周围仔细搜查。朱瞻墡则站在原地,脑海中飞速运转。青鸾案、建文帝、夏元吉、陈子宁……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人和事,似乎正在被一条无形的线串联起来。“殿下!”远处传来侍卫的呼喊声。朱瞻墡迅速赶过去,只见侍卫们在一处隐蔽的山洞前停下。洞口被茂密的藤蔓遮掩,若不仔细查看,很难发现。“里面有东西。”侍卫低声说道。朱瞻墡点了点头,示意侍卫们小心行事。几名侍卫拔出武器,缓缓进入山洞。朱瞻墡紧随其后,手中的火把照亮了洞内的景象。山洞并不深,但洞内的景象却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洞壁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符号和图案,似乎是一种古老的文字。而在洞的中央,摆放着一座石台,石台上放着一只青铜匣子,匣子上刻着一只展翅的青鸾。“这是……”朱瞻墡走上前,仔细查看青铜匣子。匣子似乎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表面布满了铜绿,但青鸾的图案依旧清晰可见。朱瞻墡伸手轻轻触碰匣子,突然,匣子发出一声轻微的“咔嗒”声,盖子缓缓打开。匣子内放着一卷泛黄的绢帛,绢帛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朱瞻墡小心翼翼地取出绢帛,展开一看,顿时脸色大变。绢帛上记载的,正是建文帝当年在玄武湖底隐藏的秘密。而更令他震惊的是,绢帛的最后一段文字,赫然写着,“青鸾现,天命归;玄武开,大明危。”“天命归……”朱瞻墡低声念道,心中猛然一震。难道,建文帝的余党已经掌握了某种足以颠覆大明江山的力量?而青鸾案,正是这一切的关键?“殿下,我们该怎么办?”侍卫低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