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明末太子:父皇咋把龙袍披我身上了? > 第7章 陛下嫌弹劾袁崇焕的声音太小!

崇祯有点牙疼,这些钱一个都不能少,尤其就是关宁军那边,去年差点哗变,若是再拖下去,关宁军会不会造反就说不准了!

而抚恤银两,更是关乎着大明军队的士气,现在北方后金虎视眈眈,陕西反贼流窜,这也不能少。

要是连战死的士兵后顾之忧都不能解决,谁能为朝廷拼命?

京师则是关乎着自己的身家性命,不得不修缮!

都要银子!

如果是其他的什么,还可以想办法,可是银子的事情,崇祯也没有办法变出来。

崇祯有些无力的吐出一口浊气,道:“众爱卿,可有什么好办法筹集银两?”

“陛下,臣有一法,或许可应急,关宁军军饷,或许可以暂用大明宝钞代替。”

一位大臣出班道。

“自万历年间,大明宝钞一贯钞,流传到民间,连一文钱都不值,岂能充作军饷?”

成基命瞥了一眼那位大臣。

崇祯眉头一皱,这些事情,他也是知道的。

“陛下,如若应急之法,臣有一个建议,修缮京师城墙,或许可以暂缓!”

周延儒缓缓说道。

此言一出,整个朝堂震动。

一阵议论。

就连崇祯也有些不爽,他全家都在京师,要是京师城墙不修缮,后金再次来袭怎么办?

“周延儒,你好大的胆子,京师城墙坚固与否,关乎大明江山社稷,若是暂缓,你将大明置于何地,将陛下置于何地!”成基命当即呵斥道。

周延儒笑吟吟的看了一眼成基命,轻讽道:“首辅大人,我话还没有说完,你何必那么着急呢?”

“好,那我就要看你怎么说,要是不修缮京师城墙,我定要参你私通后金!”成基命冷哼一声。

周延儒老神在在的说道:“陛下,修缮京师可以分为两步走,第一立即命人勘察城墙损毁多少,分大损,中损,小损三等。”

“其中大损修缮,中损和小损,可以延缓修缮,等到秋收之后,岁收入京,再行修缮。”

“其次,修缮京师城墙,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时日,没有三五月不能成。”

“因此,臣认为,估算京师损毁之处等级之后,可以酌情修缮。”

成基命听到这样的话,眉头微微皱起,不得不说,这个办法确实是不错。

这样又修缮城墙,虽然不说节省银两,但是却为朝廷拖延了时间,节省出来的银两,就可以拿去赈灾!

成基命沉默了。

龙椅上的崇祯心里也微微叹息一声,现在国库空虚,这个办法也是没有办法的好办法了!

“那就依照周卿所言,户部会同工部,负责勘察城墙,拟定预算银两,呈交内阁拟票之后,再呈上来吧。”崇祯无奈道。

“陛下圣明!”

众臣山呼。

崇祯自嘲的笑了笑,道:“没什么事就散朝吧!”

随后,在满朝文武山呼跪拜之下,崇祯离开大殿,众臣也散去。

刚离开养心殿,周延儒和成基命几位阁臣,并肩走在一起。

“玉绳(周延儒的字),你我在朝堂上,虽政见不同,但袁崇焕一事,关乎着大明国运,我希望你能够退让一步,我如今年岁已大,这个首辅也坐不了多久了。”

成基命意味深长的说道。

其实成基命的话,很明确,只要周延儒肯放过袁崇焕,他可以离开朝堂。

周延儒却装作听不明白的样子,道:“首辅大人,你可要保重身体,如今大明艰难,陛下还需要你辅佐。”

“袁崇焕一案上,我也没有私心,袁崇焕祸国殃民,如若留着他,日后必定让我大明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周延儒的态度十分坚决。

“你!”成基命语塞。

周延儒却不在乎,道:“首辅,我还有公事要处理,先行一步。”

周延儒微微拱手,便大步离去。

成基命气愤的一甩袍袖。

而周延儒刚走不久,温体仁等人便跟了上来。

“周大人,今日陛下在朝堂上对于袁崇焕的态度,显得颇为暧昧,是不是陛下受到首辅的影响,不愿意处罚袁崇焕?”

有人担忧的说道。

周延儒淡淡的扫了他一眼,道:“陛下今日在朝堂之上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要袁崇焕的实际证据!”

众人疑惑的面面相觑,似乎听不太明白。

温体仁笑道:“列位大人,首辅大人是反对袁崇焕下狱议罪的,陛下也有所顾忌啊!”

众人神色微微一禀!

他们都是朝堂大臣,自然是十分精明,经过温体仁这么一提醒,他们立即就反应过来。

“原来如此,是陛下觉得袁崇焕的罪名不够多,弹劾的声音不够大!”

“周大人,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了,我们这就回去准备奏章,明天早朝的时候,一定要将袁崇焕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两位阁老,我就先行告退了。”

“……”

围在周延儒和温体仁周围的官员们,一个个告辞离去。

相比起先前的不解与困惑,此刻的他们,更是如沐春风!

周延儒赞许的看了一眼温体仁。

温体仁会心一笑。

一切都不在言语中。

……

……

崇祯回到御书房,脑子里面想的都是陕西灾情。

自从他登基以来,陕西就没有让他省心过。

如今北方后金虎视眈眈,大明内部更是不安分,陕西反贼最为严重。

大明实在是经不起折腾了!

尤其就是这次关于从修缮京师城墙的款项中,省出银两来赈灾,崇祯还是有些不放心。

“要是烺儿大一些就好了,也能够为我分忧!”

崇祯想到朱慈烺就有些牙疼,这小崽子,脑子里面想的挺多的,就是不愿意跟自己说!

这就很气人!

还有一点,朱慈烺到底是怎么知道陕西灾情,还有周延儒和温体仁是奸臣的事情?

朱慈烺脑海中,有关于他坑害忠臣良将的话,始终在崇祯脑海中挥之不去!

崇祯很怀疑是阉党余孽在朱慈烺身边说了什么。

心烦意乱的崇祯也没有心思批复奏章,便喊来王承恩,道:“大伴,你去一趟曹大伴那里,让他好好查一查,宫中还有没有阉党余孽!”

“还有最近有没有人在太子面前说了什么,全部给我查清楚!”

“奴婢记下了。”王承恩点点头,退出御书房。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