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明末太子:父皇咋把龙袍披我身上了? > 第160章 崇祯的圣旨!

“是啊,福王叔,那八大晋商真的通敌卖国么?会不会是陛下为了推行新商税,杀鸡儆猴?”

“没错,没错,还有那反对新商税的项德达也被陛下砍了!”

“这一切,看似毫无关联,可种种迹象都可以看出来,陛下这是在为新商税开路啊!”

“福王叔,您是宗亲长辈,您可得拿个主意啊,征收新商税,那不是与民争利么?”

“太祖早有祖训,制定的商税就是三十税一,现在陛下这么胡来,不是乱了祖宗成法?”

“今天陛下敢推行新商税,明日陛下就敢削藩,到时候,还有我们的活路么?”

“……”

一众藩王与郡王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很是担忧。

他们这些藩王和郡王,在地方都有产业,几乎各行各业,他们都有所涉及。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产业,都是他们经营的。

还有很多,是商人为了扯虎皮,挂在他们名下的,每年他们什么都不用管,只管分红就行。

现在大明要推行新商税,他们下面不少的商贾,都在跟他们抱怨,希望他们能够向陛下进言。

不然,来年,他们的分红就会减少。

这叫藩王与郡王们怎么愿意。

那可是他们的钱,怎么能被朝廷给刮走了呢?

抵制!

必须抵制新商税!

朱常洵瞧见众人的模样,心里也大概有了底。

“诸位宗亲,你们放心,孤此次入京,就是为了新商税一事而来的!”

“哼,明日陛下会设宴,宴请宗亲与群臣,孤倒要好好的问问陛下,是哪个小人在背后谗言,敢更改祖制!”

朱常洵冷哼了一声。

朱审烜等人眼眸顿时亮起,心里也算是有了底气。

“福王叔,你只管跟陛下进言,我等必定在后面给你摇旗呐喊,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我就不相信陛下还会一意孤行!”

“没错,算孤一个!”

“孤也反对到底!”

“……”

诸多藩王与数十个郡王纷纷表态。

朱常洵很是满意,有了这么多宗亲表态,就算是崇祯也不得不多考虑几分。

不过,这还不够!

“既然这件事情要办,我们就要办的漂漂亮亮的!”

“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所以,稍后,你们就去联络其他宗亲,让他们随我们一起上奏!”

“到时候大明所有藩王与郡王反对之声,可成滔天巨浪,一定能够阻止陛下的!”

朱常洵意气风发,底气十足的说道。

“福王叔说的是!”

朱审烜等人纷纷赞同。

众人商定,便各自告辞,开始去联系其他交好的藩王与郡王。

就在诸多藩王在活动的时候,消息传入京师不少的官员耳中。

成国公府朱纯臣等勋贵们,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汇聚在一起,他们打算明日与藩王一起向崇祯施压!

除此之外,还有江南党的张溪知等官员,他们也秘密聚集在一起,打算明日借助着藩王的气势,一举让崇祯废除新商税。

新商税虽然还没有看到具体的动作实施,但是新商税一日不废除,一日便像是悬挂在他们脑袋上的一把利剑!

随时有可能会斩落下来!

这叫他们怎么能不忌惮?

再有八大晋商与项德达等官员,被崇祯全砍了。

这容不得他们不担心,崇祯这是在为新商税清扫障碍!

而就在京师表面风平浪静,暗地里风起云涌的时候,崇祯派出的传旨太监,也已经来到关宁。

供桌香案,沐浴更衣。

孙承宗率领一众将领在督师府接旨。

传旨太监站在大堂正中,展开圣旨,高声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获神灵庇佑,以渺渺之身托天下君王之上,肩挑日月,已有三载。”

“朕既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愧大明列祖,朕之不明与嘉之,其奚哀念之有,朕欲使与民更始,惠万民之国策,恐有倾天之变。”

“故此,朕诏令关宁督师孙承宗,方内若不宁,或兴兵灾,或兴人祸,糜有兵革,京师高危者,尔等边关将士未得诏令,不得班师回朝!”

“如若有为此诏令者,可为国贼,人人得而诛之!”

什么!

孙承宗等将领,听到这里,浑身猛然一震,他们不顾礼仪,满脸震惊的抬起头来看向传旨太监。

崇祯这一道圣旨的意思,很简单。

崇祯命令孙承宗等边关将领,若是京师有失,不得班师回朝。

如若有违背这道诏令,擅自领兵回京勤王的人,便是国贼!

这让孙承宗不解,京师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会让崇祯下达出一道这样的诏令?

这怎么可能!

孙承宗周身一众将领面面相觑,脸上充斥着难以置信。

而传旨太监却继续宣读圣旨,道:“帝师孙承宗,文武双全,老成持重,可为国之柱石,望卿深体朕意,镇守边关,万无一失,勿使北狄入主中原,以至五胡乱华,暴元再现华夏,乃至天下百姓糜于水深火热!”

“钦此!”

孙承宗等将领听到这里,这才明白崇祯的用意。

原来崇祯是为了防备鞑子入关,才有此圣旨,让他们在京师有危之时,不得班师回朝。

众将领都不由为崇祯的心胸与格局,为之敬佩!

可孙承宗却还是有些无法接受这样的事情,他们边军也是大明之军,君父若有危险,他们岂能坐视不理?

还没有等到孙承宗开口,传旨太监又道:“孙督师,陛下还有口谕。”

“陛下说了,煌煌中国,倘若我大明治下百姓,坐上九五之位,于华夏而言,无伤大雅,左右不过是换了一家一姓坐江山!”

“可若是让鞑子入主中原,坐了江山,五胡乱华,暴元再现,大明之百姓恐于水深火热。”

“你我君臣,也将会成为千古罪人!”

孙承宗和众将领听到这话,不住眼眸微微泛红,心神震颤!

这是何等的胸怀,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这是何等的格局,才会有如此旨意!

换了一家一姓,说起来简单,可这却是万里江山!

若没有海乃百川的气魄,谁人能够割舍的下!

孙承宗依旧不能接受这样的旨意,道:“敢问公公,如若陛下有失,大明有失,我等这些边关将士,就犹如孤魂野鬼,如若不入京勤王,我等该何去何从?”

孙承宗说到这里,他那双浑浊的老眼中,已经蓄起了几分泪水。

他做了一辈子的明臣,生是大明之臣,死是大明之鬼!

从万历到崇祯,三朝元老,他为大明终其一生!

岂能轻易割舍大明!

“孙督师,陛下也说了,倘若大明有失,你们可以率军投降,但陛下只有一句话,请孙督师记住。”

“不惜一切,不能让鞑子入关!”

传旨太监的声音不大,却铿锵有力。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