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明末太子:父皇咋把龙袍披我身上了? > 第190章 朱慈烺问!

成基命和钱象坤等人眼眸骤然亮起。

他们可是对于朱慈烺可是有着与其他人不一样的看法。

先前,在江南商人集体抱团抵制新商税的时候,就是朱慈烺语出惊人,一举解决掉这个麻烦!

如今商人罢市的麻烦,比起先前的抵制,还要更麻烦。

如果说之前商人抵制新商税是软刀子,那么现在商人罢市,就是硬刀子,要跟朝廷硬碰硬!

若胜则胜,若败那将让朝廷颜面尽失。

新商税可是崇祯通过内阁,再经文武百官廷议,六科无异议,一举通过的国策。

如果商人赢了,日后大明朝廷要想再推行其他的国策,威信将会大打折扣!

这对于朝廷来说,绝对是个巨大的难关。

几位内阁大臣中,唯有成基命最为期待朱慈烺的计谋。

因为,他是唯一一个除了崇祯之外,参与大明未来五年之国策的制定者!

朱慈烺的眼界,智慧,格局,气魄,气吞山河!

朱慈烺说能够解决,便必定能够解决!

这也让成基命有些想不通,还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罢市的麻烦?

震动最大的还是崇祯!

先前,在崇祯听到罢市的消息时,他就不认为朱慈烺还能够有办法解决。

毕竟,这可不是小事情。

而是涉及到整个大明的大事!

不是一两个谋划,就能够成功的。

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朱慈烺竟然还有办法!

这让崇祯瞬间就激动了起来。

“太子,快快说来!”

崇祯眼眸通红,紧紧地盯着朱慈烺,急切无比的说道。

【哎,崇祯,你好废啊,干啥啥不行啊!】

【我连国策都给你制定好了,你天天那么努力,你在努力个啥,你在勤奋个啥,到头来,还什么问题都要我给你解决!】

【我还只是一个孩子啊!】

朱慈烺心里不住腹议。

崇祯听到这些心声,不住老脸一红,他已经习惯朱慈烺心里对他的腹议了。

每次,都要腹议他一次!

朱慈烺压下心念,缓声说道:“父皇,儿臣之计依旧只有一条,稳定中下层商人,整死上层商人!”

嗯??

满朝文武一脸懵逼,依旧?

这是啥意思?

他们总感觉自己好像是错过很多事情啊。

崇祯和成基命等人不住愣了愣,他们早就在之前商人抵制新商税的时候,就听朱慈烺说过这一策。

现在又是这一套?

还管用吗?

难道是要派兵强制镇压吗?

诛杀带头的商人?

崇祯迟疑片刻,有些不确定的说道:“太子,你说的可是要以武力来解决带头的商人?”

崇祯话音刚落下,成基命和钱象坤等内阁大臣,心里略微有些失望。

不得不说,朱慈烺这个办法,确实是不失为一个办法。

可也仅仅只是一个办法而已。

同样的计谋,用一次是高明,用两次可就没有那么高明了。

相比起先前朱慈烺的办法来说,这一次显得有些平平无奇。

而满朝文武听到这话,也先是一愣,旋即嘴角露出几分嘲讽之色。

就这?

就这?

这不是穷图匕首吗?

朝廷已经没有办法,只能依靠武力来解决问题了?

你管这叫计谋?

计谋个锤子!

明明就是武力镇压!

小太子终究是太年轻了。

杀戮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但不是一味杀戮!

胡善清心中叹息一声,道:“陛下,殿下,臣以为如果是以莫须有罪名诛杀带头罢市的商人,就算是朝廷能够一时镇压下去,让商人们畏惧,恐怕日后也会有不少的麻烦啊!”

“是啊,陛下,杀戮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朝廷乃是天下正统所在,若是不能以德服人,以武力使世人屈服,岂能服人心?”

“杀戮不可取!”

“请陛下三思!”

“……”

文武百官纷纷赞同胡善清,反对杀戮。

朱慈烺站在丹陛上,将满朝文武的表情,看得一清二楚,淡淡的笑道:“谁说孤要行杀戮之事了?”

“孤的计谋自然是王道!”

王道?

崇祯和成基命等人浑身一震!

莫非是他们猜错朱慈烺的想法?

满朝文武也是满脸疑惑。

朱慈烺继续说道:“孤的解决办法很简单,不过,在说这个办法之前,孤想要问一问满朝的大人们一个问题!”

“请问,为什么朝廷会被这些商人们如此辖制住?”

“甚至,他们一罢市,就能够逼得朝廷要低头?”

这……

崇祯和满朝文武都愣住了。

这个问题,他们之前一直都没有想过。

成基命几人皱眉思索。

虽说朱慈烺所说朝廷被商人逼得要低头,这话很不好听,但这话却是事实!

朝廷代表着的是天下,是国家,怎么能被商人辖制住呢?

思索片刻后,成基命缓声说道:“殿下,臣以为之所以朝廷能够被逼到这一步,是因为朝廷关系着大明天下万民,一举一动,都需要深思熟虑。”

“而商人则不同,哪怕是天下大乱,他们也不会有所顾及。”

崇祯和文武百官听到这话,都不住点头赞同,首辅这话说的有几分道理。

毕竟,朝廷关系着天下万民。

就像是之前崇祯所说,诛杀带头罢市的商人,若换作是匪盗之流,或许可以,但朝廷却不能轻易以莫须有的罪名来诛杀。

最起码,不到非不得已的时候,不能妄动刀兵!

说到底,朝廷顾及太多!

商人无所顾及!

这才能够辖制朝廷,扼住朝廷的咽喉。

朱慈烺笑了笑,道:“首辅大人这话,说的对,也说的不对!”

“孤以为,商人之所以会如此强横,敢与朝廷对抗,甚至还能够有底气要逼得朝廷向他们低头,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掌握了大明货物的流转!”

“掌握这些东西,就等同掌握大明天下百姓的命脉所在!”

“所以,想要摆脱他们的辖制,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将大明天下万民的命脉所在,掌握在朝廷的手中!”

嗯!!

此言一出,崇祯与满朝文武眼眸骤然亮起,他们心中的迷雾豁然扫荡!

甚至是有些令他们醍醐灌顶!

不得不说,朱慈烺这一番言论,简直是说到问题的根本上去了。

如果朝廷能够将这些商人掌握在手中的话,哪里还会有今日的麻烦?

可是,想要掌握大明的商人,谈何容易?

要是容易,同样不会有今日的麻烦!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