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明末太子:父皇咋把龙袍披我身上了? > 第221章 一箭双雕!

“殿下此举甚妙啊!”

孙传庭稍加思索,便明白朱慈烺的用意。

赵良有些不解,稀里糊涂的看着两人,道:“殿下,孙将军,把俘虏都给放了,这妙在何处,下官怎么不明白?”

“若是这些放回去的俘虏,转眼就有被于德火他们收拢回去,岂不是又会与朝廷为敌?”

“若是要放,也应该等到平定两省叛乱再放呀!”

朱慈烺笑而不语的看着孙传庭。

孙传庭会意解释道:“赵县令,那八千多俘虏经此一役,击溃的不仅仅是他们的身体,更加是他们的心理!”

“我军在今日一战之中,三五个人就能够俘虏上百人,他们甚至连反抗都不敢反抗!”

“各个犹如惊弓之鸟,你说若是将他们放回去,他们回去会怎么样?”

“他们还敢从军吗?”

赵良听到这里,先是一愣,旋即细细一想,整个人不住打了个冷颤。

他顿时就明白孙传庭和朱慈烺的用意。

“如此他们断然不敢从军,并且他们回去之后,还会与其他人说朝廷天军之雄武,定能够扰乱反贼占据之地的民心与军心,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影响!”

赵良激动的说道。

如若果真如此,那比杀了他们或者囚禁他们更加有用,这样一来,朝廷大军平定叛乱就会顺利许多。

再者,不管是江苏还是浙江,两地百姓对于大明还是很有好感的,这次来与朝廷交战的军队,不是受到贼首张彧与项鸿坤的蛊惑,就是利用。

他们未必就清楚事情的真相。

“此乃其一,还有其二,若是这些放回去的俘虏,于德火与李文君他们敢收拢的话,必定会影响到他们的军心与士气。”

“他们将会成为朝廷军队最好的宣传之人,到时候,我军一举南下,谁不闻风丧胆,未交战,他们便先胆寒三分!”

孙传庭凝声道。

赵良浑身一震,眼中顿时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原来是如此,先前倒是下官鼠目寸光,没有看到这一层!”

“殿下此计当真是一箭双雕之策,当真是令下官佩服啊!”

赵良敬佩不已的说道。

说实话,先是朱慈烺先前面对大军压境的从容镇定,再是朱慈烺出战督军的举动,再到当下这‘释放所有俘虏’。

如此种种,朱慈烺的一举一动完全就不是一个三岁小孩所能够拥有的,怎么能让人不敬佩。

这也让赵良对大明将来更加期待,将来朱慈烺必定能够成为一代明君!

而就在朱慈烺等人商议的时候,于德火兵败的消息分别传到苏州与杭州。

苏州。

项德达收到消息便立即召集手下大大小小的官员。

项德达的元帅府也是他自己私宅改造成的,宅子不小,改造过后,更是十分的气派。

此时,议事大厅里,项德达政权的官员们齐聚一堂,他们都慌了。

“连宋军两万大军都不是小太子朱慈烺的对手,那谁还能够抵挡的住啊!”

“我就知道这小太子朱慈烺只带五千兵马,这五千兵马绝对非比寻常!”

“大元帅,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啊?”

“那前线李文君可有什么应对之策?”

“我看不如我们趁着现在小太子朱慈烺还没有与我军交战,我们现在立马将全部兵马压上,以人数的优势将小太子朱慈烺压垮!”

“……”

李泓玉等人都慌了,七嘴八舌的,有的忧心忡忡,有的想要跟朱慈烺决一死战。

坐在大堂上方的项鸿坤却是镇定自若,他大手一挥,道:“慌什么,现在明廷不过是刚刚派遣小太子南下,还没有与我军正面交锋,你们就慌成这样,那若是小太子来攻打江苏,你们岂不是要跪下投降了?”

项鸿坤此言一出,大堂里顿时就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面面相觑。

不得不说,项鸿坤在没有造反之前,他身上就有着一种不怒自威之感,如今项鸿坤成为奉天靖难大元帅后,他身上那种身为上位者的威严就更盛!

“大元帅,不是我们慌,只是当下情形,我们总得提前做准备啊!”李泓玉苦笑道。

在项鸿坤起事之后,李泓玉可以说是项鸿坤的绝对心腹,在项鸿坤的政权里面,李泓玉的身份地位和官职,仅次于项鸿坤,为项鸿坤主管江苏一切政务。

“哈哈!”

项鸿坤忽然大笑了起来。

众人不住愣住,大元帅这是怎么了?

李泓玉也是一愣,疑惑的说道:“大元帅,您何故发笑啊?”

项鸿坤轻笑一声,嘴角勾起一道弧度,道:“本帅笑张彧无能,那于德火是何人?”

“于德火本就是湖州一山匪,让他们拦路抢劫,或许他们擅长,若是让他们打仗,他们岂能与朝廷军队相比?”

“张彧识人不明,于德火更是山匪之流,难登大雅之堂,他焉有不败之理!”

“我奉天靖难的义军,驻守宿迁的李文君,乃是真正的将门出身,岂能是于德火能与之相比的?”

众人面面相觑。

李泓玉苦笑一声,他一时半会儿的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大元帅,话虽如此,可那于德火部也有两万人啊!”

“根据前线来的消息,两万人打三千人,被俘虏八千,死伤三千余,于德火收拢残兵败将只有五千余人,其余人全部被打散。”

“而反观明军,无一人损伤啊!”

李泓玉好心提醒道:“我们还是不要掉以轻心的好。”

“是啊,大元帅,我觉得我们还是最好趁着现在没有开战之前,调集所有兵力,先将小太子朱慈烺一口吃下,杀一杀明廷的威风!”

“不然的话,小太子的军队一旦开始攻击我江苏,首战如有失利,势必会影响我义军士气与军心啊!”

“大元帅,还有一点也不得不察,现在我江苏境内,因为我们奉天靖难,很多的百姓和读书人都不相信我们,我们上门去拜访一些名儒,想请他们出山助我义军,都被他们拒绝了,如若战败的话,不管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名望上,都会对义军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请大元帅三思!”

众人纷纷劝说项鸿坤谨慎。

项鸿坤却不以为意,道:“诸位放心,本帅之所以有信心,是因为前线的李文君将军,向本帅递交了军令状!”

“他有办法对付明军,并且跟本帅承诺,小太子打不进江苏!”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