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明末太子:父皇咋把龙袍披我身上了? > 第324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

“殿下,连洪承畴和天雄军都没有击退鞑子,殿下将其击退,当真是雄武啊!”

“殿下不愧是我大明第一战神,名副其实啊!”

“大明第一战神,殿下当仁不让!”

“……”

其余幸存下来的大臣们纷纷上前,对于这位小太子殿下,赞不绝口。

崇祯一脸得意,册封朱慈烺为大明战神,是他最为得意的事情。

而朱慈烺的小脸一下子垮了下来。

【你们不要叫我大明战神了,我不是啊!】

【我不配,我真的不配!】

朱慈烺现在真的好想把崇祯的脑袋给扒开看看,他在想什么?

崇祯现在一脸得意的样子,让朱慈烺怀疑,崇祯背后那个穿越者该不会是崇祯自己吧。

不然,他怎么会册封自己为大明战神。

尤其就是朱慈烺看向崇祯的时候,崇祯还朝他挤眉弄眼,好像在嘲讽他啊!

【早知道,再过半个时辰在来皇城了!】

朱慈烺幽怨的想着。

崇祯唇角微微抽搐几下,这小兔崽子怕不是想要谋朝篡位吧?

再晚来半个时辰,他就凉透了!

不对!

烺儿要谋朝篡位!

崇祯眼眸顿时亮起,用鼓励的眼神看着朱慈烺,好像是在说,烺儿不用篡位,只要你开金口,皇位马上给你送来!

【崇祯,你跟我挤眉弄眼的干啥,用那种眼神看着我,怕不是脑袋被炸坏了吧?】

【这鼓励的眼神是几个意思?】

【算了算了,崇祯多少有点不正常,少跟他接触为好!】

朱慈烺想到这里,连忙转移话题,扫向孙承宗,道:“孙督师,还有一事要麻烦你,现在城中还有鞑子少股人马,还需要你速速率领关宁铁骑前往肃清!”

孙承宗愣了一下,下意识的看向崇祯,崇祯轻咳了一声,道:“就按照太子所说的办。”

“臣遵旨!”

孙承宗拱了拱手,当即退下,率领关宁铁骑前往外城。

孙传庭上前一步,道:“殿下,如今鞑子败退,需不需要乘胜追击?”

朱慈烺摇头道:“不用,追不上了,放他们走,派出斥候,掌握他们的行踪即可。”

现在鞑子乘坐着孔明灯都飘走了,他们拿什么追?

骑兵倒是能够追上,可惜,骑兵追上没有用,而且很有可能还会被鞑子反杀,没有意义。

带上能够克制孔明灯的大炮,倒是有用,只是,携带大炮根本就追不上。

所以,没有意义。

提及战事,崇祯和成基命等在场的大臣们,脸上也没有了笑容,情绪稍稍黯然了几分。

这一战,十万京营战死三分之一,五成兵马司被击溃散逃,目前不知道情况。

整个京师更是一片硝烟与狼藉,百姓死伤无算。

除此之外,还有京师各个衙门也多有损伤。

此时,袁兴韶也已经将太庙外战死的官员尸体清点了出来。

“陛下,诸位大人的尸身已经整理好了。”袁兴韶走到崇祯面前。

崇祯与成基命等人不住为之动容。

尤其就是成基命等人看着那些盖着白布的尸体,心中悲戚,当中有不少人都是他们的同僚。

崇祯连忙询问道:“伤亡如何?”

袁兴韶沉吟片刻,沉声道:“内阁大臣乔允升殉国,兵部左侍郎刘文昭殉国……”

袁兴韶报出了一个个名字,不少是朝中重臣!

尤其就是乔允升,曾经是刑部尚书,刚正不阿,为朝廷栋梁,后来又因为追查周延儒和温体仁一案有功,升迁至内阁行走。

满朝文武听到一个个熟悉的名字,眼眶不住微微泛红,不少人更是潸然泪下,偷偷的抹眼泪。

崇祯面色十分凝重,除去侍郎以上的大臣之外,四品以下的朝臣,死了一大半。

这让崇祯不住想起先前鞑子即将杀入太庙之中的景象,那些大臣们虽然不善武力,可他们却依旧冲了出去,谁也没有投降。

“都是大明的忠臣!”

“都是好样的!”

“厚葬吧。”

崇祯眼眶微微红润,又悲伤又感动,旋即眼眸中闪过一抹精光,道:“有朝一日,大明必定北伐,收复旧土,为国之忠烈报仇!”

“大明与鞑子不死不休!”

崇祯的语气里,只有坚决和坚毅。

成基命等朝臣更是齐声回应,道:“北伐收复旧土,为国之忠烈报仇!”

“此次鞑子已经被击退,鞑子短期内,定然是无法再次南下,诸位爱卿,你我君臣必当勠力同心,早日完成北伐大计!”崇祯沉声道。

“想要北伐,何须再等他日,不妨现在就北上出关迎战鞑子!”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不住浑身一震,看向了朱慈烺。

“太子殿下,现在朝廷损失惨重,如何还能够北伐?”

“是啊,遵化一战,至两河数战,边军受损,京师一战,十万精锐京营折损三分之一,其余损失不计,朝廷哪里来的力量北伐啊!”

“再者,京师损失惨重,内外城都有遭到鞑子掠夺,杀烧百姓,不少百姓流离失所,当务之急,应该是赈济百姓,方能稳定京师啊!”

“殿下,此时不是北伐的好时机,除去兵力损失与京师损伤之外,且不说殿下能否北伐成功,就算是成功,将辽东地区收复回来,我们也无力防守啊!”

“那鞑子的孔明灯实在是太过于犀利。”

“……”

众多大臣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大多数朝臣还是持反对意见的。

毕竟,这一战,朝廷损失惨重,再也禁不起一场大战了。

就连崇祯也是这个想法,他当然是支持朱慈烺做任何的事情,只是,现在北伐,太过于心急。

“父皇,诸位大人,请听孤一言。”

朱慈烺郑重的看向众人,道:“孤知道,现在不是北伐的最佳时机,但是北伐鞑子,为什么一定是收复旧土,杀光鞑子?”

嗯?

崇祯和成基命等人疑惑的看着朱慈烺,如果北伐不是杀鞑子,收复旧土,那意义何在?

那还叫北伐吗?

“烺儿,你这是何意?”崇祯疑惑道。

“父皇,请听儿臣细细道来。”

朱慈烺缓声道:“儿臣以为,北伐分为两种,一种是全歼鞑子,彻底收服旧土,断绝鞑子卷土重来的可能性!”

“而另外一种则是,重创鞑子,让鞑子在短时间内无法南下,给予大明喘息的机会!”

“如若不然,鞑子今日来袭扰,明日来袭扰,后日又来袭扰,大明日日困顿,何时才能够积攒力量,一举北伐成功?”

“此次鞑子如此欺我大明,杀我大明将士,屠我大明百姓,这口气岂能轻易咽下去?”

“若是不予以还击,鞑子当真是以为我大明好欺负!”

“来而不往非礼也!”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