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明末太子:父皇咋把龙袍披我身上了? > 第405章 崇祯针不戳,可以处!

京师。

今日的京师格外热闹。

京师的百姓们得知朱慈烺今日凯旋归来,城中一片喜气洋洋,舞狮舞龙。

而京师门外,广渠门下更是张灯结彩。

崇祯亲自率领文武百官迎接,这一次,崇祯十分的重视,所有文武百官全部着公服!

崇祯也罕见的换上了一身崭新的龙袍,这是他登基以来,第一次更换龙袍。

崇祯整个人都精神焕发,红光满面。

而满朝文武也是一派喜气洋洋,翘楚以盼。

只要在京的官员,有品阶的几乎全部来了,浩浩荡荡,场面隆重万分。

万目瞩众之下,朱慈烺的大军,缓缓出现在众人视野当中。

“太子殿下他们回来了!”

人头攒动。

司仪官立即命人吹响号角。

“呜呜呜……”

八个极大的号角吹响,嘹亮的号角声彻响天地。

等到朱慈烺大军来到近前时,又奏响礼乐。

文武百官齐刷刷的跪拜下来。

“臣等恭迎太子殿下凯旋归来!”

山呼声震响天地。

朱慈烺站在马车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顿时生出一股十分豪迈的感觉。

难怪古代那么多人喜欢做皇帝,光是看着乌央乌央的人,跪在自己面前,臣服在自己面前,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好像是整个天下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朱慈烺重生九世,虽然经历过这样的场景,但没有一次是因为自己,他只不过是旁观者。

然而,正当朱慈烺准备讲两句,镇镇场子的时候,崇祯的笑声不合时宜的传来。

“哈哈!”

“吾儿慈烺当真是神勇,此次北伐,你受苦了!”

崇祯笑容满面的迎接了上去,直接就将朱慈烺从马车上报了下来。

【卧槽!】

【崇祯,你不要抱我啊,我自己能走!】

朱慈烺一下子就破防了!

数千人凝聚的逼格顷刻间就崩塌了。

崇祯简直不当人啊!

这次,他可是大功臣啊!

怎么能不让他出风头呢!

崇祯听到朱慈烺的心声,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没有半点的不高兴,反而格外的舒爽。

朱慈烺此行,离开京师三个多月,崇祯可是整整三个月没有听到朱慈烺腹议的声音了。

还怪想念的呢!

孙传庭和赵洞庭等人见到崇祯,连忙准备施礼,却被崇祯抬手打断,道:“孙传庭,你们都是此次北伐的功臣!”

“也是大明的功臣,今日,朕特许你们不用多礼!”

“朕今日已经在武英殿设宴,犒赏三军将士,今日,朕只有一句话,酒肉管够,你们敞开了吃,不用拘礼!”

“至于论功行赏,等到明日廷议!”

孙传庭倒是镇定一些,听到这样的话,也没有表露出过多的情绪,连忙谢恩。

赵洞庭和曹寻等人各个激动的不行。

“多谢陛下!”

新秦军的将领们一齐跪拜感谢。

崇祯眉头一拧,道:“你们忘记了,今日不必拘礼,朕准你们今日见朕不跪!”

听到这样的话,孙传庭和赵洞庭等人又连忙起身,赵洞庭和曹寻等人都有些不知所措的憨笑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别看赵洞庭和曹寻他们在新秦军里能够担任一军指挥,看起来很厉害,但实际上,平时他们连见皇帝的机会都没有的。

“烺儿,今日朕也给你准备了几件礼物,你猜猜是什么?”崇祯神秘一笑。

【礼物?】

【惊喜吗?】

【别是惊吓就好了!】

朱慈烺不住翻了个白眼,心里暗暗腹议着,嘴上却道:“儿臣不知!”

崇祯将朱慈烺的心声听得是一清二楚,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哈哈!”

崇祯笑了一阵,朝着文武百官的人群当中喊道:“候恂,来!”

话音落下,一身红色官袍的候恂便出列,双手呈上一份奏章,道:“殿下,这是今年我们推广番薯,马铃薯,玉蜀黍等作物的奏章!”

“现在,这些作物,已经在陕西,山西等地全面推广开来,两湖两广以及四川地区,包括江南部分地区,选做种植的试点,全部大丰收,预计明年可实现全国推广!”

“从此,大明将会永远不缺粮食!”

“此乃全赖殿下之功!”

“除此之外,在陕西与山西两地,百姓上书万民书,感念殿下恩德!”

“请殿下过目!”

候恂将一沓奏章呈上。

而崇祯等到候恂说完,便当场宣布道:“传朕旨意,立即将此事,昭告天下,让天下万民知晓吾儿慈烺功绩与仁德!”

此言一出,不少的文武百官都怔住了,或者说他们都震惊了起来。

因为从古至今,还没有哪个皇帝去这样捧一个太子的,如今马铃薯和番薯等作物,救活万民,可是泼天的功绩。

一般情况下,这种功劳都会落到皇帝的脑袋上。

是皇帝治理天下有功,建议推广的臣子只会是谏言之功,别的没有他什么事情。

可就是这样的功劳,崇祯就这样推到了朱慈烺的身上!

崇祯得有多喜欢朱慈烺啊!

怕是连太祖朱元璋宠爱朱标都比不上了吧?

有过而不及啊!

要知道,这件事情一旦传扬出去,朱慈烺的名望将会比崇祯这个皇帝都要高。

有朝一日,若是朱慈烺想要造反,恐怕振臂一呼,只需要喊一句国有奸臣,怕是无数百姓会响应吧?

不过,崇祯都不害怕,文武百官也是不怕的!

“陛下圣明!”

“殿下仁德!”

文武百官齐声山呼。

朱慈烺看到这一幕,也懵了。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这推行马铃薯和番薯,以及玉蜀黍,不是他的建议吧?

当初,朱慈烺并没有建议,因为他还没有决定要不要扶一把大明。

不过,朱慈烺自然没有傻到要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出来,很显然,现在崇祯把这些功劳全部加在了他的身上,为他营造人设啊!

为国为民,救万民于水火当中!

这是何等的声望!

【崇祯这人针不戳啊!】

【如此功劳都没有全部揽在我的身上,可以处啊!】

朱慈烺心里不住夸赞了一声崇祯。

这样的功劳,足以让崇祯在史册上留下浓厚一笔!

崇祯都可以放弃,这简直就是大礼!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