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明末太子:父皇咋把龙袍披我身上了? > 第409章 喜气洋洋

“毕爱卿,太子是太子,你是你,你们格物司有功,朕自然是看在眼里的!”

“朕自当嘉奖,若是有功不赏,岂不是让人寒心?”崇祯笑道。

毕懋康迟疑一下,看向胡柳等人,道:“陛下,如果真的要赏赐臣,不如让这些大人们,将刚才赌注给予臣?”

崇祯先是一愣,旋即哈哈大笑,道:“哈哈,毕爱卿,难道朕的赏赐,还比不得他们些许银两吗?”

“好吧,既然毕爱卿开口,朕便准了!”

“先前尔等与毕爱卿打赌,既然输了,大家就要言而有信,给毕爱卿吧。”

不少刚才质疑的厉害的大臣们,面色一僵,崇祯既然已经开口,他们也只好老老实实的把银子交出来。

胡柳几个年轻的官员们,将荷包摸了出来,面色更是难看。

他们银子不够!

“这……毕大人,下官等银子不够,能不能宽限一些时日?”

胡柳满面涨红的说道。

毕懋康笑了笑,道:“没关系,银子不够,那就来我们格物司做几年工,以此来抵债如何?”

胡柳几个年轻官员,顿时憋得满脸涨红,他们都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出身,哪里会做什么工啊?

不过,现在崇祯也开口要他们给银子,他们不给不行。

“行!”胡柳咬牙答应了下来。

“胡大人,别忘记了,每天下班,记得来格物司!”毕懋康提醒道。

“知道了……”

胡柳双肩一塌,幽幽的说道。

然而,就在几人说话间的时候,一个信使从远方策马而来。

“急报!”

“皮岛六百里急奏!”

此言一出,崇祯与文武百官脸色猛然一变。

大明刚刚在辽东打了胜仗,难道是鞑子又来袭了?

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啊!

而那信使很快就被锦衣卫拦下,王承恩连忙上前去将急奏接了下来,呈到崇祯的面前。

满朝文武百官都不住伸长了脖子,看向崇祯。

朱慈烺眉头一皱,他倒是不担心鞑子打过来,皇太极现在元气大伤,没有个三年五载,甚至是十年的功夫,恢复不过来。

不过,提及皮岛,他倒是记得今年皮岛可是很乱的,刘治兴之乱,杀了参将沈世奎的家人,沈世奎又率军攻击刘治兴,杀了刘治兴后,沈世奎又将目光看向督军黄龙,想要谋夺黄龙的位置。

今年三月份,倒是没有传来皮岛作乱的消息。

这也让朱慈烺忘记了皮岛之乱,毕竟,朱慈烺从年头到现在都在忙碌,不是改良火器,就是在平定叛乱,北伐等大事。

有所疏忽也是情有可原。

如果皮岛乱起来,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皮岛可是牵制鞑子的一个战略要点,而且,皮岛的将领在原有历史上,多为叛将,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等人都是出自皮岛。

这可是原有历史当中,满清四大藩王之三,全是出自皮岛,再加上一个吴三桂,可是从北杀到南,将大明给杀穿了。

当然,吴三桂现在可还是一个毛头小子,怕是今年的武举应该会有吴三桂。

但是朱慈烺并不在意吴三桂,吴三桂固然厉害,但大明比吴三桂厉害的多了去了,曹文诏,曹变蛟,卢象升,孙传庭哪个不比吴三桂强?

唯一不同的是,吴三桂投敌才苟到了最后。

提及今年皮岛很乱,朱慈烺隐约记得,好像大明在崇祯四年,南北都乱啊!

南方发生了什么?

让大明困顿?

一时半会儿的,朱慈烺有些想不起来,毕竟,大明崇祯年间,发生的大事情太多了,天灾占据大半!

“对!”

“是天灾!”

“大明南方发生了天灾?”

朱慈烺眼眸骤然亮起,但很快又暗淡了下去,他想不起来是哪里了。

而就在这时,崇祯忽然哈哈大笑了起来。

“哈哈!”

“好,好,好!”

崇祯兴奋的一连说了三个好字,道:“皮岛督军黄龙来奏,送来了朝鲜国王的国书,朝鲜国王李倧请求出使大明,与大明重续宗藩!”

此言一出,在场所有的大臣都不住松了一口气,连忙恭贺!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今日数喜临门,天佑大明啊!”

文武百官一片喜气洋洋。

朝鲜出使大明,这在政治上可是意义重大!

要知道,朝鲜可是在之前被鞑子打的差点与大明断绝关系,虽然在暗地里还有联系,可终归是偷偷摸摸的。

哪里来的明面上来得痛快。

而朝鲜如此明目张胆的出使大明,那也就意味着,朝鲜将会与鞑子划清界限!

皇太极知道了,怕是要被气的半死吧。

好不容易打服朝鲜,转眼就又投靠大明了!

这才是最为重要的政治信号!

朱慈烺倒是没有觉得什么奇怪,朝鲜国王李倧可是铁杆亲明派,虽然在原有历史当中,是没有这样的事情,但是现在因为朱慈烺的出现,这个世界的历史早就发生变化。

这是一种好事,也是一种坏事,朱慈烺将会丧失很多先知先觉的机会,因为后面的历史轨迹会发生变化,将不会再有原有历史。

“这李倧倒是也不枉朕当初册封他为朝鲜国王!”

“也算他懂得知恩图报!”

崇祯爽朗一笑,道:“稍后内阁拟旨,告诉李倧,朕准了他们使团入京觐见!”

而在崇祯话音落下,官道上再次传来马蹄声,又是一名信使。

这名信使见到崇祯与文武百官都在城门口,都吓蒙了,他迅速下马,就被锦衣卫拦下了。

锦衣卫立即将书信转交给王承恩。

王承恩只是看了一眼,黑火封漆上书“广东大捷”。

“皇爷,大喜,大喜,广东巡按高钦舜奏!”

“广东今有贼首钟国相等人,鼓动良民,反抗朝廷,经剿抚并用,斩贼一千余人,贼首钟国相等人尽皆伏诛!”

王承恩的声音很是尖锐,但是此刻却像是一直报喜的喜鹊一样,十分欢喜。

“好啊好!”

“今天吾儿慈烺凯旋归来,就有如此多的好消息,烺儿当真是朕的福星啊!”

崇祯爽朗大笑十分兴奋。

在没有偷听朱慈烺的心声之前,崇祯可谓是脑袋都大了,别说是好消息,没有坏消息就算是好消息!

整个大明,不是这里有人起义反抗朝廷,就是那里,不是这里有天灾,就是那里有天灾,不是鞑子打来了,就是边军自己乱起来了!

简直是一个脑袋三个大!

崇祯为什么年纪轻轻就生出了白头发。

愁的!

如今偷听朱慈烺的心声后,一个好消息接着一个好消息,这让崇祯真的有几分感觉,好像是大明已经进入到国泰民安的地步了!

而满朝文武听到这样的消息,自然也是不吝啬赞许与恭贺之词!

“国有明君,国泰民安!”

“为陛下贺,为大明江山社稷贺!”

文武百官齐声山呼。

整个广渠门外,一片喜气洋洋。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笑容满面的时候,朱慈烺脸色骤然一沉!

他在听到这封捷报的时候,他终于想起来是哪里出现天灾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