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明末太子:父皇咋把龙袍披我身上了? > 第573章 为沿海百姓安心过年

“这里面涉及到很多的问题,首先一点,我们就需要锻造出能够下水的铁,其次,就是造模,这都需要很多的时间,再有火炮,那门主炮更是要耗费最起码半年以上的时间。”

“还有最为重要的是,这艘铁船改变以往大明水师战舰,无需要人力来驱动战舰,这些都是格物上的问题,需要更多的时间。”

“因此,两年已经算是我们最快的。”

毕懋康苦笑道。

如果不是朱慈烺提供了一些关键性的技术,别说是两年,就算是十年也造不出这样的铁船来啊!

此外,别说是造铁船,哪怕是格物司现在已经掌握了蒸汽机的技术,但想要造一台能够带动铁船的蒸汽机,起码也要三个月以上。

沈寿岳有些不死心,道:“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我们宁海军太需要这样的战舰了!”

“能不能多一些工匠?”

毕懋康缓缓摇头,道:“格物上的问题,不是人多就能够解决的,如果非要加快时间,只能将整个大明的其他所有军械全部停止生产,举全国之力,如此才能够有可能。”

“这……”沈寿岳顿时心头苦涩到了极点。

动用整个大明的国力来打造,想想都是不可能的。

这会给大明的军队带来巨大的影响。

而毕懋康接下来的话,更加让沈寿岳失落。

毕懋康又补充道:“而且,两年的时间,只够造出一艘来。”

沈寿岳等宁海军将领们听到这样的话,顿时感觉心底有什么东西被抽空了。

他们还想着能够让整个宁海军拥有足够多这般铁船战舰,到时候纵横整个大海呢!

结果呢!

两年才能够造出一艘来!

想要装备整个宁海军需要多久啊!

毕懋康见到沈寿岳等人很是失落,便安慰道:“当然,等到我们造出第一艘来,有了足够的经验和模子,后面打造可能会更快一些。”

沈寿岳等宁海军将领,心里微微松了一口气,总算是听到一个稍微好一些的消息了。

“那就劳烦毕大人多费心了。”沈寿岳失望的叹息了一声。拱手施礼道。

“放心,此乃关乎国家社稷之事,不敢怠慢!”毕懋康还了一礼。

这时,朱慈烺笑着说道:“好了,不管如何,现在我们大明的战舰,可护卫大明沿海无虞,孤也希望能够早日造出如此战舰来!”

“请殿下放心,臣定然竭尽全力!”

毕懋康肃然道。

朱慈烺点点头,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随后,毕懋康又命人将铁船模型再次收入了箱子当中,在锦衣卫的护卫下,抬离了港口。

沈寿岳等人看着被抬走的箱子,眼睛都看长了,好像是心都跟着被装入了箱子里面去。

朱慈烺则是跟毕懋康走在最前面,毕懋康低声说道:“殿下,另外还有一个消息,陛下让臣告知殿下。”

“什么消息。”朱慈烺问道。

“成首辅病重了。”毕懋康言简意赅的说道。

闻言,朱慈烺稍稍愣了一下,倒也没有多诧异,原本,在他出征之前,成基命是要随行的。

后来,成基命身体有恙,这才没有随着朱慈烺一起出征。

只是朱慈烺没有想到,成基命忽然就病重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这也让朱慈烺心中感慨万千,他之所以能够领兵北伐,再次南下海战,这背后其实是整个大明朝廷在支持着。

而成基命也是当中最为有力的支持者之一,在京师辅佐崇祯,为大军筹措粮草军饷,从未有过丝毫的乱子。

一时间,朱慈烺听到这个消息,还有着些许的惋惜。

但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成基命已经年事已高,现在都已经是七十二岁了。

年纪大了,难免会有所病痛。

压下心中感触,朱慈烺询问道:“现在内阁谁代首辅?”

“次辅钱象坤,另外,陛下提拔户部尚书候恂为大学士,入阁行走。”

“目前而言,首辅病重并没有影响到朝政,朝野上下还算是稳定。”

说到这里,毕懋康顿了顿,道:“另外,陛下还说,眼看年关将近,现在鸡笼山战事初定,陛下和娘娘都很挂念您,希望您能够回京师过年。”

朱慈烺闻言,不住微微摇头,道:“现在还不行,鸡笼山刚刚被收复,我们虽然打退了荷兰人,但是荷兰人不会这么善罢甘休的,他们一定会卷土重来的。”

“殿下,您可不是征战的将军呀!”

“您是大明储君,鸡笼山被收复,地方政务朝廷会派遣官员管理,军事上有孙总督亲自坐镇鸡笼山,另外还有沈将军他们所率领的宁海军。”

毕懋康劝说道:“臣虽然不懂兵事,但臣也知晓,孙总督可是文武双全,追随殿下立下过赫赫战功,此外,沈寿岳等宁海军的将领,也是此次光复鸡笼山的大功臣啊。”

“您若是不放心,完全可以等到回京过年,再回鸡笼山呀。”

“您还是回去吧。”

朱慈烺苦笑连连,道:“孤是不放心,现在已经快要过年了,若是荷兰人来攻打鸡笼山,必将让整个福建以及大明周边沿海各省百姓不能安心。”

“所以,孤要亲自坐镇在鸡笼山,让大明沿海的百姓们能够好好的过个年。”

“这些年来,大明天灾不断,大明的百姓怕是有很久没有过上一个好年了。”

“如果孤视而不见,天下百姓该如何看待孤,该如何看待父皇?”

“难道只有孤是父皇的孩子,而这大明沿海的百姓,就不是父皇的子民了吗?”

“再者,这鸡笼山能够在未来数十年的时间里,影响到整个大明,不能有任何的闪失。”

此言一出,毕懋康顿时肃然起敬,神色肃穆的说道:“殿下如此深明大义,真乃大明天下百姓之福啊!”

“殿下当真是有成祖风范!”

“当年,成祖迁都顺天,是以天子守国门,今日,殿下亲自坐镇鸡笼山,为大明沿海屏障,当真是相得益彰,令臣佩服啊!”

朱慈烺莞尔,道:“毕老大人,还希望你能够代替孤向父皇与母后问好,将鸡笼山的利害向父皇解释一番。”

“请殿下放心,臣一定将话带到。”

毕懋康当即承诺,道:“陛下必定不会怪罪殿下的,只不过是思念殿下罢了。”

“还希望殿下能够保重。”

“老大人也要保重。”朱慈烺道。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