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明末太子:父皇咋把龙袍披我身上了? > 第722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是啊,太祖有训,扶桑可是不征之国啊!”

“这要是把郑芝龙调过去,就算是能够解决问题,那让大明其他的不征之国,藩属国,怎么想?”

“而且,还将陛下置于不孝之地!”

“扶桑国敢这么趁火打劫,怕是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吧?”

“这些人真的是不要脸!”

“……”

满朝文武又气又没有办法。

朱慈烺笑道:“父皇,儿臣以为,这都不是问题!”

“大明祖训确实是将扶桑国列入不征之国,但大明又不是征伐他们!”

“围堵扶桑国海域,谁说要打他们,那是要保护他们!”

“海上倭寇横行,扶桑国为大明朝贡,现在扶桑国是很危险的,所以,大明的水师出动,前往扶桑国海域,保护扶桑国!”

“是不是很合理?”

卧槽!

崇祯和满朝文武都瞪大了眼睛!

神了!

这个脑回路可以啊!

他们不是派兵去打,而是围起来!

保护扶桑国!

虽然说出去的由头不一样,但效果却是一样的!

反正就是要围住扶桑国的海域!

扶桑国的人想要和外面通商?

不可能!

问就是外面太危险了!

扶桑国桑,你们需要大明的保护!

不管是从道德层面,还是从其他的层面来说,都是合情合理。

道德层面,不违反祖训!

情理层面,扶桑国向大明朝贡,大明派点兵保护一下,很合理吧?

总之,一句话,大明有倭寇,大明的水师就围着扶桑国的海域!

到时候,慌的就不是大明了,而是扶桑国了。

扶桑国上下怕是要日夜睡不着觉,日夜颤抖了吧?

“太子殿下,简直就是神了啊!”

“这一招,绝了!”

“到时候,扶桑国怕是吃了哑巴亏,也不敢吭声啊!”

“这当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要让扶桑国吃吃有苦难言的苦楚!”

“这个办法当真是绝了,他们袭扰我大明疆土,我们就围了他们的海域!”

“……”

满朝文武顿时就激动了起来,满面涨红。

虽然现在他们还没有实行这一计划,但是毫无疑问,这一计划被实施,扶桑国的人怕是要急的跳脚了吧?

崇祯也是抚掌大笑,道:“哈哈,好,好,好,这个办法好,就用这个办法!”

“这件事情,一定要办的漂漂亮亮的!”

“这一次,朕非要把这些鼠辈的脑袋给摁下来,围他个三年五载!”

“让他们尝一尝痛苦的滋味!”

这可狠狠的出了一口崇祯心中的恶气!

扶桑国的那些小矮子,实在是太恶心了!

朱慈烺却不急不缓的笑道:“父皇,围他们的海域,这还只是其中一部分!”

“他们不是喜欢扮演海盗吗?”

“郑芝龙可是海盗出身,对于如何应对海盗,儿臣想着郑芝龙应该会有很多的想法,或许父皇可以问询一下!”

崇祯摸着下巴,细细的思考着朱慈烺的话,不得不说,朱慈烺的话说的很有道理啊!

只是,崇祯越听咋就越觉得,朱慈烺这是话里有话呢!

问询郑芝龙对付海盗的办法,郑芝龙是海盗出身……

崇祯将这一连串的关键词,串联在一起!

卧槽!

崇祯忽然就明白朱慈烺的意思了。

扶桑国可以让人伪装倭寇,来入侵大明,袭扰大明。

大明为什么不可以让郑芝龙扮演海盗啊!

扶桑国不是喜欢抢吗?

扶桑国不是能耐吗?

能比大明强吗?

大明扮演海盗怎么样?

以大明的军事实力,抢扶桑国那不是手拿把掐?

而且,就算是不能抢,派一些孔明灯,去扶桑国狂轰滥炸,也算是出了气啊!

这不比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扶桑国袭扰大明,杀害大明的百姓,不好得多!

虽然这样很不道德,但对待不道德的国家,就只能用这种不道德的办法!

崇祯暗戳戳的笑了起来,该死的扶桑国,不是一直恶心大明吗?

朕也要恶心死你们!

让你们老是来袭扰大明!

崇祯可对扶桑国没有什么好感。

想到这里,崇祯向朱慈烺投去了一个‘朕懂’的目光,道:“烺儿所言极是,朕会亲自给郑芝龙书信一封,好好问询的!”

最后几个字,崇祯咬的极重,好好问询,问询什么?

当然是让郑芝龙干老本行。

抢啊!

至于为什么不明着下旨?

大明乃是天朝上国,总要维持体面的!

抢劫当海盗的可不是大明。

最后扶桑国想要闹,也没有一个名头吧?

没有名头还要闹,那就是不服大明管教,出兵镇压都可以,大明就可以名正言顺!

正好崇祯还没有名头出兵呢!

小小扶桑国如同跳梁小丑,拿捏拿捏!

这就很舒服!

扶桑国的问题解决了,崇祯的心情好上了不少,道:“鞑子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事情,与鞑子交战,当以谁为主帅?”

“诸位爱卿好好的议一议吧!”

这次,大明出兵可是不少,起码有二十万大军!

再加上其他的辅兵以及民夫,绝对是超过四十万人的。

四十万大军的生死都掌握在一个人手中。

而且,京营还是整个大明的精锐!

“陛下,臣以为,袁崇焕可当此重任!”

“袁崇焕?他怕是不行吧?”

“此次鞑子如此来势汹汹,袁崇焕领兵太过于保守,如何能够担任主帅?”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袁崇焕曾经让鞑子兵临京师,不可为如此重要的主帅!”

“孙督师或许可行啊!”

“……”

满朝文武议论纷纷。

大明现在除了这些老一辈的将帅外,还有年轻的将帅,比如卢象升,比如孙传庭。

只可惜,现在的卢象升和孙传庭还是太过于年轻。

不管是卢象升还是孙传庭,他们都是文官出身,领兵的时间并不是很长。

而这一次,更是兵马超过四十万,需要真正有经验的老帅,方能稳妥。

如若不然,别看大明现在的火器很厉害,还是有可能会败的。

就像是土木堡一样,五十万精锐,被人家吊打。

崇祯一时间也想不到什么好的人选,袁崇焕虽然这两年表现的不错,但是他不敢再相信了。

哪怕是朱慈烺认为袁崇焕虽然刚愎自用,但还算是领兵有方,崇祯也不敢用。

至于孙承宗,倒是一个好的人选,可是,现在孙承宗年事已高,都七十岁了!

统领四十万大军,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啊。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