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明末太子:父皇咋把龙袍披我身上了? > 第842章 徐光启离世

“父皇,此物如何?”朱慈烺笑着问道。

“好东西是好东西,也很神奇……”

说到这里,崇祯话锋一转,又道:“只不过,这种东西似乎跟电话重叠了,有了电话,还要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处呢?”

“这个电台是不是价值没有那么大了啊?”

众人闻言,皆是微微点头,毕竟,电话那种东西可是能够千里传音,而电台只不过是千里传信,而且,拍电报,似乎很是复杂。

哪里有电话那么容易,拨动数字就能够接听电话。

“父皇,说的没错,电台确实是不如电话来的方便。”

朱慈烺先是肯定了崇祯的说法,然后学着崇祯的语气,话锋又一转,道:“但是,在某些方面,电台要比电话有用的多!”

“比如运用到战争之中!”

“电话需要电线才能够实现通话,但是如果大明出征他国,没有电线怎么办,来不及铺设电线怎么办,就算是铺设了电线,被人切断电线,怎么联络?”

“还有海上舰队,他们能不能铺设电线?”

“如果有了电台就不一样了,他们能够通过电台来进行及时有效的联系,制定一些战术!”

“还有下达相应的指令!”

朱慈烺越说,崇祯等人的眼眸越亮。

不得不说,朱慈烺所说的十分有道理啊!

要知道,在这种通信不便的情况下,很多的战争,为什么会失利?

原因很简单,制定好战术,需要多方配合,但是战场上战机瞬息万变,一旦出现什么变故,就不能够得到及时的信息传达,从而导致从一个小小的溃败,一动而牵连全身,导致全军大败!

如果有了这种电台,那么制定战术后,发现战场战局有所改变,立马就能够得到有效的调整!

这就大大增加了信息传达的效果!

战场打的就是后援,打的就是信息,谁能够稳定住后援,谁能够先一步掌握信息,谁就能够赢!

“好东西啊!”

“这个东西好!”

崇祯龙颜大悦,笑道:“这个东西,就全部交由军用,立即交付给大明边军,以及水师使用!”

“恭喜陛下,有了电台,大明的军队战斗力更强大了,必可庇佑大明万年!”

众人齐声恭贺道。

“好,好,好!”

“诸位爱卿,格物司上下,都有赏!”

“你们为了大明研制出这些神乎其神的东西,功不可没!”

崇祯对格物司的官员们大加赞许。

崇祯满脸笑意,不得不说,这些年来,大明朝廷在格物司砸的银子很多,但是,格物司带给大明的惊喜和改变也很巨大!

每一次格物司研制出来的东西,都是能够改变大明命运的东西!

如此下去,大明想不强都难了!

而朱慈烺看着众人的笑意,心里也很是满意,大明现在的工业和科技,虽然远远比不上后世,连后世的一根毛都比不上,但是,现在的大明已经在各方面领先全世界!

大明算是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他现在才六岁多,未来还有大把的时间,朱慈烺就更加有信心让大明变得更强大了!

大明未来或许不会存在,但是华夏有了这样的基础,只会越来越强大!

朱慈烺从来都不会奢望大明能够万万年……

只盼盛世依旧!

“烺儿,你刚才不是说还有更好的东西么?”

崇祯忽然开口,说道:“是什么东西?”

还没有等到朱慈烺回答崇祯的话,一个小太监匆匆跑了进来,慌张道:“陛下,徐光启徐大人薨了!”

什么!

崇祯和朱慈烺皆是浑身一震。

“徐爱卿走了?”

“快,快,快摆架,真要去送徐爱卿最后一程!”

崇祯焦急的说道。

当即,崇祯一行人就匆匆的赶往徐府。

坐在车上,朱慈烺心中五谷陈杂,他为大明做了很多的事情,也改变了大明许多。

可是,大明的大臣们命运,他却改变不了。

一个个大明的大臣们,逐渐老去……

大明首辅成基命病逝,阁老乔允升在升任阁老的第二年去世,现在又是徐光启……

这让朱慈烺不住想起,自己刚刚决定拯救大明的时候,成基命他们一干老臣们,为了支持他变革,不惜身家性命的景象。

还有徐光启……

当初,格物司组建不久,就遭到鞑子攻打京师,险些覆灭。

徐光启等人掩护格物司撤离,还有徐光启在改良火器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从连珠火铳的改良,到大炮,弹药,里面几乎是有着徐光启的影子。

徐光启,毕懋康,宋应星可以说是格物司的顶梁柱!

如果没有他们,以及他们带出来的弟子,或许朱慈烺就算是想要创办格物司也没有那么容易。

一直以来,随着格物司走上正轨,朱慈烺几乎是很少关注格物司的事情,他更多的注意力都在国事上面。

但是,格物司却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

唯一值得让朱慈烺庆幸的是,徐光启现在亡故,是不幸,但也是幸运的,因为在原有历史当中,徐光启是在崇祯六年的时候去世。

现在是崇祯八年。

算起来,徐光启还多活了两年……

在杂乱的思绪之中,崇祯与朱慈烺来到了徐府。

此时徐府满是素缟,府中传来哭喊声。

徐光启的长子徐骥在门口迎接。

“恭迎陛下,太子殿下。”

徐骥恭恭敬敬的施礼。

“徐爱卿无须多礼,快快平身!”

崇祯走下车,连忙将徐骥搀扶了起来。

自从徐光启进入格物司以后,徐骥也进入格物司担任徐光启的助手,在格物司是挂着官职的。

随后,崇祯拉着徐骥的手,走进了徐府之中,多有宽慰和问候。

徐骥将崇祯和朱慈烺引入后堂,命人取来了一些书籍,道:“陛下,臣父在病重的这两年时间里,还为陛下留了一件东西,请臣代为转交!”

崇祯和朱慈烺面面相觑,他们上前翻看了这些书籍。

书籍很多。

而里面涉及的领域也很多,放在最前面的是《军器图说》!

此外,还有其他方面的一些书籍,比如算术《几何原本》,《勾股义》等等。

还有农业方面《农政全书》,《泰西水法》等等。

除了这些,最后还有一道奏章。

这道奏章里面,向崇祯汇报这些年在格物司所有的工作总结,最后建议,崇祯细化格物司,从各个方面分科研究格物。

比如,天文历法,水利工程,机械制造等等。

涉及的面十分广泛。

崇祯看到这些不住眼眶红润了起来。

“徐老爱卿当真是忠君爱国!”

“想不到临走之前,竟然还给朕留下这么多的巨作!”

“徐老爱卿,你的一片赤诚忠心,朕看到了,朕记住了!”

崇祯不住有感而发的说道。

朱慈烺心中情绪更加的复杂,他看到这些,也想到更多。

无论是宋应星,还是毕懋康他们,迟早有一天,他们都会死去的……

所以,将格物一学普及天下,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其实,这个想法,朱慈烺以前就有,但是后来因为战事,国事,都耽误了下来,可是,现在随着徐光启的离世,朱慈烺觉得,应该尽快培养出更多的格物人才!

不然的话,等到这批老的格物人才倒下,大明将会后继无人的!

这一点很重要,没有这方面的人才,那么大明绝对会落后他人!

趁着现在这些老一辈的人才还在,尽快要推广和培养年轻人!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