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一天天变冷,温室大棚里也燃起了暖墙。
每天太阳好的时候 ,陈一就带着护卫们把盖在大棚上的稻帘拉起来,让里面的稻谷好好的晒太阳。
十几天过去,稻谷已经被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顾铭知道温室里的稻谷就要成熟了。
他仔细算了算日子,这次的稻谷用了一百五十多天,比田里种的稻谷早上一个月。
顾铭心里大喜,他要是想种植两季稻最不够用的就是种植时间,要是能把种植时间缩短,再用上各种肥料,两季稻没准就能实现。
等到了十二月中旬,温室大棚里的稻谷已经成熟了。
顾大山带着顾三牛收了里面的三垄稻谷,陈老拿出笔墨继续记录最后的产出。
顾铭只能带着顾家孩子们在一边观战。
三块实验地产出果然大不相同。
第一垄到了最后稻谷产量看上去最多,但是品质不如第二垄,重量也不如第二垄。
第三垄虽然稻谷粒最饱满但是产量低了第二垄一半,如此可以总结出第二垄才是株距最合适的。
而在稻谷抽穗期用氮肥的确是有提高粮食产量的作用。
这里的每一垄面积顾铭控制到一亩田的二十分之一。
今年顾家田里一亩地产出是带壳稻谷二百六十八斤,二十分之一是十三斤四两。
而温室里面第一垄产出是二十八斤,第二垄产出是三十九斤,第三垄产出是二十斤。
这产量一出来。
顾大山直接坐到了地上:“不可能,这不可能!”
顾三牛看着刚才的称出的斤两也在发怔,嘴里还喃喃的说道:“怎么会这样?产量竟然能提高近三倍!”
“三牛没有弄错吗?最高的真的是三倍!”陈老颤抖着双手激动的说道。
顾氏反应过来直接说道:“三倍错不了!”
“哈哈···好,真是可喜可贺。”
陈老最后高兴的都跳了起来,他可不会质疑稻谷产量的真实性,因为这些稻谷从开始种植到最后收割他都亲眼看着,亲自记录着,质疑那是不能够的。
他不像顾大山这么多年一直在种地一时接受不了这个事实,而他更能快速接受这个现实。
顾大山与顾三牛完全就是傻了眼,本来他们以为亩产二百多斤就已经够高的了,现在突然间亩产能到七百多斤,让他如何不吃惊!
这简直就是颠覆了他俩的认知。
等两人缓过劲来问顾铭:“乖宝,这都是为什么?两百斤还不行,现在一转眼就七百多斤了?”
“爷爷,这就是因为咱们为稻谷提供了他们所需的养料,如果继续改进,施肥得当稻谷产量还会提高的!”
“什么?还能提高!!!”
此时顾大山都已经开始飘飘然,这都七百多斤竟然还能提高!
“对!还能提高,到时候就要改良种子那时候就会困难许多,最少也能亩产千斤!”
“真能亩产千斤?!!!”
陈老太傅也跟着惊叫起来,唯一没叫出声的顾三牛却张着大嘴,一脸的不可置信。
顾铭深吸一口气,如果没有前世的记忆,他可能也会跟他们一样吃惊吧!
“改良稻种是最困难的,那需要付出很多心血!”
想想袁爷爷不就是为了这项伟大的事业付出了一生吗?
此刻温室内好像被人按下了定时键。
顾大山坐在地上抬着头看着顾铭,顾三牛闭上嘴巴俯身看着顾铭。
陈老紧攥着记录本也盯着顾铭,孩子们歪着脑袋看着他们几个人。
静,很安静!静的都能听见他们的心跳声。
良久。
陈老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有困难也不怕,有志者事竟成。咱们慢慢摸索总能摸索出来!大山快起来,咱们赶紧收拾好温室里面的地,然后接着种!”
顾大山果真爬了起来,坚定的说道:“好!接着种!”
“接着种!接着种!······”
顾家孩子们都跟着起哄大声的说道。
顾铭看着信心十足的家人们,高兴的嘴角勾了起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几年过去,顾家村现在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里的房子由从前的茅草屋,变成了如今一水的砖瓦房。
村中央的大槐树下面还是聚着一群妇人。
她们脸上带着笑容,手里做着活,嘴里还不停说着闲话。
什么东家长西家短,反正是什么新鲜她们就说什么。
周围几个三两岁的孩童围着树底下的大石磨嬉笑着跑来跑去。
妇人们时不时看一眼孩子,看见孩子没事然后坐下来继续说。
“你们听说了没有,三牛一家要去京城了 !”
“听说了 ,说是陛下下了令,让他们一家速速进京,就连陈老也要跟着一起回去。”
“真可惜,你说咱们村要是没有顾三牛,能过上这好日子吗?”
“错了!是因为铭哥儿!是那孩子有出息!”
“反正都一样都是他们一家人!咱村的日子如今多红火呀!还不是因为他们一家!”
“唉!他们这一走,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老族长要伤心喽!”
几个妇人说着说着就跟着伤心起来。
她们说的就是顾铭家最近发生的事儿。
前两天皇帝下旨过来,让三牛一家去京城 。
这要是放在其他人家,村民们肯定是欢天喜地送他们走。
可这人要是顾三牛家他们就真的舍不得了。
村民们跟着顾家种稻谷,齐心协力的把稻谷的亩产量提到了亩产千斤。
村民家里产的粮食多了,不但能吃饱肚子,手里还有了余钱。
村里的作坊一个接着一个的开,年轻的不用出去打工也能养家糊口。
这样的日子放在以前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日子,跟着顾三牛一家他们就真的做到了!
如今顾三牛一家人要去京城,村民知道后哪会不跟着伤心。
顾家。
顾三牛正在往马车上搬着行李,这些都是陈老的东西,当初他来顾家村就带着整整两大车行李,如今要回去了,这东西只多不少。
秦婉贞跟婆婆王氏在马车前面依依惜别,婶娘杨氏,大嫂刘氏,还有两个堂嫂都在边上围着。
“婉贞,等到了京城一定要传信回来,好让娘放心!”
“嗯!知道了娘!”
王氏眼泪婆娑的声音都跟着沙哑了,紧紧握着秦婉贞的手就是舍不得放开。
其他几个妇人看着都悲伤不已,毕竟在一起共事多年,秦婉贞这一走归期不定,她们很是舍不得。
陈老太太已经跟王氏告别过了,现在她带着八岁的顾晓婧坐在马车里等着出发。
“去吧!一定要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