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大明:鬼背儒圣,吾儿朱元璋 > 第121章 朱标:孤活不过三十七?

第121章 朱标:孤活不过三十七?

所有人齐刷刷地跪在那,目不转睛地看着朱四爷亲昵地搭着太子的肩膀,两人低声交谈着什么,气氛神秘又紧张。

“整不好,你活不过三十七哟。”朱四爷脸上写满了认真,他直视着太子的眼睛,一字一句道。

这话语虽轻,却像一道惊雷。

离他不远的楚香玉听了,都倒吸一口冷气。

她无语凝眉。

这老头当着太子的面,说太子短命?

都说他胆子大,还真是,这是胆大包天啊,他不要命了?

“四爷,你吓唬不了孤。”朱标朗声一笑。

他从容自如,对朱四爷说的话,那肯定是半个字都不信。不过,他也没有发怒,毕竟他父皇交代他对四爷要恭敬,执以师礼。

“嘿,标子,你还不信?”朱四爷扶额,“算了,我也改变不了历史。”

他叹息一声,拍了拍朱标的肩膀。

跪在那的吕本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大喝:“大胆,伱竟敢对太子殿下无礼?”

朱四爷尴尬的收回手,朝朱标嘿嘿一笑:“殿下,不好意思,我看到你一激动,忘了礼仪了。”

他前世看《明史》,对太子朱标的薨逝感到十分惋惜。

否则,华夏的大一统王朝,第一代和第二代的交接,终于有和平过渡的了。

可惜,标子死了。

不然,以标子之才和威望,朱棣哪敢造反?

那大明或许是另一番局面。

“不碍事,四爷是长辈。”朱标朝着众人抬手,“都起来吧,论辩开始,今天孤就是观众。”

众人站起来。

吕本急急来到太子身边,冷冷的看了眼朱四爷。

宋濂和刘伯温到时云淡风轻的在下面坐着。

……

罗贯中上台,本要主持流程的。

但是,吕本直接把他挤开了,他摆出一副大儒的样子,开始主持流程。

气得朱四爷差点动手,一旁的楚香玉拉住了他,低声道:“就由人家吧,这底下可都是他们的人,给老罗喝倒彩,怎么办?”

“哼,老子一刀剁了他们。”朱四爷冷哼。

楚香玉:“!!!”

她本觉得院长是个老色胚,现在觉得他有点意思,完全不把在场的权贵放在眼中。

吕本一番开场白后,论辩开始。

第一个辩题让朱四爷傻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是孟子的话,也是朱元璋最讨厌的一句。这帮人明知道皇帝不喜孟子,甚至要把他逐出文庙,他们还敢把孟子的话作为辩题?

朱四爷拧了拧眉,他感觉这一场论辩,怕不是那么简单。

场上并无繁琐规则,只要有意,便可起身畅抒己见。

最先站出来的是齐德,他虽年少,但在应天城世家之中颇有才名,他朝吕本一拜道:

“夫民者,国之根基,社稷所赖,君主之尊,皆由此生。故曰“民为贵”,其理至明。盖国无民则不立,民不安则国不宁,此民之所以为贵也。”

“社稷者,国之象征,亦民之所依。然社稷之存亡,系于民心之向背。民心所向,社稷安如磐石;民心所背,社稷危如累卵。故曰“社稷次之”,以其依民而存也。”

“君主,乃民之父母,社稷之主宰。然君主之尊,非因其位高权重,实因其能安民、利民、教民。若君主失道,则民怨沸腾,社稷动摇,其尊亦将不保。故曰“君为轻”,以其权重而责亦重也。”

他的话音落下,引得全场喝彩。

而在这时,韩宜可站了出来,喝斥一声:“虚伪!”

……

全场被他这一声喝的安静下来,所有人目光都落在他身上。

朱四爷十分期待,就让你们看看大明第一嘴炮的威力。

韩宜可面带愤懑,声音极具穿透力:

“你们这些世家子弟满口以民为本,可实际上却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你们出入都是高高在上,可有正眼瞧过百姓?如此言行两端,心口不应,大伪欺世!”

“更有甚者,你们一个一个的,深藏利害之心,却打着为国为民的幌子。实际上,你们读书就是为了谋官求爵,还不是为了自己?”

朱四爷双眼放光,他脑海中的气运天书光芒大放。

次奥,这才是锤炼文胆啊。

看来,得骂才行,韩宜可骂这群当朝大官,气运天书反应非常大。

那要是骂皇帝?

“你一介草民,懂什么?”吕本大怒。

“这就急了?”韩宜可气势如虹,“你们一个个就像深宅怨妇,一日不见君王,便其心惴惴;一月不入朝廷,便忐忐忑忑。利害之心,都写在脑门上了,还特么谈民为贵?”

吕本被骂的面红耳赤。

台下那些世家子弟,还有国子监的学生都哑口无言。

刘伯温对宋濂一笑:“这小子还挺犀利,是个御史的料子。”

宋濂含笑点头:“朝中就需要这样敢大胆直言之人。”

他心中还有半句话没说:尤其是在当今陛下面前,更需要这样的人。

“来呀,把这等狂悖之徒叉出去。”吕本咆哮一声。

他万万没想到,他的一切计划都被眼前这小子打乱了。

原本他计划好,要连续羞辱朱四爷的,可这才开始,就被这小子一通骂,骂的所有人都傻了,再也没有人敢上台了。

……

“哈哈哈,无妨。”太子朱标优雅地朝那些即将冲上前的侍卫挥挥手,接着以温和的笑容对台下的众人说道,“论辩嘛,自然是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

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的吕本,立马换上笑脸:“殿下心胸宽阔,所言极是。”

他偷偷朝齐德递了个眼色,示意他派人上场继续对辩。

然而,齐德环顾四周,却发现身边的世家子弟们都纷纷低下了头,躲避着他的目光。显然,无人敢再上台挑战。

朱四爷轻松地站起身来,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既然你们都不敢了,那我们换个辩题如何?”

“呵呵,既然院长您有此雅兴,那自然是极好的。”吕本连忙接话。

他心中暗自窃喜,换个辩题,就不信你们还能辩。

朱四爷环顾四周,然后大胆地提出了一个新的辩题:“我们来评一评当今皇帝如何?”

吕本闻言一个踉跄,差点从椅子上栽下来。他心中惊呼:这朱四爷是疯了吗?敢公然评论皇帝?他是嫌自己活得太长了吗?

场上其他人也都骇然失色。

谁都知道,当今皇帝可不像李世民,喜欢谏言那一套,他是真会砍人脑袋的。

“要不,就从老夫开始吧?”朱四爷却似乎并不在意众人的反应,依然自信满满地笑道。

刚刚韩宜可的那番痛斥,让气运天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朱四爷能感觉到自己似乎即将突破某种境界。既然要锤炼文胆,那还有什么比骂皇帝更有挑战性呢?

“四爷,慎言。”太子朱标面色一沉,语气严肃地提醒道。

而吕本则在心中暗自期待。只要朱四爷敢骂皇帝,那就是自寻死路。他倒要看看这位狂妄自大的院长如何收场。

……

楚香玉朝罗贯中,郑士元,韩宜可他们使眼色,意思是快去阻止啊。

但是,他们三个完全无动于衷。

楚香玉扶额。

我这是进了一个什么书院?我想做的事已经够大胆了,他们一个比一个大胆。

“那老夫就开始了啊。”朱四爷咳一声。

他这一个停顿,下面的紧张到手心出汗。

“洪武出身微贱,不习诗书,不通礼义。彼以狡诈之术,乘乱世之机,窃取高位。既得天下,不思德政,反行暴虐之道。彼之治下,百姓疲于奔命,士人噤若寒蝉。”

“彼之御下,如狼牧羊,官员稍有差错,即遭严刑峻法。彼视人命如草芥,杀人如麻,朝野之间,人人自危。忠良之士,因一言一行之失,即遭灭顶之灾。是以百官噤若寒蝉,朝政日非。”

“彼之刻薄寡恩,更是令人发指。彼对功臣宿将,不思厚待,反行猜忌之实。功臣稍有功高震主之嫌,即遭屠戮之祸。彼之刻薄,使人心寒,恩义之情,荡然无存。”

忽地,他脑海中的气运天书散发出金色光芒。

泥丸宫,传说人的元神就寄与此。

这一刻,他的泥丸宫进化了,蜕变为神宫。

他终于突破到了神宫境。

“大胆!”

“狂妄!”

“来人,竟敢妄议圣上,把他抓起来。”

所有人都麻了,这老头竟然真的大骂皇帝。

吕本心中更是狂喜,这一回,你朱四爷死定了。

朱四爷被他们这么一骂,从破境之中回过神来。他心中后悔啊,尼玛,老子骂皇帝是为了升级破境啊。

他自己倒是不怕,可身后还有丐帮,还有玄武书院呢。

……

“诸位,当今陛下虽然有不足,但他是有大功的。”

他想着,既然已经破境了,那就补救补救。

不然,朱元璋那帝王一怒,真会血流成河啊,不能连累别人。

“观自古英主,未有如陛下之功烈者也。崛起布衣,扫清寰宇,恢复中华,其功可谓大矣!”

“洪武之治,政治清明,百业兴旺,文化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此皆陛下之德政也。彼之用人,不拘一格,唯才是举。故能得贤臣良将,辅佐其左右,共成大业。”

“彼之勇武,亦非常人所能及。亲临战阵,指挥若定,故能克敌制胜,平定天下。彼之智慧,亦深不可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故能开创一代王朝。”

所有人,都被他给整不会了。

楚香玉一开始还佩服他,这会儿是满眼的鄙视。

太子朱标,更是懵B了。

“殿下,不能饶了他。”吕本拜道,“他刚刚那么骂陛下,大逆不道,该诛九族。”

朱标刚刚听朱四爷骂皇帝,心中也是愤怒。

可他记得来时父皇的交代,要对朱四爷恭敬,要为朱四爷造势。

这下,他有些不知道怎么办了。

“既然是论辩,孤一开始就说了,畅所欲言。”朱标沉声道,“院长自然无罪。”

“殿下……”吕本急了。

“今日论辩,到此为止吧。”朱标挥手。

他头也不回的走了,众人纷纷跟在他的后面。

宋濂和刘伯温留在最后,都在那摇头叹息。

“院长,你还是收拾收拾走吧。”刘伯温上前一笑,“当今陛下最重脸面,你这么一骂,他还能饶你?”

“是啊,院长,现在走,或许还来得及。”宋濂皱眉。

他两说完后,也快速离开,不想被人看到和玄武书院有什么瓜葛。

……

所有人都走了。

现场只剩下玄武书院的五个人。

罗贯中走过来,一脸无语:“院长,你搞什么?”

“骂的好,骂的过瘾呀。”韩宜可却是大赞。

“爽是爽了,可接下来,我们就完犊子了。”郑士元道。

“见过大胆的,没见过这么大胆的。”楚香玉朝朱四爷瞪眼,“你脑子是不是被门挤了?自己主动出来骂皇帝?”

朱四爷扶额。

真是很难跟你们解释啊。

“要不,你们还是上船出去避一避。”他开口。

“那你呢?”楚香玉问。

“老夫?你们不用担心。”朱四爷摊手,“没人能抓得住老夫。”

罗贯中,韩宜可和郑士元是知道他的强大的,也不矫情,立马收拾行李,先坐船出去避一避。

朱四爷带着他们到了丐帮总坛。

他当即命令张定边带着丐帮兄弟上船,即刻出发,先离开京城。

不到半个时辰。

丐帮十几条船从玄武湖离开了。

朱四爷目送他们离开,一个人回到书院,他想着朱元璋要抓人,肯定先来书院,这样,他还能为丐帮众人拖延下时间。

可他等啊等,一个时辰过去了,也没有等来大军抓人。

反而是等来了自己的徒弟。

朱棣口里嚼着一根狗尾巴草,走了过来,朝着立在那的朱四爷挑眉:“师傅,你在那干嘛呢?其他人呢?”

朱四爷微微皱眉:“你从城中来,没见到大批人马往这来吗?”

“没有啊。”

朱棣摇了摇头,面带疑惑,“来这干什么?”

“为师今天当着众人的面,痛骂了皇帝。”朱四爷道。

“骂就骂呗,多大点事。”朱棣一脸淡定。

他心想,你不就骂皇帝吗?小爷我还炸过呢。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