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甘祖茂眉梢一挑。
“就是那个意思。”张禄点点头。
皇帝和甘祖茂瞬间明白了张禄的意思。
既然不能全域实施,那部分地区之后或许可以试一试。
去哪里试呢?
当然是汉中之地啊!
谁去试验?
当然是汉中王嘛。
“可是……”皇帝有些犹豫:“诸位皇子都在京师,只有老二在北境,将老九赶去汉中之地,他会不会心生怨言,好像老二一样,彻底颓废了,不明白朕的良苦用心。”
皇帝为了找到合适的继承人,可谓是煞费苦心。甚至将二皇子秦曜调到了河套地区,让他发展。可是秦曜到了河套地区之后自甘堕落,所以皇帝才没有好好的培养,将心思放在了秦肃和秦辰的身上,直到后来看到了秦宁,想要再培养一个,从中选择最合适的继承人。
甘祖茂摇摇头,道:“老臣看,汉中王殿下虽然年幼,却更有想法,还有,多年的冷遇,让他比起其他几位殿下有更多的韧性。此事对他来说是一个考验,何尝不是一个机会呢?”
张禄也道:“为了大秦千秋大计计,老臣建议,让汉中王殿下去汉中之地。我们也不年轻了,剩余的时间不多了。”
皇帝愕然!
低垂眼眸,想了许久之后,才缓缓点头。
见皇帝默许了,甘祖茂道:“汉中王身边虽然有那个公孙泱和贾虚相助,可身边的势力还是单薄一点儿,老臣之见,得让他有机会培养一些亲信了。”
“你的意思是?”皇帝转头看向甘祖茂。
“春闱!”甘祖茂和张禄几乎同时间开口。
“你们说让老九成为主考官?”皇帝皱眉道:“可是之前还没有哪位皇室成员是主考官的。”
甘祖茂道:“非常之时用非常之法,非常之法,需要非常之人。当此之时,若墨守成规,不好!”
“老臣附议。”张禄也点点头。
——
另一边。
秦宁等人离开推演厅之后,天已经黑了。各自告别。
而秦宁,正想邀请王若微一起吃个夜宵,却见王若很顺溜的来到马车上。
这么主动?
秦宁有些惊讶。
今晚有福利了?
“你今天都是故意的?”王若微问道。
秦宁反问道:“一起吃个宵夜我告诉你?”
“好啊。”王若微直接答应。
“啊……”这下秦宁懵了。
这妞啥时候这么直接、主动了。
“不愿意?”王若薇切了一声:“那我下去?”
“别啊。”秦宁连忙拦住王若薇:“求之不得!”
说话间,二人来到了汉中王府。
宵夜准备好。
是烤肉。
两串烤肉下肚。
王若微有些伤感的说道:“我明天就要离开了。”
“离,离开?”秦宁唰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什么离开?你要去哪里?”
王若微拉着秦宁的手坐下,解释道:“许久和父亲未见,有点儿想念,顺便去送粮草过去。”
“什么时候回来?”
“不出意外的话,两个月之内吧。”王若微道。
“两个月?怎么这么久?”秦宁不解。送粮草,来回也就一个月时间。毕竟现在不是雨季,距离王剑驻扎的虎牢关也不远。
王若微道:“之后打算去一趟逐鹿书院,参加氏族宴,今年王氏一族的代表,是我。”
逐鹿书院。
又是逐鹿书院这是秦宁第二次听到逐鹿书院。
“氏族宴?就是在周国都城参加的那个氏族宴?”秦宁问道。他之前听过这个氏族宴,每两年一次,是由三大皇室加上各个国家的大氏族举行的宴会,通常情况下,由周国和一个皇室轮流举办。具体举办的地点,是在周国的大梁城的逐鹿书院之内。
说是氏族交流,实际上就是互相装逼的时间。
宵夜结束之后,王若微站起身来:“行了,我要回去了。”
而秦宁,不会让她走:‘长夜漫漫,别回去了。”
“可以了,明日是大朝会,所有人都去上朝!”
“嘿嘿,嘿嘿~~~”
“对了,春闱将至,多多收拢几个寒门子弟。”
“我知道了,今天不谈这些。”
“你讨厌!”
一夜…良辰…
——
第二天。
天还没有亮,秦宁就被叫醒了。
今天是大朝会,得提前去。
秦宁摸了摸床边!
发现王若薇不知道什么时候早就离开了。
“我的腰子!”秦宁只觉得腰子好像有些疼痛!
还是要多锻炼啊!
……
一个时辰后!
秦宁来到了皇宫。
晨曦初破,金色的光辉如细密的丝线,穿过巍峨宫殿的雕花窗棂,洒落在金銮殿那冰冷的金砖地面上,映照出一片庄严肃穆。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仿佛空气都已凝滞。
仿佛今日的这场朝会,将会决定一件关乎天下命运的事情一般。
而事实确实如此,今天朝会聚焦的几件事,确实影响了大秦,甚至整个华夏数百年的走向。比如,今年工作重心乃是休养生息,比如今年尽可能降低百姓负担,比如今年各级官员不得再增加赋税,比如,应补充兵丁等等。
“陛下,还有一事。”左相甘祖茂走了出来,拱手道:“春闱临近,可主考官一职迟迟未确定下来。若能确定下来,一应事项也可顺利铺开。”
皇帝身着玄黑色龙袍,头戴九龙冠冕,端坐在那至高无上的龙椅之上,深邃的眼眸扫视着阶下群臣,声如洪钟:“春闱乃国之大典,为朝廷遴选贤才,主考官一职举足轻重,仿若大厦之基石,稍有差池,便可能动摇国本。众爱卿心中可有最为合适的人选?但说无妨。”
秦肃一袭深紫色绣金蟒袍,头戴玉冠,腰系玉带,整个人散发着与生俱来的矜贵与傲气。
这狗东西,这气质还真不错。
秦宁撇撇嘴,心里评价道。
他虽然与秦肃不对付,但就观感来说,秦肃比秦辰和其他几位皇子更好一些。
只见那秦肃昂首阔步出列,拱手行礼,姿态恭敬却难掩目中傲气:“父皇,儿臣以为…礼部侍郎瞿沽大人堪当此任。瞿大人久居礼部,数十年来如一日,将那礼部诸多繁杂典章制度研究得通透至极,事无巨细皆能妥善处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