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古代言情 > 穿越时空爱上你之青春万岁 > 第25章 岱山见谜题

石芳菲来信了,她现在做了通讯员,打算持续报道我们那批知青,马上到齐东一年了,要组织一次特殊活动给国庆献礼。

她打算组织大家重走革命前辈的路,要从济城走到徕山革命老区。

济城向南70多公里到岱山,再向东南50多公里到徕山。全程120多公里,参加者背着行李,步行前往。

第一天大家步行20公里到南部山区一个镇集合。晚上开动员大会,休整一晚上。

第二天上午,每人一个行军包,背着一天的水壶和吃的,到第二个中转站直接没有任何补给。

到了中午,走了20公里,石芳菲也像得了鸡瘟的软脚鸡一瘸一拐的。她的耐力还不如我和王云。

大家都累得半死,不得不坐下休息。我们只背了水和一天的食物都累,前辈你好背着枪炮,还一天急行军一百公里,他们更累,可是他们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跑吐了,只要有一口气有坚持。这才是我们这一代该学习的。

大家休息的时候,七嘴八舌的讨论。路边一户人家很好奇,问“孩子们,你们在干啥呢,走路去哪里?”

知道了我们的目的,哈哈大笑,“济城解放战争的时候,我以前参加过担架队,我亲眼看着战士们一路跑过去,两只脚战胜了敌人的汽车。”“我们这里的人都拥护解放军,家家户户摊煎饼做鞋,我们都说最后一口粮食交给部队当军粮。”

我们问“大娘,你们为啥这么爱护部队,宁愿自己饿着也不让战士们饿肚子?”

“因为他们是为我们打仗,是为了保护我们,以前有日本人欺负我们,地主老财剥削我们,现在我们过的多好。”

他们虽然还很穷,但他们笑的很幸福。

我跟石芳菲江潮王云他们商量,“乡亲们多好,我们走慢一点点,都了解一下情况,这样才更有意义。”

路上,我们访问了很多以前支持部队的老人,大家真正了解了什么是军民一家亲。

为什么我们的军人战无不胜,因为他们后面有全国人民的支持。军爱民,民拥军,这才是军民鱼水情。

大家被深深的感动了。了解越多,越觉得人民群众太伟大了。晚上,大家不顾走路劳累,都积极发言要尽微薄之力,为改善农村地区的落后做出努力,为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大的贡献做不了,最起码让自己村的人慢慢生活变好,吃饱穿暖。先影响一个人,慢慢影响一群人。

最终,我们来到岱山脚下。。岱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之一。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几千年来,无数人向往爬上岱山。

我们下午开始爬山,想第二天早上看云海,日出。

因为是国庆节,岱山上人挤人,后面的人只看到前面一排排脑袋。陡峭的地方,好像前面的人踩着后面的人的头一样。

晚上有露水,石阶梯上有点滑,前面的一个老人好像累了,向后站到,我就在她旁边,赶紧抓住天的胳膊,她的手也抓住我的衣服,拽着我一起往下掉。幸亏江潮和另外一个男知青拉住我,才没有掉下去。

这段路很陡峭,万一滚下去,断胳膊断腿也有可能。刚才老人拽住我的衣服,把扣子拉开了,项链也露了出来。老人看见了,说闺女你的玉坠挺特别,哪里买的?我说是家里长辈给的。

这个小插曲很快忘记了,我被岱山的雄伟壮观深深迷住,东看看,西看看,和队友们分散开了。

我想去有名的岱山奶奶庙拜拜,求家人平安健康。在门外,又碰见了那个老人。

她坐在石头上,看着我,“闺女,我一直在等你。能坐下说几句话吗?”

我看老人气质不凡,心中很喜欢她,就听话了坐下。

她说,“你的玉坠能给我看看吗?”我解下,递给她。

她仔细的看了又看,还给我,“孩子,你不该来岱山,更不要进娘娘庙。”

我忙问为什么?她又问了我的出生时辰,“这个玉坠应该是和岱山奶奶的童子有关,有这样的牌子的,传说都是元君派出去保护百姓的童男童女,戴上了就是一辈子,你的这个更加特别,和你的命格相关,我还看不出来,好像既是你又不是你,把我弄糊涂了。”

“你的八字显示忌水,遇水而亡,一世孤苦飘零,亲缘淡泊。”

又让我折了三个长短不一样的细枝条,向天上扔,观察落下的位置,“置之死地而后生,破水而出得新生。”

“是你非你,我还是第一次见这种卦象。”

“你有这个玉坠,最好不要离开岱山周围,最起码本命年要回来,不然老奶奶会生气,把你抓回来。让你们下山是保护百姓的,要多做好事。”

“你的玉坠更特别,我还没有见过。总之就是多做好事,那些歪的邪的就不找你,老奶奶会护着你的。…你今天救了我,我送你一个符,和玉坠挂在一起。”

“如果你以后碰到同样的玉坠,可以拿来给我看,你就在山后面住。我姓叶,打听叶大娘就行。你的朋友来找你了,走吧。”

我回头看见王云和江潮一起来找我了,谢过了老人,跟他俩走了。

我问王云,“你们等我多久了?”我想问有没有听到什么。

王云直心眼,“我刚刚过去啊,那时j江潮早就在那里了。”

江潮说,“我都听到了,放心,我不会乱说的。”说了也没有人相信,我就说是算命骗钱的。

我们下山,坐车回家。

叶大娘让我做好事,别的咱也做不了,看看能不能先帮到黄路泉村的人吧!

村里人正忙着秋收,割谷子,收玉米,刨地瓜。收完了,还要翻地,种冬小麦。整天忙的脚打后脑勺。

大队长受了种菜和养殖分组的启发,按照活多少,累不累,分成几个小组,几家一个组,只要干完了,干好了就行。不管你几点开始,几点回家,几个人出工。

大家干活的时候都特别积极,没有磨洋工的。早点干完早点回家不香吗?

白菜也大丰收了,大队长看着这么多菜发愁,和田世文发牢骚。“王林不是说她有办法吗,把她叫过来,问问她呀!”

我说,“大队长,你是有办法,就看你俩能不能同意。你开张介绍信,我们去煤矿,纺织厂,化工厂问问,他们食堂要不要。”

大队长执行力杠杠的,但是不敢冒头怕担责任,他去要找代表们开会再决定。

看着大队长出去了,我趁机问田世文,“表哥,也给我们点心厂开个介绍信,行不行?我们交提成。”有了村里介绍信,我们就是集体的厂子,就可以直接去跟企业,供销社联系,安全多了。

他瞪我一眼,“公事还是私事?私事不要在工作场合说。”他现在特别喜欢瞪眼。

我赶紧说,“公事公事,田支书,我们谈谈合作吧?我们点心厂能变成村集体的吗?我们给村里交承包费,你们啥也不应管,坐着收钱就行。”

只要田世文同意,大队长就同意。虽然田世文年轻,但大队长他还在公社工作,跟着领导懂得多!

田世文说考虑一下。他们也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