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古代言情 > 穿越时空爱上你之青春万岁 > 第73章 泉城春色美如画

春天的泉城是最美的,且看那泉水汩汩,且看那波光粼粼,且看杨柳依依,且看那花开朵朵,且看那白云飘飘。

俗语说,冬至过了一百五,燕子就到了济南府。就是说冬至以后105,不是150天天,是寒食节,去南方过冬的燕子就回到济南老家了。

有人不信,特意留意几年,清明节后顶多两天,去年垒窝的老燕子就在自家门楼里叽叽喳喳了。

冬至后105天是寒食节,106天是大寒食,然后清明。寒食节是风俗,清明节是节气。

二十四节气在齐鲁大地上特别的的准确。特别是鲁中地区,前后不相差两三天时间。

现在距离清明节还有十来天,向阳的山坡上,刚冒头的新芽正渐渐染绿层层山野,尖尖的小草探头探脑,仿佛在和匆忙的行人打招呼。

白生生粉嘟嘟的杏花已经开了。桃花稍晚一点,满枝的花苞,像十四五的小姑娘羞答答的,表面文静,暗地里鼓足了劲,比赛看谁先开花。

春天是四季的开始,万物复苏,欣欣向荣。

冬天人们躲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春天来了,人们忍不住去外面走走,踏踏青,赏赏花。

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将娇艳的粉撒向远山。山脚下盛开着簇簇桃花,花瓣们相拥环抱,嫣然巧笑,似片片胭脂,似朵朵云霞。

路边的玉兰、碧桃、美人梅,才两三天的时间,就从羞答答娇滴滴的含苞待放,变成争先恐后的怒放,在枝头方寸之间,你挤我我挤你,生怕自己落了后,让另一朵花抢了风头。

水畔的杨柳缱绻着春风,轻舞枝条,婀娜多姿。如同一个古代仕女站在水边,被自己的倒影迷住了。

春天的济南是最美的,泉水汩汩,波光粼粼,杨柳依依,花开朵朵,白云飘飘,春风习习。

王林最喜欢白玉兰。一朵朵白的清透又纯粹,像用玉石雕刻的,像雪一样洁白,姿态高雅的立在树枝上,像高傲的宫装丽人,可远观不可亵玩。

春天不只树上的花儿漂亮,街上的女孩也越来越漂亮。脱下几乎千篇一律的冬装,一个个穿红着绿,争奇斗艳。

王林戳戳弟弟,指着公园里赏花的女孩,“你别拍花了,胶卷都被你浪费光了。你也拍拍美女,人比花娇。”

“你看哪个漂亮,就去搭讪,给她拍照片,以后说不定能当我们的模特。”

“姐,什么是模特。”小直男啥也不懂,还没到喜欢看美女的年龄。

王林只好自己出马,“同志,你好。我可以帮你拍照片吗?我是摄影爱好者,照片洗出来,我会寄给你的。”

不花钱,就可以照相,很多女孩都愿意,留下了联系方式。那时候的人还是单纯善良的,人和人之间信任度很强。

王林埋怨弟弟,“你来了,那边怎么没有发春天衣服过来,少赚一季的钱,就损失了一个大院子。”

王涛心想,这个姐姐真难伺候,从过年就病了两个月,刚好了几天,就怪别人耽误她赚钱。

“那边已经是夏天了,你联系那边的人,给拍一些夏天衣服的照片,高中低三档都要,尽快发给我,要加急。”

又问,“姜爷爷,济南城商贸最繁华的地方是哪里?有人间烟火气的,不要府前街宽厚里那种高档地方?”

姜元辰很骄傲,“当然是泺口镇了,来济南府,不去泺口不成一游。那里天天有大集,卖啥的都有。”

从城区一直向北,过了大清河,到了黄河边上。姜老头指给他们看很多遗迹,述说昔日辉煌。

这里以前是渡口,济南泺口,因盐而兴,因黄河而旺。泺口码头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济南原属古谭国,为齐鲁两大国间缓冲地带,是沿济水进出中原的必经之地,泺口也因此成为齐出中原的咽喉。

后来齐灭谭国,齐桓公筹划称霸中原,管仲“盐”控中原,泺口,成为中国首部盐政大法首施之地。

金元明清直至民国,泺口都因为盐而兴旺,出了很多富甲一方的大盐商,后代还出了状元郎。

这些王林都不知道,她听说这个地名,是因为后世这里是全省,甚至周围几个省最有名的服装批发城。

这里几乎每天都有集市,交通四通八达,吸引了很多周遭县市,甚至邻省的人。

“姜爷爷,我们在这里开个小店,做点心厂的门市部怎么样?又批发又零卖的,外地人在这里订货也更方便。”

相比之下,白谷堆村,就成偏僻地方了。

说做就做,码头更是江湖必争之地,姜老头也有老相识。

泺口码头不但人多货多,饭馆子还特别多。

姜老头找个饭馆等人接洽,还给王林王涛普及美食知识。

“泺口码头靠水吃水,泺口厨子尤其擅长做黄河水产菜,像你俩爱吃的糖醋鲤鱼、奶汤蒲菜等,这里才是原产地,最正宗的。这里回民多,牛羊肉也做得好。”

姜老头又问她要几个铺子,什么位置的,多大的。

王林,“只要位置好就行,多看几个。”她不敢说多多益善,以后这里是江北最大的服装批发城之一。现在市场还没有放开,铺子价格极低,几乎和白捡的一样。

回去的时候,她一直想服装店怎么干,花那么多钱买了院子,可不能闲着。

王林觉得去年浪费太多时间了。还要搞食品厂,又要开始看书了。她可不是天才,这么多年没学习了,空手进考场,肯定不行。

趁着在城里,赶紧把宽厚里那边的店计划好。临街的三间开服装店,后面几间也不住人,就暂时当货仓,以后再说。

回想前世大学同学开服装店,作为死党去帮忙的经历,草草的画了简略图,先划分了功能区。

收银台,试衣间,陈列架,灯光,休息区,这样商业中心位置的店铺,必须要走高档路线,装修风格简单大气,低调典雅。主色调以米色白色为主,点缀少量柔和的粉紫色。以后挂上衣服,色彩就丰富多彩了。

服务对象以20-35岁中等收入女性为主,她们能赚钱,也舍得为自己花钱。

王林自己喜欢简单的黑白灰,但是现在的年轻女孩平时见惯了灰色蓝色,她们更喜欢鲜艳提神的亮色。

夏天衣服进货其实很好操作,南都已经进入夏天了,那边流行的款式,照抄过来准没错。

这种快进快出的生意,选品的时候随大流是最省事的,照搬流行的款式最稳妥,别人都把路趟好了,不用白不用。

特立独行,超前意识,引导潮流,有的时候会栽跟头,除非有自己的客户群体基础,有大量的资金支持。

田得水吆喝着老黄牛,一手执着犁柄,另一手挥着鞭子,指挥着老黄牛犁地。老黄牛太老了,走得不急不缓,田得水挥它一鞭,吼它一声,老黄牛依旧还是慢悠悠的。

“世文,回来了,你媳妇咋样了啊?”田得水看见田世文从山坡上骑自行车下来,大声喊他。

田世文停下,从土堰上跳下来。掏出烟卷点上递给他。田得水也让老牛停下歇歇,掏出自己的烟袋锅子,摆摆手,“你吸,那个我抽不惯,还是旱烟叶过瘾。”

“大叔,现在翻地,要种谷子啊?”

“嗯,春谷子好喝,长的日子长营养大,熬的饭汤出油,家有坐月子的妇女都抢着买。”

又问了一遍,“你媳妇咋样了,咋没和你回来呢?”

田世文想吸烟,想了想又别到耳朵上。“那天差一口气就救不回来!亏着去岱山找了个神医,快治好了,在市里养几天再接回来。”

“大叔,分家的事,和俺爹俺娘商量了吗?愁死我了,她娘俩再锵锵起来,王林再晕一次,神仙也救不了她。”

田得水抽完一袋烟,在石头上磕几下。“说了,你爹没做声,你娘还是没好话。”

田世文皱着眉头,“大叔,你今后晌去家里吃饭,我再叫几个叔叔大爷,今天就利索把事办好,要不咋接媳妇回来呀?在市里医院住着每天都得花钱,也不是长法。”

“买小叔院子的事,他咋说?”

“他倒是愿意,他在县里上班也不回来了,闲着也是闲着,200块钱给你。”

田世文去村里找了大队长,本家的几个爷爷,叔伯,说让大家来给他们分家。

养父田得力光抽烟不说话,养娘又咒天咒地的骂他,养不熟的狼崽子,辛辛苦苦养大你成了人,就要把老人赶出去。

“爹娘,分家了我还是你们的儿子,给你们养老送终。现在一个月给你们十块钱,以后老了病了,我全包。你们能干就干点,不能干了就不干,分的粮食不够吃,我们出钱跟队里买。”

“俺娘和王林,她娘俩总是不对付,我媳妇病了几次了,这次差一口气就不行了,去岱山治病花了五六百块钱,现在还在医院躺着呢。我不能眼看着她死在咱家,她娘家弟弟一直跟着呢,再有下一次,他们家里人能饶了咱家吗?

“两个院子,爹娘喜欢哪个住哪个。今天就定下来。家里的锅碗瓢盆所有东西,除了她的嫁妆,娘想要随便拿。”

田得水几个也劝,“嫂子,世文买个院子和你们挨着住,你有事喊他一声,他麻溜就去了,一样伺候你。不在一个锅里吃饭,你还清静。万一他们不回来村里住了,也不给你钱不给你粮食,你才更是鸡飞蛋打。”

“只要他回村里,老少爷们监督着,他敢对你不好吗?惹得儿媳妇不回来了,老了病了需要人端水端饭了,你上哪里找人家啊?”

田得力磕磕烟袋锅,“分,今天就分。俺俩去那边住,你找人拾掇拾掇屋顶,俺就搬过去。”

田世文马上找人,收拾院子,重新铺了麦秸,挂了新瓦片,还盘了大坑。

顺便把老房子也重新粉刷了。

田世文这边忙的不可开交,媳妇也忙的分不开心。

马上清明节了,田世文打电话到招待所留言,问“什么时候回家,要不要我过来接你?”当服务员强忍着笑意,一本正经的念留言的时候,王林的脸一直红到脖子下面。

姜元辰说,“你们回去吧,我住到小院去,盯着他们干活。”

“姜爷爷,你不用进山吗?清明节对你们也很重要啊?”

姜元辰笑笑,“我老了,走不动了,这次让健雄自己去吧!”

王林很遗憾也很抱歉,“我们都回去吧,过十天半月再来也行。五一之前准备好就行。”

“姜爷爷,我从秋天就一直想和你一起徒步走一次,看看大美河山,今年去不成,以后更没有机会了。”

姜爷爷一年比一年变老,王林自己也有家庭,将来有学业有孩子,更走不开。

“等以后有空带你去。你到时候累得走不动道,可别哭。”

第二天,去书店买了课本,复习资料,自己一套,王涛王海一套。

王涛提着重重的书,直叹气,“姐姐,你给我买这个干嘛呢?”“提醒你一下,你本来的使命是什么,你以为就这样混吃混喝就行啦?”

王涛即使参军,也要有文化,将来可以军校啊。将来的军队,要年轻化,知识化,像王大河那种文盲吃不开了。不想参军,继续回学校复读几年考学,或者经商,以他的智商情商,都会很好。

回到白谷堆村食品厂,王林就和张宝生说了想在泺口开门市的想法,本市还有周边几个城市的食品蔬菜批发市场,如果都有他们的门市或者代卖点,客户就会主动找咱们,比自己一家一家去找方便多了,销售范围就会扩大几倍。

销售提上去了,生产跟不上怎么办?钱钱钱,再定制设备,就得再建新车间,到处缺钱。

目前先维持现状,假如订单多了,就找回过年前的临时工,白天黑夜两班倒,歇人不歇马,现有产量提升两倍有把握。

王林把食品厂的资金都拿出来,只留下三个月的周转资金,其他的全部进夏天的衣服。只能赌一把,舍不得孩子套不了狼

服装店不只要采购连衣裙,衬衣,裤子,还要进一批凉鞋,丝巾,遮阳帽,腰带,做到让客人走进去,就能从头到脚焕然一新。

田世文来接她的时候,她还在忙碌,有点不耐烦,“清明节有什么事啊?不就烧几张纸,磕几个头,用得着这么正式吗?”

姜元辰说,“今年寒食和清明赶在一起了。一是上坟填土,扫墓祭祖,追思先人,二是踏青赏春游玩。”

“姜爷爷,我一个人恨不得掰成几个,哪有心思去玩?他们家上坟只让男人去,有没有我都一样。上坟需要什么,你自己提前买好,我可什么都不懂啊?”

“重在心意,包饺子也行,拿饼干也行。”

王林对着田世文张张嘴,无声的说,“烦死了”。

田世文跟她进了房间,“不用你做什么,我娘就准备了。你人回去就行。”

“最主要我想你了,不借口这个理由,你什么时候能想起我啊?”

王林推他,“我真的很忙。”掰着指头跟他说要做的事,还有多少没做完,愁死了,头发都要白了。

田世文抱着哄她,“媳妇,你怎么这么能干,越干越大,我真的成了吃软饭的了,啥也帮不了你。”

王林问他,“你将来有什么打算,继续上班,还有回家做我们自己的事情?”

田世文沉默了,王林从没有听他说起将来的打算,他想走的路应该和她希望的不一样,所以他才避而不谈。

她发了一通脾气,知道自己有点无理取闹。又反过来主动问他要准备什么东西,“不用准备,愿意做就包饺子,不愿意动就拿点心饼干。”

大山东,所有的节日,饺子都可以搞定。

姜老头走了,王涛也回西河村了,这种节日,男人必须要去拜祭祖先。

大舅在家里拿了新鲜的香椿芽,小两口一起做了香椿炒鸡蛋,香椿拌豆腐,随便吃点饭。

她心里都是事,没有心情,好好做饭。如果以前多把把心思用在事业上,现在也不会因为钱发愁。

饭后,躺在床上,田世文轻轻抱着她,她也不再像木头人一样躲着他,而是软软的挨着他。

“媳妇,你要培养帮手帮你,服装店,点心铺子,食品厂也要再找一个人负责生产,慢慢来,过几个月就好了。”

王林点点头,翻身滚的更近,搂着他的脖子,他还在等她下一步动作,没想到竟然听到了鼾声。

媳妇真的累坏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