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古代言情 > 穿越时空爱上你之青春万岁 > 第79章 多快好省大干快干

宝生结婚后三天就回来上班了。

这天,又来了两个不速之客,胡玉凤和她闺女。

“王知青,求求你,帮帮我的孩子。”

王林不想理她。当初胡玉凤确实帮了她的忙,他们两口子也早回报她了,回报的还不少。

王林当时坚持给她送东西送钱,就是觉得能用钱了解更简单,比欠人情好还多了。

“恶霸村长一家不是都被抓住了吗?”

虽然石铁锤一家完了,可是桃花峪村大部分都姓石,村里人说三道四,胡玉凤的名声已经那样了,可她闺女小桃还小,就想在王林厂里干活,以后在外面找个对象结婚,离得桃花峪村远远的。

“娘,你一个人在家咋办?我不想出来干活。”石小桃低着头,两眼泪汪汪,哎呀,像雨中的桃花,真是一个漂亮妹妹。

宝生看着娘俩楚楚可怜,“姐,快到端午节了,咱也得用人,要不留下她俩吧?”没想到一说完,就收到表姐两个大白眼珠子。

看看,为啥王林不想留她啊?这娘俩太招男人,第一次见面,宝生就替她们说话了。

胡玉凤顺坡下驴,跟男人打交道,她可太会了。“哎呀,谢谢!小桃,快谢谢这个大哥。”

石小桃含羞带怯的看了宝生一眼,低声说,“谢谢大哥!”

宝生忽然之间豪气冲天,“不用谢,来,我带你们去看看车间。”

王林气得恨不得一巴掌拍醒他。他屁颠屁颠的领着那母女进去了。

过一会儿又跑过来,“姐,安排她俩干啥活呀?”

王林想着他是厂长,不能在工人面前削他的面子。“咱们没有员工宿舍,她们来上班,住哪里?吃饭怎么办?等这些弄好了,再通知她们吧!”

胡玉凤再就是千年的狐狸熬成精,早就打听好了。“俺们在村里租一间房子,吃住俺想法子解决。后天俺过来行吧?”

宝生一听她们有办法解决,马上同意让后天来上班。

王林无奈,只好让说,“先让石小桃一个人来上班吧!暂时用不了那么多人。”

杜金兰也要住宿,她们一起去租了张志和兄弟的一个破院子。

虽然厂里有地方让杜金兰住,但是让她住了,不让其他人住,别人怎么想?杜家的人以后在厂里会不会觉得高人一等?所以,王林觉得最好一视同仁,让杜金兰摆正心态,她在厂里就是员工,不是谁的妹妹谁的小姑子。

王林把之前选出来的几个优秀员工,提拔为组长副组长,一个产品线,两个人负责,既管生产质量,又管理员工。每个月按照整个小组的表现,都有不同的奖励和津贴。

田世文回来后,对王林的改革措施给了充分的肯定,又指出了不足。“宝生要经常跑外,厂里还得有一个全面负责生产的人,既要能镇住这些工人,还能处理突发情况。以后,你我不能总在这里。”

王林想想也是,她还要出去上学,田世文也有自己的工作。

“你觉得谁可以?”

“张志和的大儿子怎么样?我接触了几次,觉得他很稳当,处理事情也聪明。他家在村里,也有威信,一般的事情都难不倒他。”

“好,我们现在去问问吧?”王林还有个优点,很听劝。她不擅长管人识人用人,田世文很擅长,就让他操心好了。

张志和一听让大儿子来食品厂上班,马上同意了。张洪军经常来厂里,对厂里的人和事都熟悉,从跑腿送货开始,很快上手了。

厂里的事刚刚理顺,田世文就让王林赶快回去。

“还有一个多月就是端午节,食品厂上半年就靠这个节日了。服装店还没弄好,我这里一堆事儿,没空回去。”

“丁海峰,丁书记让你回去,有急事找你。”

王林真的有些心烦,自己家的事情忙不过来,还得整天陪着他们弄些无用功。

黄路泉村的养殖场已经动工,看场面是个大工程,红旗飘飘,人山人海,石屋东边一片,从半山腰到山脚,规划了养猪场,养羊基地。半个山头都要铲平,建猪棚,羊圈。

丁海峰见王林来了,连忙把她领到临时办公室。“王林同志,快坐下,小田,倒杯水。”

王林连说谢谢,“丁书记,你找我啥事呀?”丁海峰连连摆手,先喝水喝水。

王林吹了吹滚烫的开水,喝了一小口。丁海峰才慢慢说了他的意思。“王林同志,你是不是认识记者呀?去年还来我们这里采访过?”

王林有点明白了,“丁书记,我有个知青朋友,是在报社工作,去年来咱们这里拍了照片,写了稿子,也没见发表。我估计她也就是个实习生,水平一般。领导也看不上她写的东西吧?”

石芳菲去年确实来采访了,但是没有见报,她说的都是实情。给丁海峰提前打好预防针,期望不要太高,否则达不到预期,给田世文穿小鞋。

“其他先不管,王林同志,先联系一下你的记者朋友,让她有时间再来我们这里看看,过了半年,我们这里有了新发展,变化更大了。”

“另外,去年你们在村里搞得几个项目都很好,都是能增加社员收入的好项目,现在都重新做起来,希望一个月之内看到成果。去年你们是临时抱佛脚嘛!”

丁海峰确实聪明有眼光,去年那几个副业,都是切实可行的,操作好了,都能给村里增加收入。

去年是王林临时想起来,拉了几个人临时出演,并没有集体和上面的支持,时间太短 ,没有经济成果。

今年的政策和去年的政策完全不同,今年已经暗戳戳鼓励改革,报社去年不敢发表怕担责任,今年可能抢着发表了。

炒冷饭也可能更香,只要掐准了时机。

王林慢慢的吹凉,一小口一小口的喝完杯子里的水,一边想着丁海峰的计划,一边考虑自己怎么抽身。

田世文这个狗男人,事先还是一句话不说,打得她措手不及。

“丁书记,你说的几件事,没有一件是好干的,但是在您的领导下,在公社和村集体的支持下,肯定能成功。我先想想,写个简单的计划书,跟你选的人交接一下。”

“不瞒您说,我自己也有很多事情,我不可能时时盯着。你一定要选几个人,分成几个小组,每人负责一个项目。”

王林想,我交权,把所有的都交出去,你们以后自己捣鼓,别烦我了。

丁海峰没想到王林这样的反应,说同意吧,不完全配合,说反对吧,人家态度良好,还主动分享出去。

“好,你先说说找几个人,什么样的人?”

丁海峰为了成功,能伸能屈。他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比一般领导强。

“丁书记,去年我们做了刺绣,地瓜糖,豆腐豆芽几个副业。”

“地瓜糖这个季节不太适用,秋天地瓜丰收,可以做地瓜糖,地瓜粉条加工,把我们原生态的农产品二次加工,价格就能翻翻,我们集体的收入就增加很多。”

“这个季节没有地瓜,我们可以做别的,比如用黄豆做豆制品,生豆芽,做豆腐,卖到各个企业厂矿食堂里,既丰富了职工食堂的菜品,又增加了收入,两全其美。冬天黄路泉村给企业厂矿食堂供应蘑菇,夏天蘑菇不好生长,就可以改成送豆芽豆腐。”

“您和大队长在村里找会生豆芽的,会做豆腐的,组成豆制品小组。”

“另外一个刺绣小组,以前我管过一段,后来让外贸公司的同志对接了。”

“公社找个同志专门管理刺绣小组。如果外商刺绣订单少,您就和市里的服装厂联系看看,有没有我们能干的活。或者和煤矿联系一下,他们单身男职工多,需不需要鞋垫啊什么的,我们给他们加工 。”

“这几个副业如果成功,都可以全公社推广。”

“我是抛砖引玉,几个不成熟的小建议。领导们考虑的一定比我周全详细。”

丁海峰考虑了一下,重点项目就是养殖场,其他几个就是锦上添花,显示出他们副业多面化,让他们的成就更立体而已。

“好,我让大队长去找会生豆芽,会做豆腐的人。”

“村妇女主任组织会刺绣会做鞋垫的妇女,先做出一批样品。”

“王林同志,和外贸公司的同志接洽还得你来,再想办法和原来的外商联系上,这对于全公社的妇女来说,是大好事,你不要推脱了。”

“另外联系你的记者朋友,让她来我们来我们这里看看。”

“有问题,随时找小田,他解决不了,再找我。”

田世文送她回家,一路上,田世文想解释,她都不理不睬。

进了家门,王林坐在院子里的矮桌上,看着田世文,等他开口。

“琳琳,他一开始就有很大的野心,上次去他家,你也亲耳听到了,我以为你能猜到他为啥找你。”

王林跟他有点说不清楚,“咱俩是两口子,你事先知道他的想法,能不能先告诉我,咱俩商量一下,统一思想。每次遇到这种事,你都是在一边冷眼旁观,厂里的事情也是,能不能帮帮我。别让我有孤身奋斗的感觉。”

她抓住田世文的手,“我很认真的问你一次,只问这一次,这个官你非做不可吗?你愿不愿意回家开厂,一切你说了算,我辅佐你,保证让你以后变成大老板,大企业家!我一个人很累,我需要你的帮助。”

田世文张口结舌,没想到她会这么问。

他知道她头脑里很多超前的想法,每个主意实施好了,都能赚取大量的财富。他也明白她头脑发达,执行力很差,而她的短处正是自己的长处,如果两个人珠联璧合,确实前途无量。

但是,机会越大,风险越大,现在两个人虽然没有大富大贵,最起码衣食无忧,又想到叶老太太说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众必非之”的意思”。

他现在职位虽小,也是几年一点一点爬上来的,稳扎稳打,将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万一她做生意失败了,他有这份工作,还有能力养活她和孩子,如果她出事了,他还能利用手里职权帮助她。

“琳琳,我…”他不知道怎么跟她解释,她那么聪明,也应该明白他的吧?

“好,我知道了,将来不会再提这个话题了。那请你以后,能不能不要让你工作上的人和事,麻烦我呀?我自己一堆事,还忙的焦头烂额?”

“我不怕得罪领导,我也不想讨好他们。”她故意气他。

这几天太忙去,身体很累,她心情不好,就想发脾气,不能对丁海峰发火,田世文就成了出气筒。

发了一顿火,自己先软下来,“中午要请丁海峰他们过来吃饭吗?家里有没有菜呀?”

有些事,不想做,但不得不做,谁让人家是自己男人的领导。

“算了,不用讨好他,丁海峰不在乎这些小事,帮他做好他要求的事就行。”田世文怕媳妇累,他也算摸到规律了,累了饿了,困了烦了,就发脾气。在外面她能忍,回家他就是那个倒霉蛋。

中午,田世文做饭,让媳妇去写计划书。

她写什么计划书?随便在信纸上写个大纲,注意事项,应付公事就行了。难道像后世那样,写十几页的详细计划项目?拜托,她现在的身份是初中毕业水平,不要做反常的事。

田世文做饭水平一般,家里也没有什么菜,小葱炒鸡蛋,菠菜汤,烙了几张油饼有点硬。王林吃了半张饼,喝了一碗汤,田世文自己倒吃的挺香。

“你想吃什么菜,下午有人去公社,让他们捎回来?”

现在供销社也没有什么菜。“什么都行。”

好像中午的油饼太硬了,王林感觉胃不舒服,酸酸的。

“我想吃水果。西瓜,脆桃。”田世文听的牙疼,这时候真没有啊!

王林看月季花到已经有了花苞,她翻着叶子,一个一个的捏蚜虫,啪啪啪,越捏越上瘾,心情也慢慢好了,连田世文要出门也不抬头。

丁海峰真的举全公社之力,把养殖场工地成了大会战。要把一个山头削平,就得把上面的石头和土搬到下面,没有机械,只能靠人力,用肩膀挑,用小车推。

每个村都要派人参加,名义上没回城的知青,能叫回来的也叫回来了。全公社只有二十几个知青来了,还有三分之一不知道是联系不上,还是压根不想回来。

马致远就是为数不多被召回来的知青之一,十几个男知青,还有四五个女知青。他们回了家,没有接收单位,户口还在农村,不得不回来。

“马致远,好久不见啊!”王林老远就招手,“你不是回城了吗?”

马致远放下扁担,两个竹筐里的石块装满了得二百多斤,他装了半满也得一百来斤,来农村久了,他也学会偷奸耍滑了,否则都要累死。

“王林同志,好久不见。我还没有正式回城,只是回去住了一段时间。”

“你知道周苗苗怎么样了?她分到哪里了?”

“她分到第五服装厂了。”

“第五服装厂?”王林吃惊的问。

这时候有人吆喝,“干啥呢,光说话,不干活吗?”

马致远赶紧挑上担子,王林冲他喊,“马致远,晚上去我家吃饭,我们好好聊聊。”

王林先去找丁海峰,做的好不如说的好,两个都不好,既不会说也不会做,就要多找领导汇报工作,让领导知道你一直在努力。这是上辈子闺蜜教给她的职场秘诀,以前她总是闷头干活,不屑于巴结领导,结果始终是干活的小卡拉米,功劳都让会拍马屁的同事抢走了。

“丁书记,我给您汇报一下工作计划。”

“去年订单多的情况下,我们村参加刺绣小组的妇女,一个月收入从十块钱到二十块钱,但是订单很不稳定。”

“我建议每村选出一个组长,负责到公社取材料送货,还要检查质量,给她们一笔补贴。”

“最主要,公社要专人负责,和外贸公司的业务员对接,以后接了其他订单,也得负责跟踪管理。没有订单,她还得以公社的名义去联系业务。”

丁海峰马上同意,“你就挺好的,我们把你调到公社专门负责刺绣的事情。”

他觉得向她抛了橄榄枝,给她一个机会,知青都想脱离苦海,调到公社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

王林想让他们尽快找个人,把刺绣的事情甩出去。没想到他反倒要把自己绑住。

“不不不,我身体不好,又着急要孩子,这个工作需要经常往外跑,联系业务,走遍全公社的村村队队,我怕我的身体不行耽误大事,您再找一个,我肯定全心全意辅助她。”

丁海峰知道她上次病的很严重,现在刚好,再把她累出好歹,对田世文和姜叔都不好交代。

“行,我们尽快找人。和报社记者联系的怎么样啦?”

“我写了信,又打了电话,也没找到她,她同事说出差了。我只能留言,让她回报社后联系我。”

“好,再不行,你直接去一趟。”

王林点头答应,告别回去。刚到门口,有人拦住她:

“王林同志,你也算是知青,不参加集体劳动,不太好吧?”有人酸溜溜的说。

定睛一看,竟然是黄鼠狼,这个家伙,还没有被抓起来吗?

丁海峰在屋里明明听见了,也没有开口替她解释的意思。

他俩这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丁海峰借黄石郎的口告诉她,要么好好配合他,请来石芳菲给他们宣传,要么和别人一样去挑担子,推车子。

即使不稀罕那点工分,上学入团入党参军招工,都需要组织意见,就算自己走后门找关系联系好的,他们给你档案上写个不好的评价,就能让你美梦泡汤。

王林故意装作看不懂丁海峰的暗示,向黄石郎扬扬手里的纸,“丁书记给我分配了更重要的工作。我倒是想去背石头,虽然累点,简单不费脑子。”

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看到田世文,“你找人捎东西没有啊?我晚上请马致远去家里吃饭。”

田世文看见她心情不错,也高兴。“让他们放在大队部了,你去看看买了什么。随便做点就行啦!别累着。”

陈清明耳朵尖,一听说吃的,马上问,“嫂子请别人吃饭,不请我吗?”他常驻工地,晚上住大队部,吃大锅饭吃的反胃了。

“行行行,就你自己来啊,人多了,我伺候不了。”

赶去大队部,办公室放着一袋东西,有人说,“他们说世文让捎回来的,你拿回去吧。”

王林谢了人家,又问,“大爷,明天你们去白谷堆村吗?”

“去啊,早上七点就走。”

“我也要去,坐你们马车去,买点东西再跟你们一起回来。”老头答应了。

袋子里有一块肉,芹菜萝卜洋葱,还有几个苹果。

去婆婆院里割了一把韭菜,又去挖了一点荠菜,山蒜。

公社住在村里的干部好几个,不能飘出香味的菜,让别人闻到吃不到,岂不是给田世文拉仇恨吗?就包饺子吧。

他们吃猪肉韭菜馅的,王林自己吃猪肉荠菜馅的。又炒一个山蒜苗炒鸡蛋,拌一个凉菜一个菠菜粉丝。

马致远提着一瓶酒,陈清明两个肩膀夹着个脑袋晃晃悠悠进来了。

“我包的饺子不好看,你们就别评价外观了,品尝一下味道好不好吃啊?一种韭菜馅的,一种荠菜馅的,大家尝尝。”

马致远尝了一个,“味道鲜美,里面还放了木耳,不错!”

陈清明嫌弃荠菜有股涩味,只埋头狂炫韭菜馅的。

田世文看见中午剩下的油饼,怕浪费端出来要吃了。

被王林一顿呲哒,“油饼不能明天早上当早餐吃吗?有热饺子,你吃凉的干嘛?有毛病吧?”

陈清明看着那硬梆梆的油饼,“嫂子,你的手艺太潮了吧?糟蹋了油和白面!”

田世文哐当把盘子扔他面前,“这是我做的,我中午还得做给她吃,你倒好,使唤我媳妇给你做饭,不是自己的媳妇一点不心疼啊!”

陈清明和王林对视一眼,虽然意思都听懂了,嫌弃陈清明让王林做饭,都觉得田世文这话听起来很别扭。

王林不理他俩,就殷勤的劝马致远多吃。“你说周苗苗在第五服装厂,在白谷堆村那个吗?我也在那里,怎么从没有碰到呢?你有她通信地址吗,给她写信的时候,让她去找我,我在食品厂,她去村里一打听就找到了。”

又问他,“你回城里这段时间忙什么呢?”

马致远放下筷子,摸摸头发,“我们没有接收单位,没有正式工作,我在火车站当临时工,卸货扛大包,虽然累点,一个月也四五十块钱呢。现在公社让回来参加劳动,怕影响以后安排正式工作,不得不回来。”

“你有联系电话吗?咱们也算朋友了吧?以后我们去城里,可能找你有事儿。”

马致远留了他父亲工厂的电话,有事让他父亲转告他。

陈清明和田世文一晚上就是陪吃,听另外两个人聊天。

送走了客人,洗漱完,两口子躺在床上,田世文问她怎么了,突然对马致远这么热情。

“我们也算患难之交,久别重逢,请他来家里聊聊不行吗?我要是去知青点找他,是不是更让人指指点点,说三道四??”

田世文觉得她最近脾气不好,说话带刺,又不能发作,只好搂着她不吭声。

王林翻身搂住他脖子,“你不想改变现状,我不强求,但我总得找几个帮手吧?你不会眼看着你媳妇累死吧?”

田世文这才放心,“你是想让他帮你啊,那必须可以。只要你不是变了心,看上他就行。”

四五天不见了,刚要哄她亲热一下,习惯性的伸手去摸,被她一巴掌打开,“不舒服,弄疼我了。”没使劲啊 就碰了一下,怎么就疼了?媳妇真是不对劲,她翻身朝里,自顾睡觉了。

睡觉也不好好睡,一会儿又翻过来,手脚搭在他身上,呼呼睡的挺香,弄得他半宿没睡着。

第二天早上,起个大早,“我坐马车回去拿点东西,别人问就说我不舒服,还在睡觉呢。”

到了供销社门口,和赶车的大爷分手,“大爷,等会你们办完事,去那村里食品厂门口接我,进去喝口水,再走啊!”

早回去一会儿,晚回去一会,赶车的人说了算。大爷痛快的答应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