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都市 > 1976步步生莲 > 第395章 二叔,我杨智勇

很多时候曲卓的言行和行为看着大大咧咧,实际是很有分寸的。

比如火车上遇到老爷子,尽管心里知道对方多半不普通。但全程没打听人家的身份,连试探都没有。

老爷子问他是哪个单位的,他贼严肃的回一句:“保密。”

问他去羊城干什么,还是贼严肃的回一句:“保密。”

所以,一老一小虽说算是认识了,但跟不认识差不了太多。

要不是老爷子让秘书给曲卓留了住处地址和电话号,分开后就谁也找不着谁的那种。

当然了,老爷子如果有心,只要使人查一下旅客记录,想知道曲卓是谁很容易。

毕竟卧铺票,是需要单位介绍信的……

听丁芳华娘俩问好,曲卓知道了老爷子姓廖。

第一时间还没联想到什么,等梅弘问好时,脑子里忽然间冒出来一个名字——廖安民!

曲卓记得,当初廖安民为了证明有能力实现承诺,贼自豪的说他爷爷叫廖惠山。

而火车上老爷子忆往昔时,提到中原大突围,他所在的旅奉命掩护大部队突围,旅给他下命令:“小山子,天黑前你们团给钉死在田家畈……”

至于丁芳华娘俩,为什么会怪异?

因为曲卓第一次去乔小雨家吃饭时,说过为什么只插队两年多,就从东北回来了。

当时廖小四的乐子事,正在一定层面内迅速传播。丁芳华一听,立马就对上了,回家还和老妈讲过。

所以,娘俩知道曲卓和廖家的关联……

曲卓猜到了某种可能后,虽说因为心虚,短暂的有点发慌。但也只是慌了一小下下,很快就镇定了下来。

毕竟他事情做的隐蔽,即便是廖家人也挑不出毛病。而且没对廖安民下死手,细论起来,廖家人还应该感谢他呢……

————

带着梅弘和梅静回到住处,钱玲精神头不错,眉眼间满是慵懒。

至于梅宣宁,大裤衩子大背心子,耷拉着眼皮子堆在一楼的沙发里。不知道是热了还是困了,总之有点萎靡,一副懒懒不愿动弹的模样。

听儿子说碰上廖爷爷了,只能强打精神起来。

钱玲给俩孩子洗澡时,上楼换了身衣服,准备去疗养院后身的那片高干楼请安。

临出门时,占领了一楼沙发的曲卓有气无力的说:“那位老爷子让我带话。你要去的话,记得带几盒烟?”

“啊?”梅宣宁纳闷。

“甭看我,我都不认识他。”曲卓闭上眼装死狗。

“……”梅宣宁顶着一脑袋问号出门,很快又回来了。用脚踢了下曲卓:“你带的烟呢,给我几盒。”

跟人家一起出门,曲卓不方便时不时的“变”出烟来,就往行李包里塞了两个一百支装的铁盒。身上的烟盒空了,就往里塞几根。

梅宣宁没少抽,当然知道那是什么烟。出门后想起服务社最多能买到六毛五的中华,有点拿不出手,就转身回来。

“自己去拿。”曲卓懒懒的摆了摆手。

梅宣宁就是说一声罢了,曲卓回话时已经自顾自的上楼了。从曲卓的行李包里找出两个铁盒。直接抄起没动的那盒往外走。

走门口没回来了,抠开抽了一半的那盒,把兜里的烟盒装满,嘴上又叼了一根才下楼……

某人为啥假传圣旨?

因为刚才临跟廖老爷子分开时,一瞅着能有三十多岁的女人找来了。

不知道是闺女还是孙女,反正瞅见老爷子手里夹了个烟头,耷拉着脸子,好像全世界都欠她两百吊似的。

关键老爷子的秘书有点完蛋,被女人一瞪,居然暗戳戳的瞥了下某罪魁祸首。

好家伙,女人那白眼儿翻的呀……

所以,曲卓很想知道,那娘们敢不敢对着梅老二翻白眼……

敢不敢的曲卓不知道,反正梅宣宁回来时,脸色挺正常的,带走的烟也没带回来。

正想旁敲侧击一下,电话响了。

梅宣宁一屁股拍沙发上,曲卓只能懒懒的起来接电话……

“喂?”

“二叔,我杨智勇。”

曲卓累了,声音有点低沉。以至于电话对面的杨智勇产生了误会。

“你小子怎么打这儿来了?”曲卓听说是杨智勇,恶趣味满满的继续有意压沉语调。

“……”梅宣宁斜了某人一眼,翘起二郎腿听热闹。

“我们大队转场到北戴河了,正好我母亲和妹妹在,就请假出来看一眼。”

“哼,是知道你要转场,你母亲和你妹妹才特意来的吧?”曲卓哼了一声。

“哪能呀。她们都来两天了,我今天下午才刚到。”杨智勇的语气明显透着心虚。

“呵呵,还是提前透露的消息,你小子胆儿很肥呀。”曲卓入戏很深,派头十足。

“没没没,二叔,不是,真不是……”

“行啦,说正事儿。”

“啊?什…什么正事儿?”

“你小子给我打电话,还问我?”

“额~哦哦,我是听说曲卓在您那,想找他……”

“等着吧~”曲卓把电话放到桌上,拿捏着声音吆喝:“少爷,有人找您~”

梅宣宁左摸右摸,想找东西砸某个货。可摸来摸去只摸到兜里的盒烟。犹豫了一下,估计扔出去后多半肉包子打狗。

抽出一根气呼呼的叼嘴上,又开始摸索打火机。

曲卓掏出打火机扔过去,稍等了两秒,拿起话筒恢复了正常声音:“喂,智勇哥?”

“你…咳~”杨智勇被那句“少爷”干的都懵圈了,缓了一下才想起打电话要干嘛:“你晚上有安排没?”

“应该…没…有。”曲卓一副拿不准的语气

“没事儿的话,六点钟来十二号楼,咱聚聚……”

十二号楼之前住着一大家子人,下午刚走,新一波客人明天才能住进来,被杨智勇借出来摆酒局。

确实是酒局,准备了两瓶茅台和两瓶五粮液。怕不够,还额外备了一箱牛二。

其实杨智勇本打算悄悄的过来,看看大半年没见的老娘和妹妹,就悄悄的回去。

结果,正赶上刘家老大带着俩病恹恹的货上门来道歉。

人家都上赶子来道歉了,杨智勇自然大度的表示原谅,又随口说了句晚上请仨人吃饭。

其实,这是一句客套话。

三货里俩都病恹恹的,吃个屁的饭呀!

可刘家哥俩和姓孙的小子,居然觉得挺有面儿,立马就答应了。

不但答应了,刘家老大还试探着问:“可以叫俩玩的不错的朋友吗?”

杨智勇能怎么办,只能答应呗。

本来就够添乱的了,仨瘪犊子嘴上还没个把门的。走后没一会儿,杨家老大到来的消息,就在疗养院里传开了。

眼下疗养院里,和家长一起来玩的年轻人中,和杨智勇相熟或比较熟的就有十来号。

有支饭局不喊,妥妥的得罪人。

杨智勇没招,只能都叫上。

这么多人在餐厅的话太张扬,就借了个暂时空置的小楼……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