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直播考试,从开国皇帝开始 > 第 72 章 七十二章

居然这么快就能出成绩!!!

那还休息什么?

有什么好休息的,才考了区区一个时辰,题目还那么简单,也就是不认识上面的特殊字符和公式,不然早写完了,根本不需要那么多时间。

众人目光期待地望着台上的顾青岚,还等什么,快公布!

虽然对自己有信心,但还是很想知道。而且及格的人能解锁系统商城,没有人会不好奇那个神奇的系统商城。

《十万个为什么》已经很吸引人了,更别提那句“只有想不到,没有系统商城没有”,没有人能抗拒这种诱惑。

众人:眼巴巴jpg。

大秦位面

嬴政狐疑地皱了皱眉头,除了第一场考试考完后直接公布成绩,后面的考试可都是迟上一时半刻才出成绩。

他之前一直以为是第一场考试人少,所以出成绩快,如今看来,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这场考试的人可比第一场人多多了。

嬴政的视线缓缓移到讲台上,眸底露出一丝羡慕,这速度也太快了,刚收卷子就能出成绩,连看都不用看,这就是神仙的神通吗?

要是他也有这本事就好了,批奏书都能轻省不少。

汉武帝位面

刘彻震惊道:“怎么这么快就出成绩了?”

桑弘羊和落下闳都没认识什么人呢!怎么说也要把数学书里提到的那个写《测圆海镜》的李冶添加为好友才是,还有徐光启。

一本数学书就提到了李冶和徐光启,另外几本估计也会提到其他人,应该全加好友才是!

刘彻正嘀咕着,忽然听到天幕传来一句更让人不可思议的话,“什么?考得很好!?”

模拟考场

“这次考试大家都考得很好,下次继续保持,”顾青岚拿起最上面的几张卷子,“我们下面开始发试卷。”

“桑弘羊,79分。”

幸福来得太突然,桑弘羊都懵了,大脑白了一瞬,随后狂喜之情溢于言表,他是第一名??

桑弘羊激动地站起身,差点就要喜极落泪了,就听到——落下闳八十二分。

桑弘羊:“???”

落下闳的分怎么比他还高?难道他不是第一名?

其他人听到落下闳的分数,眼睛重现亮光,原来七十九分不是最高分啊,那他们就放心了。

吓死他们了,还以为七十九分就是最高分了呢,还好还好。

自从考试以明这次考试比那回还要好。

最高分远不止八十五分。

“张苍78分。”

张苍猛地抬头,不是倒着念啊?他还以为自己的分数会比落下闳高呢。

原来不是啊。

非但不是,还比桑弘羊低了一分。

张苍眸底闪过一丝失落。

对数字敏感的数学家们很快就发现了这是七十二到八十三分区间的分数。

按照一百分六十分及格的制度,这个区间对应的正好是六十到六十九,所以下面会发的应该是八十四到九十五的卷子。

随着分数越来越高,众人的期待值也被拉满了。

“王孝通114分。”

“赵爽114分。”

“刘焯114分。”

“张衡117分。”

“李淳风117分。”

“刘徽117分。”

“祖冲之120分。”

“嘶——”台下响起一片倒抽气的声音。

张苍扭头看向施施然站起来的老者,这应该就是第一名了吧?满分就一百二十分。

南北朝之前的数学家:所以之前神女站在他身后,提醒他写步骤是因为他满分?

南北朝后的数学家:原来他就是祖冲之,算出祖率的人。

“沈括120分。”

“李冶120分。”

“杨辉120分。”

“秦九韶、朱世杰、程大位、徐光启……120分。”

其他人:麻了。

桑弘羊已经听得一脸呆滞了,原本以为自己是第一,没想到是倒数第一。

虽然张苍比他低一分,但张苍早生他百年,一百年就比人家高了一分,倒数第一不是他是谁。

桑弘羊:小丑竟是我自己。

后知后觉发现自己成了倒数第一的张苍:“……”

垂眸看了眼自己的卷子,张苍嘴角抽了抽,他真的觉得自己已经写得很好了,后世的人到底把历算学到了什么程度啊?

“王贞仪146分,也是这次的最高分。”

众人:“!!!”

众人第一反应:满分不是一百二十分吗,一百四十六分是哪里来的?

直到看到王贞仪站起来,众人才反应过来——她是女的!

女的!!!

之前全是女子的那场考试,神女曾说过女子向学不易,可加分。

明朝的程大位、徐光启等人看到王贞仪上去领卷子,神色极为复杂,明朝女子有多难向学他们是知道的。大户人家的千金还能习字学女四书,会些珠算,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也有涉略,但肯定不能和男子相提并论,所学的根本不是一个东西。

大户人家尚且如此,平民百姓家就更不重视女子读书了,民间一直有句古话——女子无才便是德。

之前清朝后宫那么多女人参加考试都没一个考上,他们也没感觉多意外,女子读书的本就不多,那些东西他们都不会,女子又怎么可能会,及格的那些也多是加分才及格。

可如今,王贞仪得了第一名,压过了所有的男人。

别说什么因为加分,因为她是后世之人,比起前朝来,他们不也算是后世之人?南北朝的祖冲之、唐朝的一行、北宋的沈括、南宋的杨辉……不都是前朝人吗?他们不也满分了?

至于加分,针对的可不是女子,加分注意事项上说的明明白白,男尊女卑则女子加分,女尊男卑则男子加分。

只有弱者才会说因为对方加分才输了这样的酸话。

若是异位而处,未必能达到人家的高度。

“本次考试及格率100%,成绩良好以上的占了80%,优秀占60%,满分占了20%,非常棒,要继续保持哦,争取早日成神上岸。”

感受到一大波能量入账的顾青岚心里乐开了花,“好了,卷子和解析都发完了,请各位同学自行纠错,还有二十分下课,有需要讨论问题的同学可自行讨论。”

……

所有位面都炸了,一开始听顾青岚说这次考得很好,考过试的就很不是滋味了,给他们发卷子的时候神女可没有这么和颜悦色过,被挑起叛逆心的众人纷纷竖起耳朵听这次的考试成绩。

然后被秀了一脸,整个人都麻了。

最低分都有七十八分,最高分居然还超出满分二十六分!

凭什么啊?他们不服!不就是算科吗,君子六艺中的数,他们也学过的,就算不如刘徽、祖冲之他们,至少也能及格吧?

西汉的张苍和桑弘羊都能考将近八十分,他们学过《算经十书》,怎么着也能比他两强一点吧?

怎么他们就能考简单的,而他们考的都是看不懂的,不公平!

大秦位面

嬴政听到那么多满分,眼睛都红了,怎么就没有一个是大秦的,这么多,分他几个怎么了?

原本埋头做题的张苍听到考试成绩被吸引了注意力,停下了做题,正在感慨未来的自己居然是倒数第一,忽然感觉到一道死亡射线。

张苍连忙低头,握紧手里的笔开始乱写一通,佯装自己很勤奋。

“张卿。”

张苍闻言,握笔的手一抖,陛下别这么叫,怪让人害怕的。

嬴政对张苍道:“回头朕给你两本书,你负责把朝中大臣以及所有公子公主都教会。”

张苍:“!?啊?”

“半个月之内教会他们,听明白了吗?”

张苍:“……”请问那两本书是两卷竹简吗?如果是的话,没问题。如果不是,那很有问题!

“陛下……”

嬴政不想听张苍的可是,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数学真好,分数又高又好考。

当前前提是能学会。

不过无妨,张苍会,没学过也能考七十八分的张苍学一学肯定能考更高,若是能教会几个,那就更好了。

汉高帝位面

听到张苍分数时,刘邦直接从坐席上跳了起来,难以置信道:“多少?张苍考了多少?”

“七十八。”对于刘邦的一惊一乍,汉初的功侯们已经习惯了。

“两颗星难度的七十八不就是一百五十六?张苍考一场都顶我三场了。”刘邦羡慕道,“张苍也太幸运了。”

话音刚落,就听到一大堆九十分和一百多分的,刘邦:“……”

这也就罢了,居然还有一堆满分的。

刘邦:“朕嫉妒了!!!”

原来考得很好是要这么好吗?

汉武帝位面

桑弘羊分数出来的时候,刘彻包括汉武朝臣都以为第一名是桑弘羊。

恭维的话都说出口了才听到落下闳的分数,朝臣们:“???”怎么回事?难道桑弘羊不是第一,落下闳才是?

听到后面的分数,众人都愣住了,起猛了,高手竟然都在后面。

刘彻都快目瞪口呆了,不是,他们怎么这么多满分?不是说好的要写步骤吗?书上说要按格式写来着,那些人可都没按步骤写啊!!是怎么得满分的?

最过分的是那么多满分,没有一个是他的。

霍去病都看不懂了,用手肘顶了顶旁边的卫青,“舅舅,桑弘羊和落下闳都及格了,陛下怎么看起来不是很高兴的样子?”

明明刚才还说保佑他两及格来着,现在人家都及格,陛下心愿达成,怎么还一脸不高兴?

卫青目光幽幽地看了一眼霍去病,示意他别乱说话,陛下那是不高兴吗?陛下明明是酸了。

觉得桑弘羊和落下闳考低了,不见刚才听到桑弘羊的名字时,陛下还是很高兴的,是听到后面才不高兴了。

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快笑得合不拢嘴了,李淳风他的!王孝通他的!

这两加起来两百三十一分,翻倍就是四百六十二分,幸福来得太突然。

他已经想好了,让王孝通买一套数学书,李淳风的积分先攒着,按照这个速度,要不了多久他就能买种子了!

“数学可真是门好学问,朕决定了,明算科的录取名额翻上两倍。”

长孙无忌和杜如晦、房玄龄对视一眼,决定等自家陛下冷静下来再谈这件事,现在的陛下已经被李淳风和王孝通的高分冲昏了头脑。

奇怪了,魏征那小子怎么也不劝劝?往常他早就出来说这样不合适,陛下不应该一拍脑子就决定国事芸芸。

魏征:我是谏臣,不是傻子。

这个时候劝什么劝,他要是站出来,陛下让他也去考个一百多分,上哪里考去?等陛下冷静下来再劝不迟。

作者有话要说

光辉灿烂的数学史,这只是一部分成就,还有很多。能手搓圆周率,没有望远镜手搓行星运行轨迹,大佬的智商已经不是普通人能理解的了。看完数学史,只能说大佬太牛了。看完后更可惜明清数学发展停滞了。

(1)十进位制记数法和零的采用。源于春秋时代,早于第二发明者印度1000多年。

(2)二进位制思想起源。源于《周易》中的八卦法,早于第二发明者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公元1646~1716)2000多年。

(3)几何思想起源。源于战国时期墨翟的《墨经》,早于第二发明者欧几里德(公元前330~前275)100多年。

(4)勾股定理(商高定理)。发明者商高(西周人),早于第二发明者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0~前500)550多年。

(5)幻方。我国最早记载幻方法的是春秋时代的《论语》和《书经》,而在国外,幻方的出现在公元2世纪,我国早于国外600多年。

(6)分数运算法则和小数。中国完整的分数运算法则出现在《九章算术》中,它的传本至迟在公元1世纪已出现。印度在公元7世纪才出现了同样的法则,并被认为是此法的“鼻祖”。我国早于印度500多年。

中国运用最小公倍数的时间则早于西方1200年。运用小数的时间,早于西方1100多年。

(7)负数的发现。这个发现最早见于《九章算术》,这一发现早于印度600多年,早于西方1600多年。

(8)盈不足术。又名双假位法。最早见于《九章算术》中的第七章。在世界上,直到13世纪,才在欧洲出现了同样的方法,比中国晚了1200多年。

(9)方程术。最早出现于《九章算术》中,其中解联立一次方程组方法,早于印度600多年,早于欧洲1500多年。在用矩阵排列法解线性方程组方面,我国要比世界其他国家早1800多年。

(10)最精确的圆周率“祖率”。早于世界其他国家1000多年。

(11)等积原理。又名“祖暅”原理。保持世界纪录1100多年。

(12)二次内插法。隋朝天文学家刘焯最早发明,早于“世界亚军”牛顿(公元1642~1727)1000多年。

(13)增乘开方法。在现代数学中又名“霍纳法”。我国宋代数学家贾宪最早发明于11世纪,比英国数学家霍纳(公元1786~1837)提出的时间早800年左右。

(14)杨辉三角。实际上是一个二项展开式系数表。它本是贾宪创造的,见于他著作《黄帝九章算法细草》中,后此书流失,南宋人杨辉在他的《详解九章算法》中又编此表,故名“杨辉三角”。

在世界上除了中国的贾宪、杨辉,第二个发明者是法国的数学家帕斯卡(公元1623~1662),他的发明时间是1653年,比贾宪晚了近600年。

(15)中国剩余定理。实际上就是解联立一次同余式的方法。这个方法最早见于《孙子算经》,1801年德国数学家高斯(公元1777~1855)在《算术探究》中提出这一解法,西方人以为这个方法是世界第一,称之为“高斯定理”,但后来发现,它比中国晚1500多年,因此为其正名为“中国剩余定理”。

(16)数字高次方程方法,又名“天元术”。金元年间,我国数学家李冶发明设未知数的方程法,并巧妙地把它表达在筹算中。这个方法早于世界其他国家300年以上,为以后出现的多元高次方程解法打下很好的基础。

(17)招差术。也就是高阶等差级数求和方法。从北宋起中国就有不少数学家研究这个问题,到了元代,朱世杰首先发明了招差术,使这一总是得以解决。世界上,比朱世杰晚近400年之后,牛顿才获得了同样的公式。

感谢在2024-05-2523:58:18~2024-05-2623:58:3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嘟米萨拉40瓶;柳十三14瓶;半夏微凉、梧桐残血、飞鸟伴月10瓶;嗯嗯、最爱时老师了6瓶;斑比bammbi、小新月弯弯、勤奋的向日葵5瓶;lridescent、大大冲啊,努力更新4瓶;陈小喵、雪蝶3瓶;杂食怪、2瓶;沉舟侧畔、润玉、喵咩咩、、乌奇奇、conan、rachelyu、吹凉风的少年、大福、筱玥、月神降临、秦始皇在逃兵马俑、1234567、summer、殇依水落、audrey、许家夫人、嘿嘿、孔子一米九、清歌、晴、薰风、大胸男妈妈yyds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居然这么快就能出成绩!!!

那还休息什么?

有什么好休息的,才考了区区一个时辰,题目还那么简单,也就是不认识上面的特殊字符和公式,不然早写完了,根本不需要那么多时间。

众人目光期待地望着台上的顾青岚,还等什么,快公布!

虽然对自己有信心,但还是很想知道。而且及格的人能解锁系统商城,没有人会不好奇那个神奇的系统商城。

《十万个为什么》已经很吸引人了,更别提那句“只有想不到,没有系统商城没有”,没有人能抗拒这种诱惑。

众人:眼巴巴jpg。

大秦位面

嬴政狐疑地皱了皱眉头,除了第一场考试考完后直接公布成绩,后面的考试可都是迟上一时半刻才出成绩。

他之前一直以为是第一场考试人少,所以出成绩快,如今看来,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这场考试的人可比第一场人多多了。

嬴政的视线缓缓移到讲台上,眸底露出一丝羡慕,这速度也太快了,刚收卷子就能出成绩,连看都不用看,这就是神仙的神通吗?

要是他也有这本事就好了,批奏书都能轻省不少。

汉武帝位面

刘彻震惊道:“怎么这么快就出成绩了?”

桑弘羊和落下闳都没认识什么人呢!怎么说也要把数学书里提到的那个写《测圆海镜》的李冶添加为好友才是,还有徐光启。

一本数学书就提到了李冶和徐光启,另外几本估计也会提到其他人,应该全加好友才是!

刘彻正嘀咕着,忽然听到天幕传来一句更让人不可思议的话,“什么?考得很好!?”

模拟考场

“这次考试大家都考得很好,下次继续保持,”顾青岚拿起最上面的几张卷子,“我们下面开始发试卷。”

“桑弘羊,79分。”

幸福来得太突然,桑弘羊都懵了,大脑白了一瞬,随后狂喜之情溢于言表,他是第一名??

桑弘羊激动地站起身,差点就要喜极落泪了,就听到——落下闳八十二分。

桑弘羊:“???”

落下闳的分怎么比他还高?难道他不是第一名?

其他人听到落下闳的分数,眼睛重现亮光,原来七十九分不是最高分啊,那他们就放心了。

吓死他们了,还以为七十九分就是最高分了呢,还好还好。

自从考试以明这次考试比那回还要好。

最高分远不止八十五分。

“张苍78分。”

张苍猛地抬头,不是倒着念啊?他还以为自己的分数会比落下闳高呢。

原来不是啊。

非但不是,还比桑弘羊低了一分。

张苍眸底闪过一丝失落。

对数字敏感的数学家们很快就发现了这是七十二到八十三分区间的分数。

按照一百分六十分及格的制度,这个区间对应的正好是六十到六十九,所以下面会发的应该是八十四到九十五的卷子。

随着分数越来越高,众人的期待值也被拉满了。

“王孝通114分。”

“赵爽114分。”

“刘焯114分。”

“张衡117分。”

“李淳风117分。”

“刘徽117分。”

“祖冲之120分。”

“嘶——”台下响起一片倒抽气的声音。

张苍扭头看向施施然站起来的老者,这应该就是第一名了吧?满分就一百二十分。

南北朝之前的数学家:所以之前神女站在他身后,提醒他写步骤是因为他满分?

南北朝后的数学家:原来他就是祖冲之,算出祖率的人。

“沈括120分。”

“李冶120分。”

“杨辉120分。”

“秦九韶、朱世杰、程大位、徐光启……120分。”

其他人:麻了。

桑弘羊已经听得一脸呆滞了,原本以为自己是第一,没想到是倒数第一。

虽然张苍比他低一分,但张苍早生他百年,一百年就比人家高了一分,倒数第一不是他是谁。

桑弘羊:小丑竟是我自己。

后知后觉发现自己成了倒数第一的张苍:“……”

垂眸看了眼自己的卷子,张苍嘴角抽了抽,他真的觉得自己已经写得很好了,后世的人到底把历算学到了什么程度啊?

“王贞仪146分,也是这次的最高分。”

众人:“!!!”

众人第一反应:满分不是一百二十分吗,一百四十六分是哪里来的?

直到看到王贞仪站起来,众人才反应过来——她是女的!

女的!!!

之前全是女子的那场考试,神女曾说过女子向学不易,可加分。

明朝的程大位、徐光启等人看到王贞仪上去领卷子,神色极为复杂,明朝女子有多难向学他们是知道的。大户人家的千金还能习字学女四书,会些珠算,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也有涉略,但肯定不能和男子相提并论,所学的根本不是一个东西。

大户人家尚且如此,平民百姓家就更不重视女子读书了,民间一直有句古话——女子无才便是德。

之前清朝后宫那么多女人参加考试都没一个考上,他们也没感觉多意外,女子读书的本就不多,那些东西他们都不会,女子又怎么可能会,及格的那些也多是加分才及格。

可如今,王贞仪得了第一名,压过了所有的男人。

别说什么因为加分,因为她是后世之人,比起前朝来,他们不也算是后世之人?南北朝的祖冲之、唐朝的一行、北宋的沈括、南宋的杨辉……不都是前朝人吗?他们不也满分了?

至于加分,针对的可不是女子,加分注意事项上说的明明白白,男尊女卑则女子加分,女尊男卑则男子加分。

只有弱者才会说因为对方加分才输了这样的酸话。

若是异位而处,未必能达到人家的高度。

“本次考试及格率100%,成绩良好以上的占了80%,优秀占60%,满分占了20%,非常棒,要继续保持哦,争取早日成神上岸。”

感受到一大波能量入账的顾青岚心里乐开了花,“好了,卷子和解析都发完了,请各位同学自行纠错,还有二十分下课,有需要讨论问题的同学可自行讨论。”

……

所有位面都炸了,一开始听顾青岚说这次考得很好,考过试的就很不是滋味了,给他们发卷子的时候神女可没有这么和颜悦色过,被挑起叛逆心的众人纷纷竖起耳朵听这次的考试成绩。

然后被秀了一脸,整个人都麻了。

最低分都有七十八分,最高分居然还超出满分二十六分!

凭什么啊?他们不服!不就是算科吗,君子六艺中的数,他们也学过的,就算不如刘徽、祖冲之他们,至少也能及格吧?

西汉的张苍和桑弘羊都能考将近八十分,他们学过《算经十书》,怎么着也能比他两强一点吧?

怎么他们就能考简单的,而他们考的都是看不懂的,不公平!

大秦位面

嬴政听到那么多满分,眼睛都红了,怎么就没有一个是大秦的,这么多,分他几个怎么了?

原本埋头做题的张苍听到考试成绩被吸引了注意力,停下了做题,正在感慨未来的自己居然是倒数第一,忽然感觉到一道死亡射线。

张苍连忙低头,握紧手里的笔开始乱写一通,佯装自己很勤奋。

“张卿。”

张苍闻言,握笔的手一抖,陛下别这么叫,怪让人害怕的。

嬴政对张苍道:“回头朕给你两本书,你负责把朝中大臣以及所有公子公主都教会。”

张苍:“!?啊?”

“半个月之内教会他们,听明白了吗?”

张苍:“……”请问那两本书是两卷竹简吗?如果是的话,没问题。如果不是,那很有问题!

“陛下……”

嬴政不想听张苍的可是,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数学真好,分数又高又好考。

当前前提是能学会。

不过无妨,张苍会,没学过也能考七十八分的张苍学一学肯定能考更高,若是能教会几个,那就更好了。

汉高帝位面

听到张苍分数时,刘邦直接从坐席上跳了起来,难以置信道:“多少?张苍考了多少?”

“七十八。”对于刘邦的一惊一乍,汉初的功侯们已经习惯了。

“两颗星难度的七十八不就是一百五十六?张苍考一场都顶我三场了。”刘邦羡慕道,“张苍也太幸运了。”

话音刚落,就听到一大堆九十分和一百多分的,刘邦:“……”

这也就罢了,居然还有一堆满分的。

刘邦:“朕嫉妒了!!!”

原来考得很好是要这么好吗?

汉武帝位面

桑弘羊分数出来的时候,刘彻包括汉武朝臣都以为第一名是桑弘羊。

恭维的话都说出口了才听到落下闳的分数,朝臣们:“???”怎么回事?难道桑弘羊不是第一,落下闳才是?

听到后面的分数,众人都愣住了,起猛了,高手竟然都在后面。

刘彻都快目瞪口呆了,不是,他们怎么这么多满分?不是说好的要写步骤吗?书上说要按格式写来着,那些人可都没按步骤写啊!!是怎么得满分的?

最过分的是那么多满分,没有一个是他的。

霍去病都看不懂了,用手肘顶了顶旁边的卫青,“舅舅,桑弘羊和落下闳都及格了,陛下怎么看起来不是很高兴的样子?”

明明刚才还说保佑他两及格来着,现在人家都及格,陛下心愿达成,怎么还一脸不高兴?

卫青目光幽幽地看了一眼霍去病,示意他别乱说话,陛下那是不高兴吗?陛下明明是酸了。

觉得桑弘羊和落下闳考低了,不见刚才听到桑弘羊的名字时,陛下还是很高兴的,是听到后面才不高兴了。

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快笑得合不拢嘴了,李淳风他的!王孝通他的!

这两加起来两百三十一分,翻倍就是四百六十二分,幸福来得太突然。

他已经想好了,让王孝通买一套数学书,李淳风的积分先攒着,按照这个速度,要不了多久他就能买种子了!

“数学可真是门好学问,朕决定了,明算科的录取名额翻上两倍。”

长孙无忌和杜如晦、房玄龄对视一眼,决定等自家陛下冷静下来再谈这件事,现在的陛下已经被李淳风和王孝通的高分冲昏了头脑。

奇怪了,魏征那小子怎么也不劝劝?往常他早就出来说这样不合适,陛下不应该一拍脑子就决定国事芸芸。

魏征:我是谏臣,不是傻子。

这个时候劝什么劝,他要是站出来,陛下让他也去考个一百多分,上哪里考去?等陛下冷静下来再劝不迟。

作者有话要说

光辉灿烂的数学史,这只是一部分成就,还有很多。能手搓圆周率,没有望远镜手搓行星运行轨迹,大佬的智商已经不是普通人能理解的了。看完数学史,只能说大佬太牛了。看完后更可惜明清数学发展停滞了。

(1)十进位制记数法和零的采用。源于春秋时代,早于第二发明者印度1000多年。

(2)二进位制思想起源。源于《周易》中的八卦法,早于第二发明者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公元1646~1716)2000多年。

(3)几何思想起源。源于战国时期墨翟的《墨经》,早于第二发明者欧几里德(公元前330~前275)100多年。

(4)勾股定理(商高定理)。发明者商高(西周人),早于第二发明者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0~前500)550多年。

(5)幻方。我国最早记载幻方法的是春秋时代的《论语》和《书经》,而在国外,幻方的出现在公元2世纪,我国早于国外600多年。

(6)分数运算法则和小数。中国完整的分数运算法则出现在《九章算术》中,它的传本至迟在公元1世纪已出现。印度在公元7世纪才出现了同样的法则,并被认为是此法的“鼻祖”。我国早于印度500多年。

中国运用最小公倍数的时间则早于西方1200年。运用小数的时间,早于西方1100多年。

(7)负数的发现。这个发现最早见于《九章算术》,这一发现早于印度600多年,早于西方1600多年。

(8)盈不足术。又名双假位法。最早见于《九章算术》中的第七章。在世界上,直到13世纪,才在欧洲出现了同样的方法,比中国晚了1200多年。

(9)方程术。最早出现于《九章算术》中,其中解联立一次方程组方法,早于印度600多年,早于欧洲1500多年。在用矩阵排列法解线性方程组方面,我国要比世界其他国家早1800多年。

(10)最精确的圆周率“祖率”。早于世界其他国家1000多年。

(11)等积原理。又名“祖暅”原理。保持世界纪录1100多年。

(12)二次内插法。隋朝天文学家刘焯最早发明,早于“世界亚军”牛顿(公元1642~1727)1000多年。

(13)增乘开方法。在现代数学中又名“霍纳法”。我国宋代数学家贾宪最早发明于11世纪,比英国数学家霍纳(公元1786~1837)提出的时间早800年左右。

(14)杨辉三角。实际上是一个二项展开式系数表。它本是贾宪创造的,见于他著作《黄帝九章算法细草》中,后此书流失,南宋人杨辉在他的《详解九章算法》中又编此表,故名“杨辉三角”。

在世界上除了中国的贾宪、杨辉,第二个发明者是法国的数学家帕斯卡(公元1623~1662),他的发明时间是1653年,比贾宪晚了近600年。

(15)中国剩余定理。实际上就是解联立一次同余式的方法。这个方法最早见于《孙子算经》,1801年德国数学家高斯(公元1777~1855)在《算术探究》中提出这一解法,西方人以为这个方法是世界第一,称之为“高斯定理”,但后来发现,它比中国晚1500多年,因此为其正名为“中国剩余定理”。

(16)数字高次方程方法,又名“天元术”。金元年间,我国数学家李冶发明设未知数的方程法,并巧妙地把它表达在筹算中。这个方法早于世界其他国家300年以上,为以后出现的多元高次方程解法打下很好的基础。

(17)招差术。也就是高阶等差级数求和方法。从北宋起中国就有不少数学家研究这个问题,到了元代,朱世杰首先发明了招差术,使这一总是得以解决。世界上,比朱世杰晚近400年之后,牛顿才获得了同样的公式。

感谢在2024-05-2523:58:18~2024-05-2623:58:3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嘟米萨拉40瓶;柳十三14瓶;半夏微凉、梧桐残血、飞鸟伴月10瓶;嗯嗯、最爱时老师了6瓶;斑比bammbi、小新月弯弯、勤奋的向日葵5瓶;lridescent、大大冲啊,努力更新4瓶;陈小喵、雪蝶3瓶;杂食怪、2瓶;沉舟侧畔、润玉、喵咩咩、、乌奇奇、conan、rachelyu、吹凉风的少年、大福、筱玥、月神降临、秦始皇在逃兵马俑、1234567、summer、殇依水落、audrey、许家夫人、嘿嘿、孔子一米九、清歌、晴、薰风、大胸男妈妈yyds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