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大秦:多子多福,开局截胡吕素! > 第612章 阿爷!

叶轩指尖在海图上轻轻一划,舵轮立即转向新航向。金陵号这艘钢铁巨兽始终巡弋于江南海域,震慑着东瀛浪人、南洋海盗与西洋来客。

初始阶段,李自成等人并未警觉,毕竟巨舰始终静泊如礁。在凡人眼中,这庞然巨物于惊涛骇浪间起伏颠簸,几度险些倾覆的模样,更令他们放松警惕。

然而当金陵号骤然加速时,欧罗巴使者惊得合不拢嘴,东瀛武士望着劈波斩浪的舰影,贪婪的涎水浸湿了衣襟——若得此等神舰,称霸四海指日可待!

更令人震撼的还在后头,当金陵号即将驶离近海时,叶轩突然喝令停航。望远镜中浮现的岛屿轮廓,正是他标记多时的海盗巢穴。随着令旗挥落,数十枚霹雳弹呼啸着划破长空。

此刻李自成正安抚着盟友:&34;诸位宽心,这铁壳子不过虚张声势&34;话音未落,震耳欲聋的爆鸣声自海天相接处炸响。冲天水柱间,海盗头目突然暴跳如雷——那座藏匿着半数家当的岛屿,此刻正化作火海炼狱!

待硝烟散尽,金陵号早已消失于海平线外,先前展现的航速竟非极限。李自成望着翻涌的浪涛暗自心惊:有此等神兵利器,金陵城怕是守不住了。可他的宏图霸业才刚起锚,怎能甘心就此搁浅?

望着黄袍加身的叶天,囹百咸将手中茶盏捏出裂痕:天意何故生双杰?

念及自身披荆斩棘的征途,若非那老道横插一手,叶天小儿早该在玄武门前俯首称臣!

李自成摩挲着腰间佩剑,当海盗统领眼中迸出嗜血寒光时,蛰伏已久的战意骤然沸腾。东瀛浪人与红毛番邦觊觎铁甲战舰,海匪头目亟欲雪耻,门阀世家妄图重掌权柄——这些暗流终将汇成他的破阵槊。

机不可失,自成深谙纵横捭阖之道。他精准拿捏各方命门,竟在旬日间重织起天罗地网。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那莽撞的东海枭雄。李闯王掀开酒坛泥封,琥珀色琼浆汩汩注入海碗。待对方连尽三碗烈酒,他忽地按住酒坛:&34;黄帅且慢!&34;见那虬髯客面色不虞,故作痛心道:&34;叶真人行事愈发乖张,我等不过求存海上,何至毁岛灭寨?&34;

这黄姓统帅原是大明参将,昔年因军饷贪墨案亡命汪洋。正如兵书所言&34;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34;,他既已执掌千帆,又岂甘屈居人下?蛰伏三载终弑主夺位,如今盘踞七岛十二礁,自封镇海大将军。

&34;管他娘的真仙假道!&34;黄大帅将酒碗砸得粉碎,铜铃眼中凶光毕露,&34;敢动老子的地盘&34;

&34;慎言!&34;李自成疾声打断,&34;黄帅可知前日有渔夫妄议仙师,当夜便七窍流血而亡?&34;见对方虽嗤之以鼻却暗自握紧佛珠,趁机煽风:&34;仙家行事自有天理庇佑,纵是夺岛掠船,百姓亦当是替天行道。哪似你我,做得再多亦是贼寇。&34;

这海盗头目能在惊涛骇浪中立足,岂是易与之辈?他冷眼瞧着李闯王唱念做打,心底算盘打得噼啪响——若能吞了这二十万流民军,何愁不能问鼎中原?

李自成岂会不知对方算计?当即令义子李过虚与委蛇,自己则悄然会晤了浪人首领与佛朗机特使。暗潮汹涌的宴席间,三股势力各怀鬼胎,却都盯着那张绘有铁甲舰构造的羊皮图。

欧罗巴使团与东瀛特使对远洋战船表现出浓厚兴趣,恳请季自成协助订购。

季氏家主面露难色向双方解释,叶督师对战舰管控极其严苛,未经授权绝无可能接单。

西洋商贾与扶桑浪人顿时焦躁不安,声称愿以重金与珍奇货物相赠,只求季氏代为斡旋。

季自成苦笑道:&34;非是季某推诿,纵使在下亦难获配额!&34;

金发碧眼的使者操着生硬官话追问:&34;究竟要何等条件方能得此神舰?&34;

季氏家主长叹:&34;诸位贵客,叶督师与朝廷将战舰视作命脉,除非获得钦命批文——&34;

话音未落,季自成心头隐隐作痛,若真能掌握造舰秘术,何须在此与异邦人虚与委蛇?

见使团成员急得抓耳挠腮,季自成压低嗓音:&34;倒非全无转机,除非船坞重归世家掌控&34;

使团众人面露困惑,季氏幕僚当即翻译道:&34;唯有叶轩彻底撤离金陵,待我等重掌江南&34;

西洋使节盘算着将战舰与丝绸瓷器同船运回,扶桑武士却忆起前次折损惨重,疑心季氏存心搪塞。双方商议后转寻张存孟探路。

张氏首领见识过铁甲舰威力,早已绝了争雄之念。面对使团游说,直言除非攻陷金陵城防。

季张二雄口径如一,纵使西洋人许以重利,张存孟仍不为所动,至此使团方信季氏所言非虚。

恰逢此时,叶轩密旨曹文诏收容流民,凡江南地界乞儿浪人,无论过往是否附逆,皆可凭官颁路引重获户籍。消息传开,长江两岸沸腾。

首批流民被安置于金陵城西南隅,虽仅得茅棚蔽体,却能在凛冬得御风寒。此举犹如燎原星火,瞬间传遍九府十三州。

&34;兄长!官衙当真允了!&34;蜷缩山洞的汉子激动得双颊泛红,&34;我亲眼见着流民领了黄册,那草庐虽陋,总强过这冰窟!&34;

山巅破庙中,冻得唇色发紫的汉子颤声确认:&34;当真不问出身?不究前事?&34;

须发斑白的老者仍在踌躇不定,拄着拐杖的驼背老人突然提议:&34;不如让咱们这些半截入土的老骨头先去探探虚实&34;

&34;阿爷!&34;

&34;都别争了!&34;银发婆婆厉声喝断,&34;在这山坳里熬着也是等死,倒不如豁出命去搏个出路。官府的差役信不过,难道连仙长的话也要质疑?&34;

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仿佛给众人注入了勇气,这群被逼落草为寇的庄稼汉终于踏着积雪往山下挪动。可当他们转过山坳,望见山脚下整齐列队的皂衣衙役时,惊得险些栽倒在雪窝里。

&34;官官爷&34;

领队的捕快见众人面如土色,急忙抱拳高喊:&34;奉仙长法旨特来迎诸位归乡,让乡亲们受苦了!&34;话音未落,几个衙役已捧着厚实的棉袍往孩童身上裹。

先前在山上问话的方脸汉子认出这正是那位中年捕快,见对方不仅备好车马,连御寒衣物都备得周全,这个七尺汉子喉头滚动,粗糙的手掌不住颤抖。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