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 第560章

只有和原若青梅竹马长大的春生闹起了别扭,这些日子对原若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气他隐瞒自己。

平日里两人只要有空闲,见了面几乎一直黏在一处,但现在原若给春生说十句话,春生竟一句都不回,自顾自地生着气。

秋华年和九九有心说春生几句,反而是原若拒绝了大人的帮忙,想要自己解决他和春生之间的问题。

“我听说春生到现在还是在躲着原若走,算了,孩子们的事让他们自己慢慢来吧,多经历一些事就长大了。”

秋华年搅动着大铁锅里的腌肉,指挥杜云瑟帮忙把另一个灶台上高温蒸过杀了菌的坛子取过来。

“对了,你今天回来得早,是不是有什么事?”

杜云瑟撩起衣袖,用厚布垫手把大蒸屉里的坛子搬过来,自然地给秋华年打着下手。

“南洋传来最新战报,安南大捷,吴深已率大军攻破安南首都,擒获了安南王室。”

第243章 天意侯

这确实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秋华年眼睛一亮,“生擒住安南国王了吗?”

杜云瑟摇头,“我朝大军进攻安南王都之际,安南国王想携带宠姬弃城逃跑,事情败露后,安南军队自行大乱,国王已丧生于乱军之中。”

秋华年听了安南国王的离谱操作,忍不住咋舌。一国之君在敌人兵临城下时悄悄带宠姬出逃,最后被反噬而死,实在怨不得别的。

“这下安南要怎么办?是扶持听话的国王,还是直接设立都护府?”

原本吴深率军从西南边境进攻安南,是为了与从海上发兵的太平侯形成合力,帮助占城夺回被安南占领的失地。

不料大裕军队的强度和吴深的战力对安南来说过于降维打击,只花了短短几个月,竟把安南王都都攻破了。

“看过战报的大臣们主要有两种声音,一是设立安南都护府,将安南变为大裕的藩属国,派官员过去与安南国王共同治理安南。”

这个方案有些激进,不过秋华年觉得有可行性。安南过去就屡次骚扰大裕边境城镇,欺压南洋小国,南洋地理位置重要,大裕想发展航海事业,必须先把它收拾服了,否则迟早会因此遭受损失。

“还有一种呢?”

杜云瑟说,“废除安南王室,将安南并入大裕国土,重新划分州府县,完全由大裕治理。”

“……”秋华年一时无言。

不是,怎么第二个还要更激进,原来第一个方案才是保守派?

“陛下是什么想法?”

“自然是想选第二种。”开疆拓土、建功立业,是每一位有雄心壮志的帝王都无法拒绝的功绩。

新开辟一大片国土所需的人力和物力难以估量,后续的治安和管理更是难上加难,但现在的裕朝有足够的实力不虚这些问题。

“史籍有载,安南在千年前曾是华夏之地,如今让它重新为我朝天子所统御,是在收复失地,于情于法皆有迹可循。”

秋华年一时不知该怎么评价这正气凛然的理由,“这是云瑟你说的?”

“这是新任吏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黄铉的原言。”

秋华年张了下嘴,哭笑不得。

黄铉此人能力出众,本事不小,是昭新帝登基后亲手提拔的阁老。秋华年与他不熟,只知道黄铉的政见一直非常稳重保守,经常会对杜云瑟和秋华年的一些创新措施提出异议。

有这样一个没有私心但时常唱反调的“政敌”并不是坏事,托他的福,秋华年和杜云瑟能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以人为镜便是如此。

连黄铉这样的纯血保守派,都对开疆拓土抱有如此大的热情,别人就更不用说了,难怪两种方案一个比一个激进。

虽然爱好和平,海纳百川,但华夏从来不是软包子和老好人,无论哪个时空,哪条历史线上,这片土地上的人都武德充沛,从骨子里散发着战斗民族的气息。

秋华年突然想起在现代时看过的一个段子——

欧美的政客在竞选时常常把削减军费作为一个卖点,但在华夏你要是喊这个口号,一定会被群众骂成卖国贼。

从来没有人嫌自家军费开支太多,只恨不能开众筹多造三四五六七八艘航母,最好每省都有一个,称霸蓝星,哦不对,是带领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反抗霸权主义。

从古至今,这些质朴的热血与气势从未变过。

秋华年耸了下肩,看来安南重新变成大裕的一个州势在必行了,认真算下来,他这个因农术封爵的齐黍县主也在里面出了不少力。

——在另一个时空,农业和军事可是长期共享同一个电视频道。谁说打仗的事和齐黍县主没关系呢?

……

如秋华年所料,在开疆拓土罚不臣的事情上,朝内朝外各派势力的态度几乎是一致的。

不出一个月时间,朝中就定好了完整的章程。

安南或者说新鲜出炉的交州依照古籍重新划分成了七府三十六县,主要官职全由裕朝派官员过去担任,同行的还有上万名为了分到糊口的土地、过上更好的生活自愿过去的移民。

在划定边界线时,大裕遵守承诺如数归还了占城的失土,占城向大裕称臣,摄政的玉草公主获封护国公主。

从天津港出海到占城王都需要不到二十日时间,上国的使臣到达王都时,正赶上今年的第一场雪。

雪对占城而言不是常见的天气,有时一年也不一定有一场,米粒般的细雪被风吹得纷纷扬扬,刚一落地便消融无踪。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