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古代言情 > 故事大杂烩, > 第77章 善心得善报

**善心得善报**

从前,有个姓林的员外,家里很有钱,良田百顷,金银满库,骡马成群,仆从如云。林员外生有三个儿子,都长得挺俊秀,也和气,就是都贪得无厌,整天花天酒地,胡作非为。林员外年岁已高,眼看三个儿子如此不争气,很是着急,担心自己死后,家业败落。心想,总得想办法给他们留下点什么。

这天,林员外坐在花园盘算心事,忽然听见墙外有哭声,忙叫家人去看看,是谁在那里哭。家人回来报告员外去了。员外在后花园盘问那哭泣的妇人的家乡住处,姓甚名谁,何以跳墙入院,在此啼哭。那妇人一五一十地作了回答。员外见她挺老实,知书达礼,便问她家住何处,何以跳墙入院。

那妇人说:“奴家就住在离此不远的村庄,因家境贫寒,生活无着,只好到员外府上,想讨点吃的。不想被看门人发现,定要赶我出去。情急之中,我只得跳墙入院,故而惊动了员外,真是罪过。”

员外听罢,便吩咐家人取些银两给她,又和颜悦色地对她说:“大嫂,你回去把债还了,好好过日子吧。”那妇人千恩万谢,拜辞员外而去。

过了些日子,员外正在前花园盘算三个儿子的前程,忽见前日跳墙入院的那妇人,领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姑娘来了。那妇人一见员外,便跪在地上,说:“多蒙员外救命之恩,我家才得以度日。

今日特地前来拜谢员外大恩大德。”员外忙扶起那妇人,说:“些许小事,何足挂齿。大嫂太客气了。”那妇人说:“员外如此大恩大德,奴家没齿难忘。

这是我的女儿,名叫荷花,让她给员外磕个头吧。”说着,便让荷花给员外磕头。员外忙扶起荷花,说:“免了,免了。”

员外仔细端详荷花,见她长得俊秀伶俐,就和那妇人商量,想把荷花收为义女,留在府中。那妇人见员外为人忠厚,知书达礼,便满口答应。员外吩咐家人设宴款待她们母女二人,席间员外又与那妇人商量三个儿子的前程。

那妇人听罢员外的心事,便说:“员外不必为此事忧愁,常言说‘善心得善报’,员外平生乐善好施,积德行善,苍天有眼,定会降福于你和三个公子的。”

员外说:“我何尝不想行善积德,可眼下三个儿子如此不争气,真不知日后家业如何是好。”那妇人说:“员外不必为此事忧虑,我有一计,不知员外肯采纳否?”

员外忙说:“大嫂有何妙计,快快讲来。”那妇人说:“我有一远房亲戚,在京城做官,很有学问。我家境贫寒,无法供女儿读书,员外若不嫌弃,就把荷花收为义女,让她女扮男装,到京城求学。

待学业有成,再为三个公子谋划前程。不知员外意下如何?”员外一听,正中下怀,忙说:“若得如此,真是我林家之大幸也。不知大嫂意下如何?

”那妇人说:“只要员外不嫌弃,我母女便依了。”员外大喜,忙吩咐家人准备香案,让荷花拜员外为父。然后,设宴款待她们母女。席间,员外又问起那妇人的家乡住处,姓甚名谁,何以跳墙入院。

那妇人说:“奴家姓李,家住离此不远的村庄。因家境贫寒,丈夫又病故,欠下许多债务,实在无法生活,只好到员外府上,想讨点吃的,不想被看门人发现,定要赶我出去。情急之中,我只得跳墙入院,故而惊动了员外。今日员外不但不怪罪,反而收荷花为义女,奴家感激不尽。”员外说:“些须小事,何足挂齿。日后,我们便是亲戚了,还望大嫂多多照应。”

第二天,员外便让荷花女扮男装,到京城求学去了。

荷花到京城后,在学堂里刻苦攻读,成绩卓着,深受老师器重。几年后,乡试、会试,一路顺利过关,皇上又钦点她为头名状元。

荷花得中状元后,皇上要招她为婿,她以家有老母为由,婉言谢绝了。皇上便让她持旨回乡省亲,并恩准她衣锦还乡。

林员外在家接到圣旨,又见女儿衣锦还乡,高兴得不知说什么才好。他设宴款待乡亲邻里,又林员外与荷花商议三个哥哥的事情,荷花决定先考察一下三位哥哥的品行。于是,她假扮成一位富家公子,分别接近三人。

在与大哥的交往中,荷花发现他仍沉迷于吃喝玩乐,毫无长进;二哥虽然有些小聪明,但心地不够善良;而三哥则诚实勤恳,心地善良。

荷花将自己的观察告诉了父亲,林员外决定让三哥掌管部分家产,同时鼓励其他两个儿子改正缺点。在荷花的帮助下,林家逐渐兴盛起来,兄弟三人也变得更加优秀。

最终,荷花身份揭晓,与三哥喜结连理,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