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凭什么那林奇就可以以通讯静默为由肆意妄为,而我面前摆着天大的战机却要被勒令停步?
我作为近卫舰队的提督,可以接受鲁登道夫元帅的指挥,但近卫舰队一定不能表现得比杂牌军要差。
传我命令,全舰继续前进,务必击溃当前之敌!”
勃劳里希上将大手一挥,下达了作战指令,而他的副官则是小心翼翼地规劝道:
“上将阁下,鲁登道夫元帅的命令...”
“什么命令?我怎么不知道有什么命令?我们刚刚不是遭到了联合王国军的通讯干扰么?
再说了,近卫军独立于帝国军部的战争序列之外,皇帝陛下授予鲁登道夫元帅指挥权是没错,但我们也有自己把握战机的权力。
事后大不了我亲自去和陛下请罪就是,不必担心。”
他这话说的倒也没什么毛病,毕竟帝国宪法写的明明白白,除了皇帝本人之外,任何人都没有指挥帝国近卫军舰队的权力。
适不适用当前场合先不说,但他好歹也有辩解的理由。
副官连忙点头称是,心下也是明白这位上官又犯了老毛病,或者说只是暴露出了本性。
勃劳里希上将其人出身于小贵族家庭,虽然从小便生活优渥,上的学也都是贵族学院,但这些学院里更为严重的阶级划分,反倒让他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对上卑躬屈膝,对下重拳出击,也不该知道该说他是有学有样,还是发泄压抑。
但无论如何,他的运气总归是好的,而他这样的性格往往也能抓住一些送到脸上的机会。
在其从军十余年,好不容易混到洛哈林守备舰队的上校职位后,他参与进弗里德里希三世的上位之路,为当时处境不算好的后者提供帮助,从而脱胎换骨。
不但家族成为了有头有脸的伯爵家族,自己也一路从守备舰队上校被提拔为守备舰队提督,随后是宪兵部副总监,最后升到了近卫军提督。
近卫舰队分为第一近卫舰队和第二近卫舰队。
其中第一近卫舰队负责拱卫首都星洛哈林星,那些只是打着给后代混个职位,不希望儿子孙子真折在前线的贵族都会被塞到这里来。
而第二近卫舰队里则是集中了大量渴望军功的贵族子弟,这些人多半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野心。
而这些野心的具现化则是会被体现在帝国内部层出不穷的暴乱之上。
有时候一颗星球的暴乱能够持续几周甚至几个月之久。
原因就是该星域的守备舰队或是附近的正规舰队得到了命令,要求等到第二近卫舰队来了以后才能平定暴乱。
在整个帝国内刷暴乱军功,明明是捡软柿子捏,却美名其曰为彰显皇室威严,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近卫舰队和其余正规舰队关系不是很好的原因之一。
至于他为什么不曾带着舰队去过马莱回廊,也不去东部星域清剿海盗。
不去北方星域和北境三国在边境冲突中过过招,也不曾来南方星域震慑一下塞缪尔公爵的家族。
那自然是因为他承受不起和真正够格对手交手后,近卫舰队可能会存在的损失。
以他的家族背景,若是折损了什么实权军事贵族公爵的后代,只怕是问责过后还要沾一身的麻烦。
更重要的是,他很清楚自己的权柄、职位、军权来自哪里,那就是弗里德里希三世。
他只需要讨好弗里德里希三世就好,费力不讨好的事,又何必去做?
是,他知道在这种时候以舰队的优势兵力摧毁联合王国军的防线,追击敌方舰队,这是最好的选择,可这跟他并没有什么关系。
能刷暴民的军功,又何苦和联合王国死磕?
因此,其实在鲁登道夫率领第二近卫舰队出征的时候,他对后者的不满就已经埋在了心底。
但再怎么说,既然鲁登道夫元帅是总指挥官,他就要服从命令,这样的小小矛盾完全不至于他在此时选择抗命前进。
真正让他下定决心的原因,还是出自于他那被大多数人忽视掉的政治直觉。
老实说军部里对他不满的人大有人在,但或许正应如此皇帝陛下才能更加放心地将他放在这个位置上。
而勃劳里希能以平平无奇的能力稳坐近卫军提督数年之久,跟他的政治直觉不无关系。
他深知哪些人是自己不能得罪的,例如军部的威廉大公和鲁登道夫元帅。
但他在其他舰队提督面前又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经常发表近卫舰队大于其余舰队的言论,还纵容手下和其他舰队军官起冲突,弄得洛哈林军官俱乐部乌烟瘴气。
勃劳里希知道,他手上的第二近卫舰队对于帝国来说有多重要。
众所周知,贵族阶级是莱茵帝国的建国基石,而第二近卫舰队便是这块基石最为稳固的保障,甚至比那些贵族的私兵舰队还要重要。
这也是皇帝陛下迟迟不愿动用这支舰队的原因。
而鲁登道夫元帅的态度又是如何呢,他先是从始至终都在支持林奇和第十三舰队,打垮总参谋部后开始独揽军权。
现在,他又开始不计较第二近卫舰队的伤亡。
勃劳里希意识到了,哪怕是鲁登道夫自己都没有完全下定决心去支持林奇和蕾娜,还处于一个想要打完仗再说的阶段。
但勃劳里希还是从后者的决策中读到了他的一部分政治倾向。
哪怕只是一个猜测,哪怕根本没有依据,勃劳里希也感到不寒而栗。
那位林奇中将如果上位,帝国的贵族会如何,帝国又会如何,这些或许都不是他该去想的东西,但他的上位本就是靠着这些东西。
他不得不去思考,去揣测,然后去抉择。
或许鲁登道夫元帅的命令只是为了打胜仗,为了战胜联合王国的舰队,但勃劳里希可不这么认为。
他觉得鲁登道夫更看重手上的杂牌军舰队,那么他就要用实际行动和战果来证明第二近卫舰队的重要性。
他不能将风头让给右翼军,从而让第二近卫舰队的权威性受损。
在他眼中,他就像是面对统帅部新兴势力时,皇室和贵族派出的前锋骑士,要单枪匹马应对这些威胁。
望着已经被划定为盘中餐的联合王国第13舰队,勃劳里希面色坚毅,就好像是个要为了帝国大业而壮烈献身的英雄一般,下达了进攻命令。
当沃尔夫斯星系的这场会战中,帝国军的两位指挥官,一位站在战争角度出发指挥舰队,而另一位则是站在政治角度去指挥舰队后,命运的齿轮发出了不和谐的声响。
因为从后方星域赶来支援的联合王国第12舰队,已经赶到了战场。
......
“阁下!第12舰队抵达沃尔夫斯星系!”
来自副官激动而兴奋的喊声丝毫没有动摇亚当斯上将眼神中的厉芒。
因为机雷阵而被拖延前进时间的帝国军右路军是个意外因素,面对敌阵时表现如此不堪的第13舰队也是个意外因素。
可当这样的意外因素接连出现时,如何将其有效利用,那就是名将和庸才间永远也无法跨越的鸿沟。
第12舰队已经发来通讯,他们结束了跃迁,抵达了沃尔夫斯星系,此时距离战场只有十几光分的距离。
在这一刻,看着第13舰队那散漫的阵型,亚当斯上将突然意识到,帝国的左翼舰队,似乎并没有因为右翼舰队的绕道而减缓速度。
来不及思索其中的原因,亚当斯上将很快做出了他在这场战役里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属于神来之笔的命令。
“命令,第13舰队放弃迎敌,即刻后撤!”
“阁、阁下?”
副官顿时傻眼,其余听到命令的参谋也纷纷投来迷惑的目光,第13舰队接敌在即,此时让他们后撤,那岂不是送死一般的命令?
“执行命令!我需要立即分割帝国舰队的阵型!”
“是!”
他的副官反应过来,迅速指挥参谋部在指挥系统上下达指令。
甚至没有二次确认,星图上属于第13舰队提督的亲卫舰队即刻开始进行转向,搞不好这家伙在开战之初就规划好了逃跑路线。
一时间不少参谋都对其投去鄙夷的目光。
但亚当斯上将反而握紧了双拳,用期待的目光死死盯着帝国左翼军的阵线。
果不其然,在第13舰队表现出明显的后撤意图后,帝国左翼军甚至进一步加速向第13舰队冲来。
此时双方的距离已经仅有6光秒,在这个距离下面对落荒而逃的对手,帝国近卫军战舰已经开火。
“不愧是帝国的近卫军舰队,命中率和主炮发射效率比起其他舰队是要高上一截。”
亚当斯上将看着第13舰队的损失数据,嘴角终于是勾起了浅浅的弧度。
可那又如何呢,倒不如说,正因为在他面前的是帝国的近卫军舰队,他才能在如此劣势的局面下找到仅此一次的胜机。
“接下来,就看克里夫中将的第12舰队,到底能不能给我们创造一次起死回生的惊喜了。”
......
和磨磨蹭蹭的第13舰队不同,克里夫中将手下的第12舰队可以说做到了令行禁止,指哪打哪。
这跟舰队平日里较为严格和频繁的训练有关,也跟克里夫中将出众的个人威望有关。
唯一影响到这位中将,以至于他甚至在联合王国高层造星计划名单上都查无此人的原因。
大概就是他将舰队中杂七杂八的关系户都给丢了出去,其中包括一些贵族后代、议员之子,还有道格拉斯上将的一位侄子。
或许克里夫自己也感觉他的晋升之路已经到此为止了,所以他在用兵方面一向大胆,此前在帝国的西线舰队集群身上也刷了不少军功。
若是一切顺利的话,明年他怎么着也该晋升上将了。
而眼下,或许有机会能让这个晋升提前到今年之内。
结束跃迁过后,克里夫第一时间联络亚当斯上将,并接受了目前远征军舰队主力和帝国军舰队的阵线星图。
几乎就在他看出问题的同时,亚当斯上将的命令便接踵而至。
后者表示会牵扯帝国军舰队的阵型,并要求他根据战场局势入场,争取对帝国舰队左翼军形成两面夹击的局势,顺势重创帝国舰队。
或许是考虑到了克里夫的作战风格,亚当斯上将才没有直接命令他迎击帝国军的右翼舰队。
这位心态上已经趋近于破釜沉舟的上将已经不在乎己方舰队会损失多少。
在他眼中,只要对帝国的近卫舰队造成足够大的伤亡,那么帝国舰队多半就会主动撤离。
这正是近卫军这类部队的局限所在。
当然,若是帝国的弗里德里希三世御驾亲征,情况可就不一定了,那时候近卫军多半会发挥出难以想象的士气,死战不退。
迅速在心中构成作战计划雏形后,克里夫中将将其在指挥台上编写完毕,然后发送给舰队参谋部。
不过十五分钟时间,一切准备就绪的联合王国第12舰队便再度做好了短途跃迁的准备。
而他们下一次出现的时刻,便是对帝国战舰的猎杀时刻。
......
左翼舰队的失控被鲁登道夫元帅看在眼里,他没有大发雷霆,但那面沉如水的神色和身上无形散发的威势仍让副官和一众参谋不自觉沉默下来。
不用预感,所有人都确信,在这场会战结束后,无论胜负,这位老元帅都会让临阵抗命的勃劳里希上将付出代价。
老元帅双眼微眯,开口下达命令时的语气倒是维持着风轻云淡。
“命令,左翼军第八机动舰队战舰即刻与近卫舰队战舰阵型脱离,在后方重组为弧形防御阵。
右翼军舰队维持原计划不变,但首要目标更变为侧击左翼舰队的联合王国舰队,全舰全速向前。”
他隐去脸上的阴霾,转而轻笑起来。
“对攻嘛,我就没怕过联合王国那帮人。”
只是或许越来越多的人将他单纯地视为一位努力维持帝国军部权力平衡的老人,而忘记了他曾经的锋芒和功绩。
现在,是时候让这部分人想起一些应该铭刻在心的回忆了,哪怕是用手上的杂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