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剧透历史:从大明朱元璋崩溃开始 > 第10章 朱棣的输运大队长--李景隆

【当天,朱棣与李景隆大军在郑村坝会战。】

【燕军左右冲击,连破南军七营,李景隆大败。】

【当夜,李景隆见战事不利,令郑村坝所有军队轻装撤退。】

【数十万人的辎重全部留给了燕军。】

【但李景隆走得匆忙,没有通知围攻北平城的南军军队,于是燕军轻易击溃北平城下的南军,获得其物资。】

【李景隆率军撤回德州,郑村坝之战结束,此战南军丧师十余万人。】

【建文朝廷第二次组织起来的平叛大军,于郑村坝之战,又是一场大败。】

......

大明,洪武帝朱元璋时空。

看着光幕上面写着“李景隆走得匆忙,没有通知围攻北平城的南军军队,于是燕军轻易击溃北平城下的南军,获得其物资。”

朱元璋真被李景隆的表现气笑了:“他娘的,这李景隆跑路的速度倒是很快嘛。”

“把部队扔给老四吃掉,自己一屁股溜了?”

“****,李景隆,真他娘的人才啊!”

一旁的朱允炆惊呆了,未来的自己竟然任命这种玩意充当大军统帅,让他带领50万大军?

.......

西汉,汉景帝刘启时空

“数十万人的辎重,就这样全部留给了朱棣的燕军?”

这究竟是打仗,还是给别人充当运输队啊?

汉景帝刘启打脸了,本来他还觉得朱允炆只要反应过来,灭了朱棣还不是抬抬手的事情吗。

事情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汉景帝刘启的理解。

这是朱允炆建文朝廷的第二次大败了。

这个朱允炆再这么败下去,说不定朱棣真的绝地翻盘了。

.......

【建文元年(1399年)十一月初九日,朱棣回到北平城。】

【因为之前(七月)上书没有回信,再次上书朝廷,陈述齐泰、黄子澄构陷宗藩的罪过。】

【建文帝并没有回应朱棣的书信。】

【十二月,朱棣用反间计令辽东守将吴高被削爵贬黜,消除东北方向的后顾之忧。】

【由于李景隆准备等来年(1400年)开春再北上攻燕,朱棣决定攻打山西大同,以使南军疲于奔命。】

【十二月十九日,朱棣出师攻大同。】

【十二月二十四日,燕军抵达广昌,守将杨宗投降。】

【建文二年(1400年)正月初一,燕军抵达蔚州,明军守将王忠、李远投降燕军。】

【二月初二日,燕军攻打大同。由于大同是代王的封地且军事地位极重要,李景隆不得不救援。】

【待李景隆走出紫荆关后,燕军从居庸关返回北平。南军在冰天雪地中白跑一趟,兵力、装备大量损失,士气受到重创。】

【建文二年(1400年)二月二十八日,李景隆给朱棣写信,请求暂时停战。】

【燕王回信索要齐泰、黄子澄等,一说李景隆自此有二心。】

【除了使南军白跑了一个月外,燕军在本次伐大同时意外遇到了从蒙古来降的军队,收编之。】

【此外,保定府于建文二年(1400年)二月降燕。】

......

大明,洪武帝朱元璋时空。

朱元璋真的被未来时空的朱允炆和李景隆气笑了。

真是一对卧龙凤雏。

首先,李景隆虽然败了,但兵力依然是占绝对优势。

占了绝对优势,还是被老四像遛狗一样调动,疲于奔命。

老朱真的想不明白,未来时空的朱允炆是傻子吗?居然还敢用这种带头逃跑的主帅?

你输不要紧,胜败乃兵家常事,可你一个主帅,在占绝对优势的时候,因为局部失利,就带头逃跑?

他娘的,放在咱老朱这里,一刀剁了你都是轻的。

何况,按照光幕所言,老朱现在真的很怀疑,李景隆这个贪生怕死的饭桶,和老四可能达成了某些秘密协定。

这不是赤裸裸的送人头军功,送装备,送兵员给老四吗?

这哪里是打仗,简直就是单纯的“送”。

一边的朱允炆脸都黑了,他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估计未来的自己会被这个李景隆坑的很惨啊。

他娘的,本来朱允炆还觉得这李景隆,会是自己的周亚夫。

........

西汉,汉景帝刘启时空。

“得,又给朕说中了,这李景隆又被朱棣像遛狗一般调动,疲于奔命。”

汉景帝刘启真的很怀疑,说不定李景隆已经通敌了。

如果李景隆不是通敌,那就只剩一种可能,那就是李景隆就是纯粹的蠢笨不堪。

汉景帝刘启现在形象的理解到一句话的含义,那就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

大唐,唐太宗李世民时空。

对于李景隆的一顿骚操作。

李世民看得也是连连摇头。

李景隆带领的朝廷南军,拥有绝对的优势,仗还打成这个鸟样?

李世民有意考究太子李承乾,问他:

“承乾,如果是你是朱允炆,又经过这一大败,你会如何做啊?”

太子李承乾沉思片刻,答曰:

“父皇,依儿臣看,这朱棣野战能力很强啊。”

李世民微微颔首,不置可否。

李承乾接著说:

“既然两次寻求和朱棣叛军的野战决战,都遭遇了失败。”

“那么,如果我是朱允炆,我会立刻调整围剿燕军叛军的总体策略。”

李世民:“具体呢?如何调整策略?”

“具体的话,如果是儿臣,会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长期围困。”

“至少在短时间内,不再寻求决战级别的野战。”

“纵然朱棣的燕军经历过两次大胜。”

“但是,朱棣的实力跟朱允炆的朝廷实力,依然是天地之别。”

“朱棣既然善于野战,那我就偏偏不跟其野战。”

“凭借朱允炆的朝廷掌控的资源,完全用堡垒战术,将朱棣小小的地盘围的死死的。”

“朱棣地小人寡,压根不可能消耗的起一场场的攻坚战。”

“当然,这种堡垒围困防守消耗战,用人方面,当然是善于防守的老将耿炳文。”

“这个李景隆,绝对不能再接着用了,不砍了他的狗头,已经是开恩了。”

李世民听完,并没有点评李承乾的战略,反而问李承乾:

“承乾,依你的看法,为何这朱允炆如此急躁,想要速胜朱棣的叛军?”

李承乾对答: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