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剧透历史:从大明朱元璋崩溃开始 > 第13章 来回蹦跶的朱棣

大明,洪武帝朱元璋时空。

看到光幕上写,未来的老四又一次受挫,老朱连连摇头道:

“唉,看来老四接下来的路不好走了。”

朱元璋本来就不看好朱棣能造反成功。

本来朱元璋的预期,这个英勇善战的老四,应该不会那么容易就失败。

但毕竟双方的资源实力差得太多了,朝廷控制的可全部是人口众多,富裕的地方。

而且朝廷土地纵深又大,朝廷能输很多次。

所以朱元璋一开始就不觉得,老四能够绝地翻盘,打到南京首都。

当然,李景隆这个傻蛋,还是突破了老朱的想象。

断送了整整六十万大军,真是让老朱一言难尽。

真正令朱元璋惊讶的是,在中央朝廷碾压级别的资源优势面前,老四来回蹦跶,左右驰骋,还赢了那么多次。

.......

【东昌之战,朱棣多次濒临险境。】

【但是由于朱允炆有“毋使朕有杀叔父名”旨意,南军将士惧怕战后反攻倒算,既不敢伤害朱棣,又难以活捉,只得放任自由;】

【朱棣也恃此特权,单骑殿后,南军无可奈何。】

【但是,东昌之战毕竟是靖难以来南军的第一场大捷,惠帝朱允炆十分高兴。】

【建文三年(1401年)正月,恢复了齐泰、黄子澄的官职(建文元年十一月两人被罢免,但仍作为智囊留用;只是恢复齐的兵部尚书和黄的太常寺卿职务)。】

【并以东昌大捷告太庙,盛庸军势大振。】

【燕军经此败,以后再南下,皆由徐沛,不再走山东。】

........

大明,洪武帝朱元璋时空。

这个光幕看得老朱真是心塞,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

自己本来还以为朱允炆这个孙子,可以当个合格的皇帝。

但是,未来的朱允炆,怎么会蠢到给部下发“毋使朕有杀叔父名”旨意的?

你发这种旨意,摆明就是想要部下给你杀了老四,然后你再过桥抽板杀掉部下啊?

这种心思,你可以有,但不要这么明显的表露出来啊。

司马昭当街杀皇帝,还是贾南风忽悠成济杀的呢?事后再弄死成济来背锅。

你连骗都不会骗?

这样的话,那些部下肯定不敢杀了老四的。

朱元璋看着一边的朱允炆,连连摇头,似乎很是失望。

一边的朱允炆看着皇爷爷失望的模样,心里大急,皇爷爷不会废了我的皇太子之位吧?

真的得,朱允炆埋怨着未来的自己,再不奋起一波,皇爷爷就真的废了自己的皇太子之位了。

.......

西汉,汉景帝刘启时空。

看到光幕上写朱允炆“毋使朕有杀叔父名”的旨意,汉景帝没忍住笑了出来。

真的有意思,这朱允炆跟李景隆真是一对人才,水平不相上下。

.......

【东昌之败之后,朱棣以此为耻,与道衍和尚姚广孝商议对策。】

【道衍强烈支持朱棣再次出兵。】

【于是于建文三年(1401年)二月初九日,朱棣祭阵亡将士,并脱下袍子烧掉,激励军士。】

【二月十六日,朱棣再次出师。】

【当时盛庸驻兵二十万于山东德州,吴杰、平安驻扎在真定。】

【朱棣决定趁南军两军分隔,先破盛庸一部。】

【三月二十日,燕军探知盛庸在夹河(今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附近,漳河支流)驻扎,于是驻扎在距对方四十里的地方。】

【三月二十二日,燕军进兵夹河。】

【盛庸仍结下坚阵,备大量火枪强弩。】

【朱棣利用建文帝严禁伤害燕王之旨,亲自率几个轻骑兵掠过南军阵地侦查。】

【盛庸不敢开枪,只得派出自己的骑兵追赶朱棣,不了了之。】

......

西汉,汉景帝刘启时空。

汉景帝刘启摇了摇头,自己如果像朱允炆一样幼稚愚蠢的话,大汉早就亡了。

又错过了一次击杀朱棣的机会,就因为朱允炆的傻瓜的旨意。

......

大唐,唐太宗李世民时空。

“这个朱允炆,实在蠢的可以,竟然还不撤销这样的命令。”

“又错过一次击杀朱棣的机会。”

“两军阵前,你死我活的,你叫别人不要杀死你的叔叔,免得让你担上杀叔之名?”

“这怎么可能呢?这朱允炆就是以为是小孩子过家家呢。”

“这个朱棣已经做好了造反到底的想法,朱棣是对的,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

【侦查后,朱棣率领一万骑兵和五千步兵攻击盛庸军左翼,不能入。】

【此时燕将谭渊望见已经开战,于是主动出兵攻打。】

【盛庸部将庄得死战,会合盛庸军,斩杀谭渊。】

【朱棣、朱能等则趁南军调动产生的混乱,趁暮色向南军后方猛攻,斩杀庄得。】

【盛庸稳住了阵脚,天色已晚,双方罢兵。】

【此战杀伤相当,但燕军损失了大将谭渊。】

【当夜,朱棣率领十余人在盛庸营地附近露宿;】

【三月二十三日清晨,朱棣发现被南军包围。】

【朱棣再次利用禁杀之旨,引马鸣角,穿过敌军,扬长而去。】

【南军愕然,不敢射箭。】

.......

大明,洪武帝朱元璋时空。

第三次了,老朱已经不知道怎么吐槽了。

自己这个孙子兴许真的不适合当皇帝,没这个能力啊。

老朱现在越看朱允炆越不顺眼,越看就觉得朱允炆志大才疏。

一边的朱允炆战战兢兢,汗如雨下,想为自己辩解一下,又找不到什么借口。

......

大唐,唐太宗李世民时空。

李世民现在大概率估计,这朱棣应该能造反成功。

毕竟,这朱允炆志大才疏,老是找不到事情的关键点。

做多错多,说的就是朱允炆。

......

西汉,汉景帝刘启时空。

三次了,事不过三。

已经这是第三次,第三次因为朱允炆愚蠢的命令,朱棣又逃脱了。

汉景帝刘启不知道这个朱允炆的上一任皇帝,看了会有什么感想。

但汉景帝刘启作为一个吃瓜观众,看着也上火,怎么有人蠢到这种地步的?

汉景帝刘启恨不得手把手教朱允炆怎么操作。

他实在不理解,这么好的开局,怎么能打成这样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