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 > 第272章 波澜又起

次日清晨。

燕一快步走进殿内,向柳尘抱拳施礼后禀报道:“启禀王爷,陌刀军与铁浮屠已然准备就绪,可以随时听候调遣出征!”

听闻此言,柳尘立刻起身前往军营查看。

当他踏入军营时,只见众将士精神抖擞、士气高昂地列阵待发。

兀术、程处默、公孙瓒以及诸葛青等人见柳尘到来,纷纷迎上前去。

柳尘环视众人一圈,沉声道:“诸位皆是久经沙场之辈,此番出征无需本王多言。若遇敌势强大,能胜则战,不能胜便退,切不可盲目逞强,以免令我军伤亡惨重。以眼下形势来看,消灭敌军只是迟早之事,但我们仍需谨慎行事。”

兀术和程处默连连点头应是,表示定会谨遵王爷吩咐,请王爷放心。

接着,柳尘转头看向公孙瓒叮嘱道:“此战胜负关键在于情报,公孙瓒,你肩上担子不轻啊!务必确保将准确无误的消息及时传递给大家,这可是关乎兄弟们生死存亡的大事!”

公孙瓒神色凝重地回应道:“属下遵命!定不负王爷所托!”

随后,柳尘又对诸葛青下令道:“将你的连弩营收拢起来,分别调拨五百人支援铁浮屠和陌刀军,听从他们指挥调度。”

诸葛青领命称是。

柳尘最后将目光落在程处默和兀术身上,问道:“你们二人是否已明确各自进军路线?”

程处默微微一笑回答说:“王爷放心,末将负责率军向东进发,而兀术将军则朝南挺进。”

柳尘微微颔首,表示认可,然后说道:“好,既然如此,你们就即刻启程吧。”

那两人闻言,立即躬身施礼,齐声应道:“遵命,王爷!”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长安城,气氛却异常紧张凝重。

一份来自高句丽的八百里加急文书被呈上朝堂。

唐太宗李世民神情严肃地接过奏折,仔细端详起来。

不一会儿,他脸上露出欣喜之色,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原来,上一封战报提到唐军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成功扫清了侧翼的威胁。

而仅仅相隔数日,竟然又传来捷报,唐军已经攻陷了高句丽的王城!

李世民激动不已,他大手一挥,目光投向站在一旁的大太监,吩咐道:“快,把这份战报念给满朝文武听听。”

大太监不敢怠慢,连忙上前接过信件,高声诵读起来:“启奏陛下,微臣李道宗因战事繁忙,未能及时将消息传回长安,恳请陛下恕罪。

陛下,微臣此前奉晋王殿下之命战胜羌人,后奉命前往梁城,追随晋王一同征讨高句丽。

晋王殿下所制定的战略方针便是一路猛攻,微臣思索片刻后也表示赞同。

于是乎,我军攻势如潮,仅用不到一天时间便攻克了高句丽的舒城。

而后,大军稍作休整,再度出击,抵达一座小城池。

敌军闻风丧胆,尚未交战便纷纷缴械投降……

臣等率众部将驱马入城,晋王殿下告知臣他已想出破敌良策——抄近道率领大军直击王城!

起初,臣对此计略心存疑虑,但晋王殿下接着说道:若按原计划缓慢推进,则大军抵达王城之际亦将精疲力竭、无力再战。

听完这番话后,臣恍然大悟并表示赞同。

于是乎,大军迅速挺进山区,径直朝着王城进军。

经过昼夜兼程,终于赶在次日夜幕降临前抵达目的地。

晋王殿下当机立断下达命令:全军出击!

众将士闻令而动如疾风骤雨般冲向敌军。

由于敌人未曾料到我军会如此神速地兵临城下且毫无防备之心,故遭遇攻击后一击即溃落荒而逃。

我军乘胜追击势如破竹一举攻破王城,并对王宫形成合围之势。

最终成功生擒高句丽广开土大王及其麾下众多文臣武将。

至此,战况暂且汇报完毕,请陛下静候后续战报。”

满朝文武听完后,脸上都露出惊愕之色,他们虽然早已听闻柳尘英勇善战。

但却万万没有料到竟然如此神勇无比!而且不仅勇武过人,还智谋超群——从李道宗的信笺上便可看出,通篇几乎都是柳尘的名字。

就在此时,长孙无忌率先一步走上前去,向皇帝表示祝贺。

其他大臣们见状,方才如梦初醒般纷纷齐声高呼:“微臣恭贺陛下!恭贺我大唐再度剿灭敌国!”

一时间,朝堂之上欢声雷动,喜气洋洋。

李世民龙颜大悦,放声大笑道:“各位爱卿均功不可没啊!”

正当满朝欢庆之时,那位杨姓御史又一次站了出来,高声问道:“陛下,现今晋王殿下再度立下赫赫战功,不知道陛下打算给予何种赏赐呢?”

话音刚落,长孙无忌的面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王回同样心头一紧,他一见此人出场,就心知肚明定无好事发生。

更为棘手的是,这位御史口口声声要替柳尘讨赏,自己等人实在难以开口反驳,毕竟稍有不慎便可能惹得晋王殿下心生不悦,后果不堪设想啊!

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发言之人,眼神中透露出惊讶和疑惑。

只见李世民的脸色微变,他沉声道:“柳尘已然被册封为晋王,赐予一些钱财和土地即可,无需再做其他赏赐了。”

话音刚落,杨御史正欲开口说话,却被一旁的魏征抢了先。

魏征跨步而出,拱手施礼后说道:“陛下,此举恐怕不妥。此次灭国之战,柳尘立下赫赫战功,堪称泼天之功!若仅仅用金钱和土地作为奖赏,恐怕会令其他领军将领心生不满,觉得自己的功劳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如此一来,岂不是寒了他们的心?”

李世民听了这番话,眉头紧紧皱起。

这时,房玄龄迅速站出来,向李世民建议道:“陛下,此事不必操之过急。不妨先让礼部想出一个合适的方案,然后我们再来商议具体的赏赐事宜。”

唐俭听到这里,脸上立刻浮现出愁苦之色,但此刻他也明白无法直接反驳房玄龄的意见,因为很明显,房相是在替皇上找台阶下。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