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 > 第295章 严惩

翌日清晨。

早朝上,群臣们整齐地排列在朝堂之上,气氛庄重而肃穆。

柳尘步伐坚定地走来,他的身影高大挺拔,散发出一种威严和自信。

众人心中不禁一颤,纷纷注视着这位晋王的神情,预感到可能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随着鼓声响起,早朝正式开始。

柳尘毫不犹豫地走出队列,高声说道:“陛下,昨夜长安发生了一起极其恶劣的事件。百姓私自违规建造民房,当官府依法拆除时,遭遇了重重阻力。更为严重的是,后来竟然有人聚众围堵府衙,其中还混杂着一些妄图借此博取声名的秀才。”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朝堂之上,使得众人皆为之震惊。

紧接着,柳尘从怀中掏出一张纸,郑重地递上前去。

“这是那些秀才的名单,请陛下下令,永远不录用这些人,以作惩戒,彰显朝廷律法之严明。”

大太监迅速接过纸张,呈交给李世民。

李世民接过名单后,粗略地扫视了一眼,正准备下达命令。

就在这时,一名御史挺身而出,高声喊道:“陛下,微臣认为此举措不妥。如此行事,恐怕会令天下士子心寒啊!他们或许只是受到蒙骗,被他人利用而已。微臣恳请陛下再给他们一次机会。”

御史的言辞恳切,似乎代表了一部分官员的心声。

朝堂上顿时陷入了一片沉默,众人目光交汇,各自思考着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李世民的眉头也紧紧皱了起来,心中暗自思忖:这样做是否会矫枉过正呢?

柳尘见状,毫不犹豫地出言反驳道:“他们或许是被蒙骗、受人利用,但敢问朝廷需要这些蠢货来做什么?难道是让下官蒙蔽,上官利用吗?”

他的语气充满了不屑和愤怒。

这时,一旁的御史开口说道:“晋王殿下此言恐怕有些不妥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况且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何必如此兴师动众、大做文章呢?”

柳尘听了这话,像看傻子一样看着这位御史大人,眼中满是嘲讽之意。

御史顿感受到了侮辱,连忙扭过头去,不再与柳尘对视。

柳尘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声音冰冷地说道:“这叫小事?长安府衙遭围困,官差被殴打,这还算小事情?那么请问,在你眼中,究竟什么才算是大事情呢?”

御史脸色一变,急忙辩解道:“可这些事情并不是那些秀才所为啊。”

“他们参与其中了吗?”柳尘步步紧逼,目光如炬。

御史思索片刻,无奈地回答道:“参与了……”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显然已经意识到自己理亏。

柳尘还没来得及说话,王回便站了出来,义正言辞地说道:“既然参与其中,就说明他们本身也存在问题。若不是愚蠢至极,便是自认为聪明过人。陛下,微臣也认为这些人绝不可再用,应当立即下旨严惩。”

话音未落,又有一名文官站了出来,反驳道:“微臣认为不应严惩,而应给予他们一个反思悔过的机会。”

李靖紧接着走出来,语气坚定地道:“像这样的蠢货,还给他们机会做什么?难道要留着他们将来祸乱朝堂不成?”

李靖一站出来,事情就又发生了变化。

魏征开口道:“卫国公所言固然有理,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若因一次错误就将其彻底否定,未免有些不妥。不如陛下下旨,十年内不予录用,让他们在此期间好生反省。”

李世民听后,略作思索,目光转向柳尘,问道:“你觉得魏征的提议如何?”

柳尘缓缓摇头,沉声道:“不敢苟同。有些错误可以被原谅,有些则绝对不能。身为读书之人,连这点浅显的道理都弄不明白吗?还是仗着自己有点儿才华,便目中无人,觉得朝廷不敢拿他们怎样?”

众人若有所思地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李世民语气坚定地道:“既是如此,那便即刻下旨,朝廷永远不得录用这些人!”

言罢,李世民转头看向柳尘,郑重其事地吩咐道:“此事交由你全权处理,朕不再过多干涉,但必须确保妥善解决。”

“遵命陛下!”柳尘恭敬回应。

待到宣布散朝之后,柳尘急忙上前一步,直接跟上魏征,柳尘便毫不客气地开口质问魏征:“魏大人,今日之事,你究竟作何感想?”

魏征被这突如其来的质问弄得有些措手不及,无奈地叹了口气,心中暗自叫苦不迭,暗想自己对此事也是一头雾水啊。

柳尘面色凝重地沉声道:“今日之时,身为御史必须要理清其中的三件事。第一,这些普通百姓竟敢如此大胆地进行违建,背后是否有某些官员在暗中纵容他们?第二,长安府衙之前为何没有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呢?第三,在处理此事时,长安府衙是否存在着营私舞弊的行为?魏大人啊,这才是你们当前最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千万不要舍本逐末,只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无关紧要的秀才身上。即使这些秀才日后真的步入仕途为官,也足够让你们疲于应对了。”

魏征微微点头,表示似乎明白了什么。

柳尘接着说道:“如果想要整顿,首先就应该端正自己的思想态度,将关注的焦点从朝堂之上转移到那些官吏们身上。话已至此,我还有其他事务需要处理,告辞。”说完,他转身离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