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帮前妻养子后,走上权力巅峰! > 第五百三十二章 国际大都市

会议室内再次响起讨论声,大家全都赞成常佳的看法,认为徐爽这样做,很可能会引起公愤,从而失去对企业的公信力。

其实这个项目究竟能做到什么程度,谁也没底,只不过是习以为常地按照常理推断,当然是不可行的。

因为大多数企业,都是奔着项目的承建权来的,也就是说,一旦中标,也就意味着获得了项目的主动权,所有想要参与进来的项目施工单位,都要通过中标企业的统一筹划管理才可能具备入场资格。

如果连这点权力都无法为企业保障,谁还会傻呵呵地拿出几百亿垫资?

这个想法,明显不切实际。

看着众人激烈地讨论,徐爽站在那里,一言不发地看着他们,直到讨论的声音渐渐变小,这才开口道:“你们所担心的问题我懂,但我希望在大家完全明白我想法之后再下结论。”

此时已经没有人说话,只有徐爽一个人的声音在会议室回荡。

“这个项目的利润是显而易见的,任何一家企业只要进来,都是完全可以获得丰厚的奖励的,这一点大家同意吗?”

“这是肯定,做企业嘛,无利不起早,这很正常。”

众人纷纷附和。

徐爽继续说:“好,那我们就可以先把企业的积极性放一边,寻找问题的关键。”

徐爽站直了身体道:“在千丝万缕的利益交换中,我们的目的是把项目做好,达到我们的预期,坦白讲,我们政府只能提供技术和政策支持,并不具备独自完成的能力。而又通过以价值转换的方式,促进了企业和我们统一目标,共同开发完成这项任务。”

“而我又在想,我们何不用逆向思维来看待这个项目,先考虑如何统一资源,再考虑项目问题,要想完成资源整合,就必须利用所有可利用的一切资源,如此一来,等集合了所有人的力量之后,请问,还有什么困难能难倒大家的智慧吗?”

常佳点头:“话是这么说,可具体要怎么操作呢?”

徐爽轻笑了一下说:“很简单,告诉来竞标的企业,竞标成功就可以了,剩下就由政府负责,将项目进行拆解,细化为相应的标段,再根据不同种类,投放给不同领域的企业,这样一来,即节省了资源,又为企业树立了信心,最后又能顺利完成项目总目标,源源不断地将更多的可利用资源吸纳到项目中,这种好事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徐爽说完,大家全都沉默下来。

虽然徐爽说的头头是道,可他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权力的运作关系。

如果真这样搞的话,不是不可以,但这样会深刻影响到政府的权力运作,大家都能各得其所了,谁还要为一点承建权来买单,那些送礼跑关系的岂不是在自讨苦吃?

大家全凭实力说话,只管闷头做事就行了,谁还搭理这些政府官员,身为一名合格的政客,最担心的就是权力被弱化,再也没有人请客吃饭,将成捆的钞票送到家里来。

这对于一名官员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从天堂一直打入地狱。

老话说的好,从简入奢易,从奢入简难。

谁也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徐爽这样做,无疑是触碰到了很多人的饭碗,唯一有好处的是那些穷老百姓。

可是那些老百姓又不会对你歌功颂德,他们逆来顺受惯了,你去为他们利益考虑,纯粹是在当冤大头,他们是不懂得感恩的。

升米恩、斗米仇。连这个道理都不懂的话,那徐爽这个市委书记还怎么当下去?

拿着公家的钱,不替自己办事,徐爽的做法简直让很多人都难以理解。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无话可说。

徐爽早就对他们的心思了如指掌,随即吐出一句话,让所有人感到从头发尖一直凉到脚后跟。

“大家如果没什么意见的话,这件事就先这么定,如果谁再敢发表不同的意见,明天我就让纪委上他家里去了解一下实际情况。”

这年头,谁跟钱过不去?

能坐在这里开会的人,哪一个家门不是早已被送礼的人快给挤烂了,上家里谈话?指不定会闹出点什么事呢。

祁宝江深以为然地点头道:“我觉得这个办法很值得研究研究。”

众人一片附和:“听了徐书记刚才的话,简直让我茅塞顿开啊,原来事情还能这么办?真是长见识了。”

常佳笑道:“现在国家正推行新型管理模式创新,我看徐爽同志的办法,倒也很有创意,值得一试。”

“嗯,我看也是。”

徐爽抬头道:“行了,大家也别讨论了,楚院士,你回去后,要尽快拿出可行性方案,我们这边会及时研究出一套办法,来响应政策的推行,实践出真知,我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来完成这个光荣的使命。”

楚文怀点点头:“我看也别等回去了,我带的这几个人,当场就能研究出结果。”

楚文怀对徐爽的办法其实是很赞同的,在座的各位,估计也只有他最廉洁奉公了。

毕竟是搞科研的,整天的精力都花费在了科学研究上,哪有功夫考虑一些个人问题,更不要说什么利益了,为了科学,他可以一天一夜不眠不休地钻研,这是完全的大国工匠精神。

按照徐爽的意见,这对他正是一次挑战和考验,他的心情甚至还有些迫不及待,想要尽快把肚子里的学问好好倒一倒。

“当场研究,那当然最好了。”徐爽一拍桌子,十分赞赏楚老院士的行事风格。

只见楚文怀回头对自己带来的几个学生道:“你们都说说,这个超导磁悬浮要想落地,具体分为哪几个必要环节。”

一名年轻的学者连忙站起身道:“徐书记你好,我叫贺博强,是楚院士的学生,也是兰河大学的物理学教授。这个问题就由我来解答。”

徐爽赞赏的目光点头道:“好,你尽管说。让我们大家也学习学习。”

“嗯。”贺博强点点头,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开口道:“首先,我们要考虑一些实际问题,例如项目总里程,经费预算等,当然,刚才徐书记说了,经费不是问题,那我就想了解到,咱们这个项目,预期的总里程会是多少?”

徐爽对此早就经过了深思熟虑,张口就来:“先按照一千公里预算。”

贺博强接口道:“按照一千公里总里程来看,根据我们所能掌握的技术,将时速提升到一千公里是没问题的,加上在各站的停留时长来计算,从秦州市中心出发,在市周围绕一圈,再抵达各个市中心,按照最远的直线距离,只需要半个小时就可完成。”

常佳不禁惊讶道:“你是说,全省十八个市区绕一圈,也就半个小时?”

贺博强点头道:“可以这么说,不过这还要看具体的站点分布是否合理,如果仅从点对点的运行距离来计算,我们用十八艘胶囊快车抵达各市的时间,只需要五分钟。”

“嘶~五分钟!”

“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上个厕所的时间,坐车的人就能穿越三百公里?”

祁宝江不禁惊惧地说道:“这也太快了,如果没有保护措施的话,会不会引起脑仁从耳朵里飞出来?”

高旭丽掩嘴笑道:“耳朵里肯定飞不出脑仁来,不过估计你坐了会脑溢血。”

众人一阵哄笑。

楚文怀解释道:“理论上是绝对封闭空间,在真空状态下,人是安全的,和坐飞机是一个道理。”

“哦,原来是这样。”众人这才明白。

徐爽皱眉道:“都别打岔,让贺教授继续说。”

贺博强推了推眼镜继续道:“按照刚才徐书记的意思,我们可能需要建造十八艘太空舱,也就是刚才我所说的胶囊快车,每次可运送乘客三十人,由于是超导磁悬浮原理,只需要一次性将电流充进,在超低温导体内,可以永久保存,所以它的运行成本会控制在非常低的范围内,其主要成本都在造价上。”

高旭丽道:“那既然是造价昂贵,我们干嘛不能把太空舱造的再长一些,一次运送人数多了,自然营收比才会提升。”

贺博强点头道:“理论上是可以造无限长,跟普通列车一样。但关键问题是,以这种输送频率的话,我们很难保证座无虚席,也就没有那个必要。”

徐爽微微颔首:“我支持贺教授的看法,建造超导磁悬浮列车,我们不能只把目光停留在利润上,更要站在宏观角度来看待。这个项目,可谓是创造了一项科技神话,对于我们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层面,都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这一点不可忽略。所以我建议,以学者专家的意见为导向,制定一套完善的运营体系,全力打造超一流国际大都市,让全世界的人都看看,我们华国人的智慧,是他们再过五千年也无法超越的。”

“好!”

看到众人振奋为自己的意见鼓掌,徐爽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正在此时,会议室内忽然响起一道声音:“我反对!”

众人循着声音望去,只见朱志刚已经站在了门前,腆着大肚子趾高气昂地望向徐爽。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