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靖难没我造反快 > 第81章 监斩(中午偷闲更一章)

天近午时,乌云低垂,一片阴沉。

厚重的云层笼罩着整个金陵城,然而,城中军民百姓却没有感觉到丝毫的压抑。

昨夜金川门大战,燕军溃败,大大提振了军心。

百姓们无不额手称庆,没想到,今日还有一场热闹看。

在刑场的中心,高高的木台被搭建起来,四周围满了吃瓜群众。

人群中传来低声的窃窃私语,偶尔被激动的呼喊声打断。

刑场上,驸马都尉王宁与黄子澄、陈迪等文臣跪在台上,他们的表情各异,有的愤怒,有的恐惧,有的则是绝望。

王宁面色苍白,双手被绑,跪在刑台前,不住地向围观的人群望去,试图在人群中寻找一丝同情。

今日的监斩官是新晋右都御史杨荣,此时高坐上首,面沉似水。

王宁努力抬起头,看向杨荣,带着哭腔说道:“杨兄,你帮我去跟吴王求个情,我是他的亲姑父,看在怀庆公主的份上,放我一条生路!我愿意接受任何形式的惩罚,只求能留一条命,让我当狗也行,求求你……”

“乱臣贼子,死到临头还不自知?”

杨荣沉着脸,训斥道:“你身为当朝驸马,不思报销国恩,却通敌背叛,罪该万死。今日之刑决,乃是你自食其果,天理循环。”

观众群中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堂堂驸马爷说斩就斩,今天这热闹,值了!

在大明朝,权贵是寻常百姓们高不可攀的存在,不夸张地说,在这些人眼中,老百姓还不如牲口值钱。

洪武朝另一个驸马欧阳伦,仗着国戚身份,大肆走私牟利,就连驸马府的一个家奴辄呼有司科民车至数十辆,殴打巡检税吏已是家常便饭,侵占百姓田亩,逼死人命的事不胜枚举,官府连问都不敢问。

后来被朱元璋得知,大怒之下,将欧阳伦赐死,以儆效尤。

然而到了建文朝,无论是文官武将,还是皇亲国戚,再次凌驾于律法之上,百姓苦不堪言,却也只能逆来顺受,卑微地活着。

其实百姓的诉求很简单,他们只想要一个公道。

他们想看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想看到这些勋贵做错了事,要付出代价。

如今看到杨荣一副黑面判官的形象,围观的百姓们顿时兴奋起来。

王宁面如死灰,他本想着有怀庆公主这层关系,即便自己的事发了,吴王也会网开一面。

没想到,这个侄子看似憨厚,实则杀伐果断,比建文皇帝狠多了!

黄子澄则更加急切,他知道自己的处境极其危险,连忙向杨荣恳求:“杨御史,我等只是一时被燕王蒙蔽,本无此叛逆之心。还请吴王开恩,我等愿意痛改前非,绝不再犯!”

杨荣看了他一眼,冷冷道:“尔等读圣贤书,本应为朝廷效率,犯下过错不知悔改,一错再错,今天之结果,完全是尔等咎由自取。”

“你我同僚一场,我还去你家吃过饭呢,你忘了?”

“休要与本官套近乎,你我只是同朝为官,并未私交,谁请你吃过饭?”

“就是去年底,你还让新纳的小妾陪我喝酒……”

“闭嘴!”

杨荣脸色大变,猛地一拍堂木,大喊道:“来人,准备行刑!”

黄子澄眼见今日活不成,顿时恼羞成怒,大喊道:“杨荣小儿,当初你跪着求我提携,如今翻脸不认人是吧?”

“本官向来堂堂正正,尔等休要胡言乱语!”

“你若堂堂正正,这个朝廷就没小人了!你这个鼠辈,只知道趋炎附势,没有一点儿士人的骨气,恶心,我呸!”

杨荣不甘示弱,立即反击道:“你这叛国之徒,还有什么脸面在此狡辩?你们这些人背弃了朝廷,投靠叛逆,罪无可赦!”

“吴王登监国位之前,是不是你三天两头弹劾?现在吴王得势,你就甘愿当狗,真是令人鄙视,我等虽死无憾,可史笔如刀,你就等着吧,看后世读书人怎么评价你,你的名字定会遗臭万年!”

“黄子澄,你口口声声喊着正义,为何要投靠反贼?吴王下令斩首倒是便宜你了,如果我是主审官,定让你千刀万剐,在百姓面前谢罪。”

杨荣脸上丝毫没有愠色,读书人嘛,最擅长的就是口舌之争。

我是弹劾过吴王,可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我是吴王的狗,你敢咬我的主人,我就咬死你!

大家都是读书人,你读四书五经,我也读四书五经,拼口才谁怕谁啊?

别说区区一个黄子澄,就算在场众人一起上,我杨某人何惧哉!

黄子澄怒极反笑,说道:“杨荣小儿,你以为你是个什么东西?今天你可以斩我的头颅,但你堵不住天下悠悠众口,我等今日之下场,就是你的明天!”

杨荣根本不恼,反驳道:“尔等背离君子之道,认贼作父,如今死到临头,还不知悔改,若先帝泉下有知,也不会放过尔等。午时三刻已到,准备行刑!”

骂也骂得差不多了,再僵持下去没什么意义,那就结束吧!

刽子手缓缓举起长刀,刀身在阴云密布的天空下,透着刺骨的寒意。

围观的百姓们更加兴奋,一个个瞪大眼睛,屏住呼吸,等待人头落地……

王宁率先被推向刑架,他的脸上满是恐惧与不甘,眼看着锋利的刀刃向他俯冲而下,他的声音几乎哑了,仅仅能发出低沉的哭泣声。

刀锋落下的一刹那,他的头颅滚落地面,鲜血如同涌泉般喷出,围观群众忍不住爆发出一阵叫好声。

黄子澄紧随其后,他的眼中亦是充满了绝望和愤怒。

“我黄子澄虽死,但浩气长存,后人将……”

刷!

寒芒闪过,又是一刀落下,黄子澄人头落地之时,嘴巴还在开阖,却已经没了声音。

陈迪和其他文臣也相继被斩首,每一次刀落,刑场上的气氛都为之一凝。

人群中的叫好声此起彼伏,虽然他们不完全了解背后的门道,但对于看到罪人受到应有的惩罚,心中的正义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杨荣站在刑场上,目光扫过台下激动的人群,高声宣布:“诸位乡亲父老,本官乃都察院右都御史杨荣,奉监国吴王令,监斩罪犯。”

“这些人享受国恩,背地里却干着出卖朝廷、背叛祖宗的勾当,今日之刑,昭示我大明法度森严,不容奸邪。凡有不忠不孝、图谋不轨者,皆会受到严惩。”

“自燕王作乱以来,先帝屡受奸佞蛊惑,以致朝堂动荡,大明江山风雨飘摇,幸有监国吴王临危受命,挽大厦之将倾,京城上下固若金汤,若有人敢犯,岂不见昨夜之下场,管教他有来无回!”

“我泱泱华夏历史悠久,自古以来讲究律法严明。吾辈当以此为鉴,恪守国法,共策同心,抵御外敌,方无愧于祖宗打下的基业!”

“好!”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更加热烈的掌声,虽然很多人根本听不懂。

这些场面话跟普通百姓几乎没什么关系,但是经由杨荣之口讲出来,却让人热血沸腾。

在这一刻起,百姓们明白了一个道理。

吴王不会偏袒权贵,管你是驸马还是尚书,照杀不误。

有君如此,何愁天下不平?

-----------------

-----------------

中午犯困,先更一章,晚上继续……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