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靖难没我造反快 > 第90章 奉天靖难

大帐之中,朱棣和姚广孝谈了一天一夜。

姚广孝指着舆图,从天时地利人和各个方面,将战局形势细细分析,双方优缺娓娓道来。

朱棣越听下去,脸色变得越难看。

要知道,姚广孝并未在现场,仅靠着情报,对战局的了解比自己还要透彻。

“老和尚,你是不是有什么法术,能看到千里之外发生的事?”

姚广孝淡淡一笑,说道:“殿下休要拿老衲打趣,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殿下身在局中,注意力全在吴王身上,不知不觉间忽略了全局。”

朱棣顿悟,点头道:“你说的还真是,朱允熥那小子太阴险,本王吃了不小的亏,如今每天都在琢磨如何提防,他娘的,我大哥多么正直的人,他是一点好的没学!”

“殿下稍安勿躁,当下只需从局中跳出来,再回头审视,很快就会发现不同!”

朱棣不耐烦道:“老和尚,你就直接说,究竟如何改变局势?”

姚广孝在舆图上点了点金陵城,说道:“从现在开始,任何阴谋诡计都将失去作用,最好的策略,就是直接发起决战!”

“论天时,现在是夏秋交际,如果拖到冬天,粮食、棉衣、天气全都对我方不利,拿下金陵几乎无望!”

“论地利,我们是进攻方,金陵城墙高,粮食充裕,吴王做的只需要固守,还是我们吃亏。”

“论人和,吴王是孝康皇帝嫡子,建文皇帝驾崩,太子也没了,他就是大明江山的继任者,没有之一!”

“铁铉的兵马已经抵达镇江,与我军隔江相望,南方还有福建、两广等地的兵马陆续赶来,很快就会对我军形成合围之势……”

朱棣细细听完,额头开始渗出汗渍。

这些天和朱允熥那小子拉扯,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竟已经深陷泥潭。

“那就打!”

姚广孝点点头,说道:“殿下当抛开一切顾虑,拿出楚霸王破釜沉舟的勇气,是非成败,在此一举!”

朱棣又问道:“可是,清君侧的口号已经不好使了,现在开战,只能是造反!”

“不!”

姚广孝轻轻摇头,说道:“殿下心中要清楚,我等为正义之师,吴王才是恶人,他弑君篡位,罪不可赎!”

朱棣更加不解,问道:“弑君的是老十九,已经在狱中自尽,如何能将罪名扣在朱允熥那小子头上?”

“殿下放心,这种事交给老衲便是!”

姚广孝抄起笔,稍加思索,在纸上写了起来。

朱棣凑上前一看,顿时喜笑颜开,心中不禁感慨,果然,专业的事需要专业的人来做!

“自古忠良之士,必以国家为重,以社稷为忧。”

“今有贼子朱允熥,虽生于皇家,然其狼子野心,行径奸恶,竟敢蛊惑圣听,祸乱朝纲,罪无可赦!”

“此贼身为孝康皇帝之子,建文皇帝之弟,本应恪守臣道,辅佐君王,共谋国是。然其蛊惑建文皇帝削藩在先,致使宗室离散,朝堂动荡。而后伙同逆贼朱穗弑君篡位,此等行径,天理难容,人神共愤!”

“孤身为太祖皇帝血脉,孝慈高皇后嫡子,本为大明镇守北方屏障,然不忍见国家沉沦,百姓受苦,故挺身而出,号召天下忠义之士,共讨此贼。凡我大明臣民,当知逆贼朱允熥之恶行,共诛此贼,以安社稷,以慰先帝之灵。”

“孤誓将率领天兵,扫清寰宇,诛灭此贼,还天下以太平。特告天下英雄豪杰,当知此檄,齐心协力,共诛此贼,以安天下!”

朱棣忍不住拍手赞道:“妙极妙极,本王起兵清君侧,清的并非齐泰、黄子澄,而是奸贼朱允熥,有此讨贼檄文,大事可成!”

姚广孝放下笔,说道:“殿下莫要太乐观,打金陵可是硬骨头,我等三军用命,而且需速战速决,不能拖,更不能退!”

“打仗的事交给本王,接下来你可以好生歇息了!”

朱棣踌躇满志,出谋划策是姚广孝的特长,打仗的时候,就该自己出马了!

姚广孝苦笑着说道:“殿下莫不是忘了,铁铉的兵马已经抵达江北,您就这么冲上去,不怕被人从背后偷袭?”

“这倒也是,铁铉那个家伙打仗有一手,不如分出一路兵马,防止铁铉渡江……”

“殿下的兵力本就处于劣势,如果此时分兵,金陵城更难打。”

朱棣皱眉道:“老和尚,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别拐来拐去的,跟本王玩你那套阴阳学!”

姚广孝也不恼,缓缓道:“很简单,命人带檄文过江,告之铁铉,我等奉天靖难,尔等需带从中协助。”

朱棣疑惑道:“檄文这种事……他会信吗?”

“他信不信并不重要,只要他有所怀疑,不敢轻举妄动,对于我们来说,争取到足够的时间,这才是目的。”

“好!”

朱棣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欣慰的笑容,幸好老和尚来了,否则,自己的处境就危险了!

“派谁去呢?丘福如何?”

“不妥!”

姚广孝摆了摆手,然后说道:“齐泰等人是不是还在军中?”

“你不说,本王险些将这些人忘了!”

朱棣大喜,让齐泰去宣召,铁铉肯定不敢怠慢。

就算他不信,也不敢轻举妄动。

天明之后,燕军使团从龙潭镇出发,由瓜洲渡江,前往镇江。

此番出使由齐泰领队,成员包括景清、夏原吉等五人,全都是被朝廷放弃,送到燕军营地的文臣。

镇江守将童俊已经投降燕王,铁铉抵达镇江后,并未轻举妄动,而是送出去书信,奉劝童俊从燕王帐下叛出,重新为朝廷效力。

童俊现在是骑虎难下,燕王惹不起,打不过,更不敢反。

眼下局势并不明朗,只能暂且观望,虽然没有明确回复,却按兵不动,任由铁铉的兵马在城外安营扎寨。

双方似乎达成某种协议,谁也不主动发起攻击,暂且相安无事。

铁铉扎营之后,开始准备对燕王作战。

当初诈降引诱燕王进城,城门上的大铁板略快了些,斩断朱棣座下马头。

那是朱棣距离死亡最近的一次,靖难之役险些提前结束。

“禀铁藩宪,燕王帐下齐泰等人求见!”

藩宪是对布政使的尊称,铁铉的官职是兵部左侍郎兼山东布政使,官阶从二品。

由于长期镇守在山东,手下人通常以布政使为主号,兵部左侍郎反而成为挂名。

铁铉顿觉诧异,问道:“齐尚书?为何在燕王帐下?”

“卑职不知,齐尚书等人只说带来讨贼檄文!”

铁铉更加疑惑,燕王起兵之时,就发过讨贼檄文,号称奉天靖难。

怎么又来?

-----------------

-----------------

最近作息极不规律,今天下午睡了四个小时,睡的头昏脑胀。

泡壶茶休息一下,晚上还有……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