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靖难没我造反快 > 第114章 鸠与鹊

燕山脚下,密云卫大营。

自从朱棣起兵之后,抽走密云卫主力,如今只剩下百户郑能带十几名后勤兵留守。

哒哒哒,哒哒哒……

这一日,郑能正在山头溜达,突然听到马蹄声大作,赶忙下山查看。

三百骑由远及近,头前是朱棣和郑亨。

郑能赶忙迎上去:“燕王殿下,爹,你们……”

目视所及,却看到将士们衣衫褴褛,狼狈不堪。

郑亨勒住马,说道:“速去准备饭食,再派几个哨探,每二里地设一道暗哨,有什么情况,随时来报!”

“是!”

郑能不敢怠慢,赶忙迎接朱棣上山,通知伙房做饭。

朱棣一路躲避追兵,专走荒山野岭,吃点野果子充饥,早就饿的两眼发绿,看到热乎的饭食,甩开腮帮子大嚼起来。

郑能小心翼翼地伺候着,寻了个空隙,悄悄来到郑亨身边,问道:“爹,这是怎么了?”

郑亨叹了口气,说道:“还看不出来吗,败了,败的很惨!”

“啊?”

郑能大惊失色,前些时日,听说燕军已经打过长江,怎么突然就败了?

前不久还有三万人马,到了现在,就剩下三百?

“他娘的!”

这时候,朱棣吃饱了,将碗筷一摔,开始破口大骂。

“朱允熥那个小兔崽子,不讲武德,偷袭我一个四十多岁的老藩王,脸都不要了!”

郑亨上前说道:“殿下,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朱棣气呼呼地问道:“北平现在什么情况?”

郑亨看向自己的儿子,郑能赶忙说道:“铁铉率两万人驻扎在城南三十里处,听说他们一直派人劝降,迟迟没有进攻。”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啊!”

没想到,朱棣听完后,更加怒不可遏。

郑能不敢再说什么,只好看向自己老爹。

眼见于此,郑亨说道:“殿下觉得这是吴王的诡计?”

虽然朱允熥早已登基,但是在朱棣面前,还是称呼吴王较为稳妥。

朱棣脸色黢黑,说道:“不围也不攻,明摆着羞辱老子!”

“既然铁铉没有进攻的意思,殿下何不趁机进城?”

“你还看不出来吗,这就是个口袋,等着老子往里钻呢!”

“殿下的意思是……”

“既然要打北平,为何在城外三十里扎营?分明是等着本王上钩,你信不信,本王前脚进了北平,铁铉那老小子后脚就会围城!”

“我等依托北平城,铁铉那两万人,根本打不进来!”

“凭他这两万人当然打不进来,可是,朱允熥会源源不断调集兵马,直至将本王围困至死,这招真的阴险!”

郑亨想了想,似乎是这么个道理。

“可是,我等不回北平,该怎么办?”

朱棣思索片刻,说道:“去大宁!”

“啊,这……”

大宁是宁王朱权的地盘,当初朱棣打不过,转头把宁王的蒙古骑兵给“借”过来,这些蒙古人作战极其勇猛,一路杀穿南军,所向披靡。

本来说好的,兵马借给我,到时候,咱哥俩平分天下。

可是,现在天下没得到,兵马也没了,再去大宁,场面会不会很尴尬……

朱棣说道:“大宁地处塞外,老十七招揽了有很多蒙古降将,这些人可不认得什么朱允熥,只要使用得当,本王就有机会东山再起!”

郑亨听完后,问道:“我等去大宁,北平怎么办?”

朱棣说道:“铁铉不是跟本王玩心计吗,还按兵不动,那就让他等着!”

“可是,万一铁铉等不到殿下,突然开始攻城,世子殿下……”

朱棣转头看了看重伤未愈的朱高煦,正在努力抓着一根鸡腿往嘴里送。

此时此刻,他心中暗暗下了一个决定,如果老大没了,还有老二,再不拼一把,以后都得死!

“等本王到大宁安顿下来,再给北平发消息,让他们也撤!”

郑亨大为担忧,问道:“万一铁铉提前攻城呢?”

“攻就攻,当初李景隆又不是没攻过,本王相信高炽,他能守得住!”

朱棣说完,又看向郑能,说道:“咱们不能全走了,让郑能留下!”

郑亨不明所以,紧张地说道:“这小子留下有什么用,没有兵马,肯定守不住!”

“谁让他守了?”

朱棣没好气地说道:“朝廷肯定要收回密云卫,让这小子留下做个眼线,记得到时候态度要诚恳,哪怕是装,也要装的像样些,若是运气好,还能混个千户当当!”

郑亨这才松了一口气,点头道:“这倒也好!”

事到如今,郑能也不便再说什么,只得答应下来。

吃饱喝足后,休息一晚,朱棣率兵马从喜峰口出关,直奔大宁。

塞外的风更加粗犷,吹的人脸生疼。

朱棣对这样的感觉很享受,自从镇守北平以来,数次领兵出征,打的蒙古人望风而逃,何等威风!

可是,再看看现在,怎一个惨字了得!

经过一路的长途奔袭,终于抵达大宁城下,郑亨问道:“殿下,我们只有三百人,如果宁王别有用心,后果不堪设想,须提早防范才是!”

朱棣心里有数,上次来大宁,就是连哄带骗,把老十七朱权拉进来。

按理说,朱权已经成为自己的同党,不大可能轻易投靠朝廷。

趁着对方还没有决定,当机立断,先下手为强!

“你选二十名身手好的,跟我进城,其他人原地待命!”

“殿下,您还是考虑一下,万一……”

朱棣抬手制止,说道:“兵法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本王只带二十名亲卫,就是让他放松警惕,到时候看本王眼色行事!”

郑亨这才明白过来,然后亲自选了二十名身材高大的亲兵,跟随朱棣进城。

塞外的城池比不上中原,连城墙都没有,甚是简陋。

守卫听说燕王驾临,不敢怠慢,赶忙前去通知宁王。

朱权闻言,陡然一惊,问道:“有多少兵马?”

“燕王身边没有兵马,只带了二十名亲卫!”

朱权这才放下心来,说道:“立刻派人……算了,还是本王亲自去吧!”

宁王府门口,朱棣骑在马上,不时看向周围。

郑亨也是一脸警惕,不敢有丝毫懈怠。

“四哥!”

众人同时探头看去,宁王朱权带着亲卫,匆匆而至。

朱棣立刻翻身下马,迎着朱权走上去。

“老十七,哥哥苦啊!”

“四哥,你怎么……”

朱权大为不解,大宁距离应天实在太远了,朝廷的邸报还没发出,他并不知道前线出了什么事。

朱棣突然热泪盈眶,哽咽道:“朱允熥那个逆贼,阴险狡诈,弑君篡位,还屡次设计害我,唉!”

说到这里,他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继续道:“都怪我没用,不但没保住建文皇帝,还折损了大量兵马,从你这借走的三千蒙古骑兵全军覆没……”

“啊?”

朱权大惊失色,我的骑兵,全没了?

“都怪哥哥我没用,没用啊!”

朱棣放声痛哭,同时暗中观察朱权的反应。

只要对方眼中出现杀意,就别怪哥哥我心狠手辣了!

此时,朱权眼中只有迷茫,当初你发檄文,靖难清君侧,不是要对付齐泰、黄子澄等人吗?

跟咱那侄子朱允熥有什么关系?

-----------------

-----------------

感冒还没好,在床上躺了整整一天……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