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靖难没我造反快 > 第169章 抓的就是你

秦淮河畔,孔府别院。

孔公耕设下晚宴,招待来访的一众官员。

这些人来自朝廷六部,如礼部右侍郎田庆、都察院监察御史张佑赫、翰林院修撰王琦等。

此时此刻,众人齐聚一堂,脸色却很沉重,仿佛有千钧重担压在心头。

田庆首先开口,打破沉寂:“陛下查春闱舞弊,连黄学士都被拿进诏狱,以后我们的日子怕是更难过了。”

张佑赫听罢,猛然一拍桌子,怒气冲冲地说道:“黄学士根本不是舞弊,只是约定门生,这种事早就屡见不鲜,为何突然被扣上舞弊的帽子?我看这件事并非陛下本意,定是有人从中作祟。”

王琦点头表示同意,补充道:“还有取缔各地书院的诏令,更是下的蹊跷,没有书院,怎么培养读书人?虽说要办官学,还要让所有孩童都去读书,但是一下子办这么多官学,不是劳民伤财吗?”

田庆也附和道:“谁说不是呢?而且很多人家需要劳力,一个半大小子都能下地干活了,偏偏要送去读书,纯属浪费劳动力。”

众人七嘴八舌,一片唱衰,似乎大明朝廷已经岌岌可危。

然而,孔公耕一直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

田庆见状,便试探地说道:“事到如今,只有请衍圣公府出面,劝谏陛下,勒令锦衣卫不可肆意扩大案情。”

张佑赫补充道:“还有就是劝说陛下收回成命,书院不能取缔,否则读书人怎么办?”

孔公耕没有急于表态,而是平静地说道:“在下我只是衍圣公府的代理家主,没那么大权力。虽然有心劝谏,但是名不正则言不顺,在下连个身份都没有,实在是有心无力,还望见谅。”

田庆听出这番话的弦外之音,赶忙说道:“前任衍圣公英年早逝,只留下不到两岁的孩童,如何主持大局?以在下来看,衍圣公府还要仰仗先生才是。”

张佑赫随后说道:“要我说啊,先生同为至圣先师之后,这些年来为了读书人东奔西走,这次还亲自来京城,这个爵位应该给先生。”

孔公耕赶忙推托:“在下出身非嫡传,不能担此大任。”

张佑赫劝道:“先生虽非嫡传,但是任重道远。在小公爷成年之前,衍圣公府大小事务全要依靠先生。”

王琦突然说:“听说小公爷体弱多病,万一出现什么意外,衍圣公府更离不开先生。”

话音刚落,王琦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赶忙道歉:“抱歉,在下口无遮拦,还请见谅。”

孔公耕心头一震,这番话中的暗示也太明显了吧!

想想也不奇怪,当年太祖皇帝奉小明王为天下共主,登基之前派人去接,结果还不是莫名其妙落水。

这种事,谁说得清呢!

现在的情况已经很明朗,江南士绅是真的愿意支持自己。

既然如此,自己也该有所行动了。

他缓缓站起身来,神色庄重地说道:“承蒙诸位抬爱,孔某受之有愧,我等身为读书人,当明事理,陛下的旨意被人歪曲,我等自当进宫劝谏,然孔某一介白身,无官无爵,这件事还需要大家同心协力,方能有所成。”

田庆立刻响应:“孔先生振臂一呼,我们必当全力支持。”

张佑赫也点头附和:“有孔先生出面,天下读书人才能团结起来,大明才有希望。”

孔公耕微微一笑,说道:“不妨就从劝谏陛下保留书院开始,今晚便理清思路,准备好充分的理由,明日向陛下陈情。”

田庆点点头,但是紧接着又露出担忧的神色,说道:“在下多数一句,虽说我等据理力争,但是要做好最坏打算。”

张佑赫问道:“田侍郎此言何意?”

田庆说道:“如果陛下不听劝谏呢?陛下为奸臣所惑,良言难劝,到那时候,我等是不是应该所准备?”

众人纷纷低下头,这倒是个问题。

当今陛下和先帝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不听劝!

建文皇帝执政之时,如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名臣辅佐,实行了很多利国利民的举措,然后靖难之后,陛下继位,手底下最信任的臣子换成了杨士奇、杨荣和韩颓之。

杨士奇是跟着陛下从吴王府出来的,跟大家伙本就不是一路。

韩颓之是前朝老臣,本来都退了,硬生生被陛下拉出来,此人老奸巨猾,从不轻易站队,如今又得陛下宠信,更不会冒着风险帮大家伙说话。

提到杨荣就更气人了,此人本是江南士绅中的一员,却反水了!

除了这三人,其他有头有脸的,大部分都晚节不保。

孔公耕看出众人的担忧,便说道:“田侍郎所言不无道理,陛下行事风格诡异,有时候让人捉摸不透,我等自然也不能以常规之心度之,须得有个应对之策。”

田庆问道:“先生可有高见?”

事到如今,孔公耕也不装了,问道:“以前有个叫三头蛟的海寇,诸位应该有所耳闻吧!”

此言一出,全场寂静。

三头蛟这个名号,听起来是倭寇,其实就是走私集团买通的海贼。

本打算借助这些人搞点事情,但是,被人家神机营一窝端了。

孔公耕见众人不说话,便笑笑,说道:“诸位莫要紧张,这件事本就不是什么秘密,要怪就怪三头蛟徒有虚名,如果是真的倭寇,那就不一样了!”

田庆等人脸色变得很复杂,半晌没有说话。

孔公耕便继续说道:“自从陛下开海以来,很多人为了牟取利益,转而经商,如果这时候倭寇来袭,朝廷该怎么办?”

“自然是出兵剿倭……我懂了!”

田庆神色变了变,说道:“将陛下的精力转移到沿海倭寇,推行改革之事只能暂时放弃。”

咣当!

猛然间,外面的大门被人撞开。

冷风扑面而来,夹杂着铁器的冷冽气息。

孔公耕转头去看,只见十几名锦衣卫如狼似虎般冲了进来。

众人吓的脸色发白,没想到,锦衣卫竟然完全不顾衍圣公府的面子,直接冲到这里来抓人。

为首一人,身穿大红飞鱼服,正是锦衣卫指挥使,武安伯孙虎。

孙虎也不废话,直接吩咐:“抓人!”

田庆赶忙站起身来,质问道:“敢问武安伯,我等何罪之有?”

孙虎摆了摆手,然后说道:“放心,今晚不抓你们。”

“那是……抓谁?”

孙虎转向孔公耕,伸手指了指,然后缓缓道:“你的事发了!”

此言一出,众人更是大惊失色。

直接抓衍圣公府的代理家主,真的不怕天下读书人造反吗?

孔公耕心中暗暗思量,自己似乎没什么把柄在锦衣卫手里。

唯一有关联的,就是白鹿书院的周居农。

当初跟他通过书信,如今此人被卷入科举舞弊,可能会受到连累。

可是,这点小事也太牵强了吧?

不过转念一想,如果真的因为这点小事就被下诏狱,定能激起天下学子的愤慨,反而不是什么坏事。

在众人的注视当中,孔公耕神色泰然,缓缓站起身来,说道:“我孔某自问行事光明磊落,从未做过有违大明律法、有违仁义礼智之事,阁下要抓人,总要有个理由吧?”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