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靖难没我造反快 > 第200章 他怎么做到的?

郑亨只是附和着干笑两声,并未多言。

他太了解朱棣的人,不但生性多疑,还很自负,很少会听取别人的意见。

除非这人有经天纬地之才,比如道衍和尚,可是,道衍和尚的下场似乎有点惨……

因此,当他看到朱棣有想法的时候,通常就不再多说什么。

朱棣笑过,这才开口:“既然是要过去帮鞑靼的忙,那就让老大去吧!”

如果放在以前,朱棣或许会想让朱高煦前往鞑靼,但是在朱高炽已经显露统帅之才,再加上刚刚在征讨鞑靼之战立下威望,两者选其一,朱棣自然会选择朱高炽。

鞑靼部的地盘和兵马,还是握在自己人手里最好。

郑亨也忙松了口气,赶紧充当传信的侍卫,将消息带给朱高炽。

朱高炽正因为没有找到传国玉玺这件事情心烦,却也没有丧失自己的判断。

“战事来的突然,先叫本雅失里将最近的战报全部送过来。”

郑亨身为副将,不好直接拒绝朱高炽的命令。

但见前线确实很吃紧,如今朱高炽半分也不着急,心中还是有些担忧。

琢磨了半晌,郑亨还是说道:“瓦剌那边咬得紧,鞑靼部恐怕撑不了太长时间,正盼着有人去救命呢!”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现在可是在鞑靼收买人心的好时候。

朱高炽不紧不慢地摇头:“瓦剌这次行军蹊跷,而且以鞑靼部的最近几年的兵力来看,就算是他们落败在我们手下,也不该对瓦剌没有丝毫抵御之力,这中间必有问题。”

郑亨也是老将了,而今听见朱高炽这一说,也是立马回过神来。

“世子说的没错,本雅失里送过来的这一小份战报里面,也说了瓦剌兵力不比寻常。”

“所以我才需要所有的战报,如果真的像我想的那样,恐怕这次的事情没那么好办。”

很快,就有人将朱高炽与郑亨的对白送到朱棣的面前。

朱棣心下一惊,自己忙于各种失误,也没意识到这一点,反倒是被朱高炽一语点破。

想到这里,他心中隐约不安。

这爷俩都不是省油的灯,比起朱高炽来说,朱棣更加老谋深算。

朱高炽可以想到,朱棣同样也可以。

“好你个偷奸耍滑的狗东西!”

瓦剌突然变得如此强横,定有人外力相助,除了朱允熥还会是谁!

想到这里,他不禁自言自语起来:“我老朱家的人,不应该啊,怎么会去做给瓦剌兵马那么愚蠢的行为?岂不是养虎为患吗?”

当年为了收拾大元,老朱家可也费了不小的力气,这才过去多少年,朱允熥就将明朝的兵马送给瓦剌了?

与此同时,郑亨和朱高炽也在讨论着相同的问题。

“我那位堂兄不会做吃力不讨好的事。”

朱高炽听完郑亨的猜想,摇头说道:“前线战报里也没有写过瓦剌使用火器,若我是朱允熥,且真的下定决心要派遣人马到瓦剌,一定会选择速战速决。”

就如同朱允熥当初对付他们一般,手段是否太过狠辣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以最快最狠的方法震慑住对方。

所以,哪怕朱允熥真的在暗地里面撺掇了瓦剌动手,却也没有亲自上阵。

郑亨对此倒是别有看法。

他言道:“若真是小皇帝想要派兵到瓦剌,势必绕不过我们的眼线,说不定就是出于这点,才并没有大派兵马过来,我们也可以借此机会,反过头来教训教训小皇帝。”

朱高炽远没有郑亨来得乐观。

从朱允熥种种行事上来看,他都绝不会是这等鲁莽之人。

果然,没过多久,先前的战报便接二连三地出现在朱高炽的案前,尽可能地详细到瓦剌大军的每一次动向之上。

尽管瓦剌那边封锁得紧,但从字里行间,还是不难看出,这次瓦剌的行军调动和以往的最大不同,便是在装备和储粮上。

瓦剌之前弱于鞑靼,更多的是因为他们所处的位置,远不及鞑靼来得丰茂,周边也皆是敌人。

所以在兵马上,常常出现贫瘠无饷的情况。

被鞑靼部压制难以成长,也是在常理之间。

可是这一次,瓦剌的军备存储,不说比之以往,便是鞑靼也远不及瓦剌眼下存粮。

若中间要是没有大明朝廷的介入,谁会相信啊?

但朱允熥是怎么做到在这么多势力的眼皮子底下,精准地将粮食送到瓦剌的?

肃州城外,河阳镇。

“既然伟大的大明皇帝都下令互市了,我们瓦剌怎么会不遵从他的号召,这笔生意,我们自然是要做的。”

哈剌敦恭敬地朝着大明的方向弯腰,单手扶在胸前,行礼的姿态格外诚恳。

随后他才状若苦恼地说道:“只是,张大商人对粮食的开价实在是太高了,我们这边也只能拿出九百头绵羊,如果诸位愿意再多给些铠甲铁衣,这一千头白羊,我也可以回去商议一番,如何?”

对面的张阳坐在桌前,叩了叩桌面。

“不好意思,说了是一千头,便是一千头,如果瓦剌拿不出来,那这次交易就此作罢,想来如今大明与瓦剌互市,这位哈剌敦大人应该也可以找到别的商人来谈生意。”

哈剌敦还想说什么,对面的张阳却只是单调重复:“我的东家在来时已经说过,必须一千头,要是拿不出来,这生意不做也行。”

眼下正是瓦剌与鞑靼大战之际,粮食的生意稳赚不赔,瓦剌是买也得买,不买也得买。

尽管是互市,可大明朝这些商人们占的便宜还是不会少。

哈剌敦不得不出言答应。

等到临近出门的时候,才露出得意的笑容。

在来谈生意的时候,他定的便是一千头羊,虽然没有将价格谈下去,却也是在他的估算预料之中,不算亏。

想到这里,哈剌敦才松了口气。

原本他以为自己会被马哈木送到什么可怖的地方去,根本没机会保住小命,却没有想到不知何时起,这大明就已经和瓦剌商市互通,这需要舌头和脑子的地方,他还勉强应付得过来。

要是干得好,说不定有朝一日,还能成为马哈木的亲信。

比起之前,不知道好到哪里去。

毕竟如今的瓦剌再也不会欠缺粮食,大不了就多出些牛羊马亦或者是皮草一类。

用这些对他们来说还算常见的东西,就可以换来大明的粮食和淘汰下来的铠甲,已经称得上不错了。

也难怪瓦剌会选择对鞑靼出兵。

这中间有没有明朝皇帝的手脚,哈剌敦不得而知。

但这很明显,是马哈木向明朝皇帝示好的一种方式。

至于鞑靼部选择了燕王,只能怪他们自己走错了棋,怨不得别人。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