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穿越时空 > 第294章 画符杀敌之术

从船上搬运粮食下来,沈廷扬也只需要把事情交代给手下,让他的手下全力配合太平军这边,那就没他什么事了。

于是,他便问陪同他的王承恩道:“王公公,陛下这支军队怎么样,能挡住建虏么?”

如今最为精锐的军队,肯定是建虏了。按照崇祯皇帝的说法,明年要从山东杀出,那绝对是威胁京师,肯定会让建虏非常重视,派出精锐之军前来灭太平军的。

因此,他就很关心太平军的战力。

王承恩听到他问,倒没有犹豫,当即回答他道:“杂家陪同皇爷出了京师之后,遇到了一队顺军,被他们抓了壮丁要回京师。在天师的帮助之下,皇爷自曝身份,收复了这队顺军……”

沈廷扬又一次听到了天师,这让他非常好奇,不过听到王承恩在给他讲述,便没有打断,继续听着。

“当时整合了顺军和壮丁,一共也就一百五十来人,根据太祖皇帝老人家的指点便前往山东……”

沈廷扬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便打断王承恩的话道:“太祖皇帝的指点?”

王承恩听到他的话,看到他的表情,当即笑着说道:“没错,太祖皇帝。以后你会慢慢知道的.杂家先给大人讲讲这个经过,真的是不容易……”

不说崇祯皇帝了,就算是对王承恩,那是真的是不容易.什么时候,他想过有朝一日他都能走得脚上起泡!

也正是一路过来的不容易,如今有个听众,他就很想说一说,这和炫耀无关。

就见王承恩带着沈廷扬离开了码头,一边走,一边继续说道:“……结果走到半路,哪怕是吃野菜来节约粮食,也眼见着要没粮了,结果这时候又遇到了山贼……”

本来沈廷扬还在惦记天师啊,太祖皇帝什么的,结果听到他后面说的这些话,顿时就被吸引了注意力,哪怕崇祯皇帝确实没事,他也是忍不住惊讶说道:“这可如何是好?”

他虽然没有带兵打仗过,但是至少他也知道一个常识,一支马上要断炊的军队,绝对是没什么战斗力的。因此,他就想不出,这种情况下,崇祯皇帝这支队伍是怎么挺过来的。

此时,王承恩见沈廷扬担心地说话,顿时,就更来劲了,马上接着说道:“……自然是天师出手相助,赐下两样神器,在山贼毫无知觉的情况下,把山贼的虚实看了个清清楚楚。然后就简单了,针对山贼的虚实入手,我们就攻占了山寨,有了落脚之地。连同妇孺在内,大概有了八百人左右。当然了,妇孺占了一半人数。”

沈廷扬听的大奇,连忙追问道:“不知是什么神器,竟然如此厉害?”

王承恩听了,得意地说道:“一种是陛下会赐给大人的短波对讲机,用于千里传音的。还有一种,说了大人也不知道,你就当是有一只听话的鸟好了。等回头,你自然会看到。”

沈廷扬听到这话,确实没法想象是什么样的鸟能把看到的事情说给人听,因此,他不管这个鸟,就只是对千里传音的宝物感兴趣。特别是他知道,皇帝会赐给他这样一个宝物,就更是期待了!

同时,他也有一个问题,便问道:“陛下就只是带着四百来人就拿下了登州府?”

对他来说,妇孺自然是不包括在内的。

王承恩听到这话,马上就回答道:“当然不是,且听杂家慢慢道来……”

沈廷扬的问话,挠到了他的痒处,就更是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

“……天师赐下了高产作物在山寨种植,但是大顺军的军备太差,人数又少,要想凭借这点人数到山东来,实在是有些难。正在这时候,一千建虏护送粮草辎重经过山下,陛下便决断,抢了这些粮草辎重……”

听到这话,沈廷扬差点点评一句没脑子,亏了他想起来,这是陛下的决定,因此才没说出口。

正常来说,山寨就那么一点人,而且王公公还说了军备太差,怎么打一千建虏?真的是脑子有问题才会打这样的主意。

他心中想着,一时没注意,稍微走神了一会,就少听了两句,听到了王承恩下面的话:“……建虏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就来了上万军队,光是骑军就有一千。结果,你猜怎么着?”

说实话,王承恩这辈子没多少值得他非常自豪的事情,但是,有一件事情,绝对是他非常自豪的,那就是他单枪匹马干掉了一万建虏。因为,那大型无人机就是他操作的!

此时,有沈廷扬这么好一个听众,他怎么可能不好好说说,来一个抑扬顿挫呢!

沈廷扬听到他的话,还真别说,一下就紧张了,那可是上万建虏,便不由得立刻追问道:“怎么着?”

听到这个追问,王承恩便装出风轻云淡的样子回答道:“杂家一人便把这支建虏军队给败了,缴获物资无数,也俘虏了很多,最终太平军便有了上千人还多!”

一听这话,沈廷扬立刻上下打量下王承恩,满脸不信。

不要说王承恩了,就算是常山赵子龙,能七进七出曹操大军,那也不可能单枪匹马打败一万军队!

王承恩看到沈廷扬似乎要质疑了的时候,才缓缓补上一句道:“当然,是有天师赐下宝物,才让杂家轻松击败了上万建虏!”

听到这话,沈廷扬还是一脸难以置信,这一次,是对什么宝物难以置信。

王承恩装完,感觉很爽,然后才给沈廷扬具体讲述他的得意之战。

在他讲述的这个过程中,沈廷扬的表情依旧是非常精彩,让他看得心中很爽。

讲完之后,王承恩已经带着沈廷扬来到了兵营这边,就对沈廷扬说道:“太平军将士本来就一千出头,拿下登州府之后,兵力已有一万多。接下来,便是对他们的训练,陛下那边,已有全盘计划。”

这军营,别人不能进,但是王承恩是绝对没问题的。

他们走进了军营之后,沈廷扬还沉浸在王承恩的讲述中没回过神来。

不过当他看到军营里的情况之后,便又震惊了,问道:“王公公,他们这又是在做什么,画符杀敌之术?”

王承恩一听,不由得大笑起来。

此时刚好是太平军将士休息时候,因此,按照计划,便是让太平军将士识字的时候而已。

没有那么多纸笔,就只能是让太平军将士用树枝在地上写他们自己的名字来练习写字。

不得不说,在山寨推行的识字方式,还是非常有效的。就从他们认自己的名字开始,然后是常用字这种,学起来就很快。

王承恩下完之后,便对沈廷扬介绍道:“他们是在学识字。陛下有规定,太平军将士都要学会识字。”

沈廷扬一听这话,登时目瞪口呆,他还从来没听说过一支军队竟然要全都识字!

在他看来,这绝对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毕竟在明末这个时候,连很多总兵都是大字不识一个。这么一对比,这实在是反差太大了!

此时,王承恩看到沈廷扬的表情,便笑呵呵地问沈廷扬道:“沈大人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对所有太平军将士都要识字这个事情,没法理解?”

听到这话,沈廷扬下意识地点点头,可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王承恩很能明白,此时的沈廷扬心中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因此,他就对沈廷扬说道:“皇爷当初要这么做,咱家一开始也是不理解的,但是到了后来,识字的人越来越多。能做事的人就越来越多。”

“别的不说,你看我们太平军一千多人来到登州府,要一下控制这么多州县卫所,要不是将士们都能识字写字,那就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用原来的那些官吏了!”

“可要是用原来的那些官吏,那皇爷就没法很好地控制地方。他们要是阳奉阴违,或者在背后搞一些小动作,皇爷就都不知道了。”

“总而言之,识字的人多了,就肯定能有不少能够独当一面的,皇爷就能有人才可用!沈大人以为呢?”

沈廷扬听了,正想说话时,却听到王承恩还有话说道:“皇爷还承诺过,太平军将士以后退出军队时,便会安排到地方衙门做事,领取俸禄。如此一来,他们能识字就能容易安排了。”

听到这话,沈廷扬张了张嘴,最终没有说出口。

对他来说,让军队所有人都识字,实在是想都想不到的事情!

但是,按照王承恩给他介绍的这些理由来说,好像也在情理之中,算是合情合理。

可是,虽然是在情理之中,他却总觉得让一支军队的所有人都识字,还是有点超出他的想象!

毕竟这种事情,历朝历代,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似乎都没有过!

最终,沈廷扬沉默了好长一会儿之后,才有点疑惑的问道:“王公公,这让全军将士都识字,怕是有不少人都学不会的吧,如之奈何?”

这一点,他其实是有发言权的,因为他知道,有些人怎么都学不会识字。对他们来说,识字太难了!

王承恩听到他的问话,便笑着回答他道:“确实有些人的脑子比较笨,但是用天师传下的识字方法,确实是非常有用的。聪明和笨的将士们相比,唯一的区别是有的人识字多,有的人识字少,但是不管怎么样,终归是能认识一些字的。”

怎么又是天师?

沈廷扬实在太好奇了,便连忙问王承恩道:“天师传下的识字方法,这是什么方法?要是真的简单易学的话,以后让全天下百姓都能识字,那岂不是也是可能了?”

孔子曾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不应受社会地位、财富等因素的限制,应普及于所有人。

当然了,也有很多读书人认为识字是他们的权力,因此,故意提高学识字的门槛,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形成鄙视链,鄙视那些用句读的,让文章更难理解等等。

而历史记载,沈廷扬家境富有,为人慷慨有志气,崇尚侠义。像他这样的人,自然不可能是那种自私自利的读书人,算是属于推崇“有教无类”的那些。

因此,当他意识到让全天下百姓都能识字的时候,他就又有点惊呆了。要知道,这样的事情,就连孔圣也只是说说而已,根本就没法实现,难不成这会在大明朝实现?

这么想着,他都有点激动起来。

于是,沈廷扬就立刻向王承恩请教,想看看天师传下的识字方法是什么样的。

王承恩自然不会隐瞒,就给他说了拼音法,简体字,以及最常用的字和识字的激励方法等等。

沈廷扬搞明白之后,突然有了一种强烈的意愿,便问王承恩道:“王公公跟随陛下这么久,可有见过天师?”

他是发现,这个天师真的是太厉害了!因此,他非常想见一见这个天师到底是什么样一个人?

王承恩听到他这话,便摇摇头说道:“只有皇爷才能见到天师,和天师说话。不过……”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拉了个长音,然后脸上露出神秘之色,凑近沈廷扬,然后低声说道:“皇爷有和咱家说,以后时机到了,会把咱家传送到天师那边去见识一下。等到那时候,咱家也能看到天师了。”

听到这话,沈廷扬不由的大为惊喜,因为按照王承恩所说,那要是他也能像王承恩一样为皇帝鞠躬尽瘁,说不定将来有一天,他也能得到王承恩的待遇!

而他的内心深处,本来就已经是有为皇帝鞠躬尽瘁的心思。因此,对他来说,说不定以后真的也能有见到那天师的机会。

就这么的,王承恩带着沈廷扬参观。不知不觉间,天色就已经到了傍晚。于是,他们回转码头,发现粮食也已经搬完,至于白银,自然也送到了皇帝那边。

用晚膳的时候,崇祯皇帝邀请了沈廷扬一起用餐,还能一边说话。

这个时候,沈廷扬发现,虽然他和皇帝吃的是一样的东西,但是说真的,就这么简陋的饭菜,沈廷扬自己都咽不下去,可是皇帝却吃得有滋有味。

这一幕,看得他非常震惊。

这可是大明皇帝,九五至尊,吃这么简陋的食物,却能吃得津津有味,能忍他人之不能,绝对是做大事的人!

这一刻,他相信崇祯皇帝能重新夺取天下的把握,就又多了一分。

崇祯皇帝这边,吃完之后,又和沈廷扬秉烛夜谈,说的最多的一个事情,除了让沈廷扬帮他筹集粮草物资之外,就是给他输送人才。

就听他对沈廷扬说道:“朕这里一切都是草创,所以所有人才都是奇缺。读书人可以缓一缓,但是那些匠人,特别是那些能工巧匠,或者说是动手能力强的,有多少都要!”

沈廷扬听到这话,就有点奇怪了:按理来说,不是读书人才是人才吗?怎么皇帝反而更重视那些匠人?

于是,他便向崇祯皇帝问出了这个问题。

崇祯皇帝一听,便笑着对他说道:“朕不是说读书人不是人才,而是对朕来说,现在急需的其实是匠人。”

看到沈廷扬有点疑惑的样子,他就继续解释道:“天师赐下的不少东西,都是需要匠人去做的。至于读书人的记记写写之类,朕有在军中推广新学,多少也能将就着选一些聪明之士凑合一下。”

一听这话,沈廷扬就想起来了:白天时候,王承恩给他介绍的那些,就是皇帝口中所说的新学。

此时,他又从皇帝的口中得知,那天师还赐下了不少东西,是需要匠人去做的。联想起之前所知有关天师的事情,他就对天师越发的好奇了。

第二天一早,当朱海军联系崇祯皇帝的时候,他一打开视频,崇祯皇帝就惊喜地先跟他打招呼道:“天师来了啊,我等好久了。”

朱海军一听,以为是有什么急事,便连忙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就连忙解释道:“是沈卿急着要回江南帮我筹集物资,输送人才。因此,就想着给沈卿配一部短波对讲机,另外,天师所说用于购买物资的好东西,也可以一并交给沈卿带回去充当本钱。”

海军一听是这事,便笑着对他说道:“没问题,你等一下。”

在他们交谈的这个过程中,在场的沈廷扬一直睁大了眼睛看。但是,还是和昨天一样,他压根就看不到有天师的任何蛛丝马迹。

他正在疑惑时,忽然间就见白光一闪,然后崇祯皇帝的面前就多了几样东西。

这个过程非常的神奇,这些东西是凭空出现的,任何人第一次见了,绝对会大吃一惊。

包括沈廷扬在内,也不例外。

这次传送的东西中,对于对讲机和手摇发电机,崇祯皇帝自然是认识的,也不稀罕了。

他的眼睛就盯着另外一袋东西,这就是朱海军所说,能当本钱的值钱东西,这是啥?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