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穿越时空 > 第296章 活该

沈廷扬听到崇祯皇帝的问话,便立刻点头,严肃的回答道:“就是他!”

说完之后,他已经看出崇祯皇帝对这个郑总兵了解非常少,便主动详细介绍道:“此人乃是是福建南安人,姓郑,名芝龙,小名一官。白手起家,在成为最有实力的海盗之一后,便接受了朝廷的招安,然后再利用朝廷的力量把剩下的海盗也都灭了,甚至还打败了西夷,从而完全控制了大明东南沿海。”

沈廷扬说到这里,感觉崇祯皇帝还是不理解郑芝龙有多强大,便换了个说法继续说道:“他手下拥有的大小船只至少三千艘以上,养着的手下至少有二十多万人……”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听的目瞪口呆,感觉非常不可思议!

就只是一个福建海防总兵而已,竟然能有三千多艘大小船只,二十多万人,这怎么可能呢?

他以前的时候要是知道有这样的总兵,那估计都睡不着觉了!

回过神来,崇祯皇帝感觉就不对,面对沈廷扬说道:“沈卿是不是搞错了,这郑芝龙如果有这么强大的实力,为何不见福建巡抚上奏?”

朱海军听到他这个问话,立刻感觉到,他还是有点幼稚。福建巡抚不上奏的原因,稍微想想就能知道。

不过朱海军转念一想,崇祯皇帝可不就是被他那些手下的文武官员,还有那些宦官欺瞒,所以才分不清忠奸是非。

他在想着,沈廷扬那边已经在回答崇祯皇帝道:“郑总兵的船队,并不会全部停靠在福建一地而已。另外,他的船队还是从倭国到大员,再到南洋,都有分布,或收令旗钱,或做买卖。”

“并且此人极会做人,不但能言会道,而且善于审时度势。对于福建百姓,能施以恩惠;对于福建官员,能保他们政绩。行事低调,本身只为赚钱,上一刻和西夷斗的你死我活,但是下一刻他又能为钱和西夷握手言和……”

崇祯皇帝听着沈廷扬的介绍,脸色铁青,感觉这个人物真的是枭雄!

心中暗暗记下之后,等到沈廷扬介绍完了郑芝龙,他便对沈廷扬说道:“就是说,以朕的名义,让这个郑芝龙为朕做事,怕是不可能?”

他能听得出来,这个郑芝龙根本就没有一点忠君报国之心。

沈廷扬听到这话,稍微犹豫了一会,最终还是如实回答道:“此人只讲利益!”

崇祯皇帝虽然已经料到了这个答案,但是此时听到沈廷扬的话之后,还是有些失望。

因为对现在的他来说,他是太需要实力了!

这个时候,如果郑芝龙能像沈廷扬这样为他所用的话,他根本就不需要再蛰伏,可以领着这些兵马,不说建虏,至少是可以横扫江南的。

不过崇祯皇帝没把心中的失望之意表现出来,只是吩咐沈廷扬,那就去和郑芝龙做买卖好了。

把东西都给了沈廷扬之后,他又对朱海军说道:“天师,朕先去送送沈卿,大约半个时辰之后,我们再联系如何?”

朱海军听到他这话,就知道他肯定是想问自己有关郑芝龙的事情,因此便点点头,就先关掉了和崇祯位面的时空通讯。

随后,基于待会崇祯皇帝肯定是要问郑芝龙的事情,因此朱海军就先去预习了一下,找了郑芝龙的资料看。

大概一个小时之后,朱海军便按照约定又一次打开了时空通讯软件,联系崇祯位面。

视频一打开,他就看到崇祯皇帝迫不及待的和他打招呼了。

于是,朱海军便笑着问道:“怎么,已经送走了?”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回答道:“沈卿已经率船队继续南下了。”

说到这里,他马上又带着期待之色问朱海军道:“天师以为,朕这个大明皇帝,那郑芝龙会认吗?”

朱海军一听他这个话,就知道他其实还带着侥幸心理,想要凭空一下增加他的实力。

于是,朱海军就回答道:“你如果要暴露身份给郑芝龙的话,他大概率会领大军前来登州府,把你接到福建去当皇帝。”

他说到这里,看到崇祯皇帝脸色一喜,便立刻接着说道:“不过这个皇帝会是傀儡皇帝,对他来说,就只是四个字来形容而已,奇货可居。”

崇祯皇帝一听这话,那脸色登时就难看了。

对他来说,傀儡皇帝绝对是没法接受的。

稍微缓和了一下心情之后,崇祯皇帝便换了个角度问朱海军道:“郑芝龙此人,白手起家,创下如此大的一份基业。我怎么看着,他所作所为很是符合太祖皇帝他老人家当年做事方式?”

朱海军听到这话,便带着一点好奇确认道:“你是说他是在做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非常严肃的点头说道:“难道天师以为不是吗?”

朱海军听了哈哈一笑,然后对崇祯皇帝说道:“你把他和洪武皇帝相比,真的是太高看他了。”

他在笑完之后,感觉自己是根据历史来了解郑芝龙这个人,而不是像崇祯皇帝一样,身处历史当中。

因此,他就没有再笑,而是认真的对崇祯皇帝说道:“郑芝龙这个人早就没了什么野心,就想着保住他现在的基业而已。当然,他是海盗,同时也是商人,如果让他看到有一本万利的买卖,他肯定也是会做的。”

“就比如说,把你抓在手里,到时候不管结果如何,都可以用你来给讨价还价。这样的事情他肯定会做,就如同原本历史上,弘光朝在明年被灭之后,他就把唐王引到了福建,握在手中当筹码。”

“当建虏南下之时,他用唐王做交易,换了建虏答应的三省之王。当然了,最终的结果,他并没有如愿,因为建虏在他投降之后毁约了。”

崇祯皇帝听到这个介绍,不由得恶狠狠的说道:“活该!”

说完之后,他才想起自己的身份,在朱海军面前好像有点失态了,便又有点尴尬。

于是,他急忙说话,转移话题道:“按照天师这么说来,那我就不用指望郑芝龙这边了!”

朱海军听到这话,假装没看到他的尴尬,便笑了一下回答道:“那倒也不是。”

崇祯皇帝一听好像又有希望,顿时有点意外,便连忙追问道:“此话怎讲?”

“郑芝龙的大儿子叫郑成功,在后世是非常有名的。当然了,在你这个时候,他还不叫郑成功。有关他的介绍,我把资料给你看一下。”

朱海军说完之后,便把手机转向电脑,让崇祯皇帝能看到他的电脑画面。

然后,他快速调出郑成功的资料,展现给崇祯皇帝看。

过了好一会儿之后,崇祯皇帝便看完了郑成功的资料。

说真的,他对郑成功不是很满意。因为他发现,郑成功的才能一般,拥有大军,却屡失机会。本来的话,是有好几次机会至少可以夺回长江以南地区的。

但是,不管怎么样,郑成功确实是郑家唯一一个坚持抵抗建虏,并且一直是用大明年号的,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不过不管再怎么样,他也没有资格说郑成功,因为大明江山就是在他自己手中丢失的。

因此,崇祯皇帝在看完这些资料之后,就没有表达什么不满,只是问朱海军道:“此子确实不错,那我接下来该怎么做?”

朱海军其实早有帮他考虑过,因此,听到他的问话,就马上回答他道:“当然是拉拢郑成功,让他为你效力了!此时的他应该还在南京国子监读书,这个时候正是好机会,你可以让沈廷扬去联系他,把他送到登州府来。”

崇祯皇帝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便又兴奋起来。二话不说,马上拿过对讲机,调了给沈廷扬分配的频道,然后便立刻呼叫道:“沈卿,能听到么,完毕。”

沈廷扬已经在回去的船上,离开登州府城了。不过他正稀罕崇祯皇帝送给他的那些东西,对讲机也放在他身边。

此时,一听对讲机里面传出崇祯皇帝的声音,他顿时惊喜。

虽然之前的时候,崇祯皇帝已经跟他说过,这是能千里传音的,但是他毕竟没有试过,此时才得到证实,确实是可以千里传音的,便连忙按照崇祯皇帝教他的,按下了按钮回答道:“陛下,能听到,完毕。”

“郑芝龙的大儿子郑森目前在南京国子监读书,你务必让他来一趟登州府。总之朕只要一个结果,就是让他来登州府一趟。能明白吗?完毕。”

沈廷扬听的有点意外,因为之前的时候,他知道崇祯皇帝对郑芝龙其实是一无所知的。

结果转个头,崇祯皇帝竟然还知道了郑芝龙的儿子在南京国子监读书。这一点,连他都是不知道的。不用说,这肯定是天师算出来的吧?

于是,沈廷扬连忙答应一声。

因为他知道,崇祯皇帝要这么做,肯定是想从郑芝龙这个儿子身上下手去拉拢郑芝龙,对此,他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崇祯皇帝这边,在安排了这事之后,便又和朱海军说话,就听他有点感慨的说道:“没想到贼军之中,那个李定国竟然坚定拥护大明宗室抵抗建虏!”

他刚才看郑成功的资料时,就看到了有关李定国的一些信息,因此就有这个感慨。

朱海军听到他的话,便笑了一下说道:“所以说,对于农民军那边,你也不要太过纠结了,能用就要用。”

“你要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们其实后来都是坚定抗清了。反而是你明朝的文武官员,动不动就投降。别的不说,就说吴三桂,最后是他抓住了明朝名义上最后一个皇帝,并且为避免夜长梦多,在昆明亲手勒死了他。”

崇祯皇帝听到这些话,确实很是感慨,当即回答朱海军道:“天师放心,为了大明江山,我知道该怎么做的。”

结束这次对话后,他就按照朱海军给他计划好的,开始忙碌了起来。

有沈廷扬主动送上门来的钱粮,至少是对登州府这边的钱粮有了一个很大的补充,让崇祯皇帝对于钱粮的担心就少了不少。

另外,不管是重新丈量土地,还是人口的登记,都需要时间,这是他治理登州府的基础。

特别是人口的登记,因为登州府这边不是平原,有不少山地。很多人为了逃税,为了躲避乱世,都躲到了山里去。

然后,登州府这边的匠人,也要统计出来,安排活计。为此,崇祯皇帝开出的条件,是管吃住,田租减半等和参加太平军一样的条件,不过就少了一个退伍后安排衙门做事领俸禄这条。

有关这些事情,都是左懋第在忙碌。而崇祯皇帝这边,则按照朱海军给他说的,开始挑选钢铁厂、军器局等地址,他必须尽快把这两个事情做起来才行。

还有其他一些杂事,都安排给了坤兴公主。在没人的情况下,他才不管男人女人,是否有残疾,能用的都用了。

这一天,按照事先约定,朱海军同时打开了洪武位面和崇祯位面,连线朱标和崇祯皇帝。

“标哥,那要麻烦你走一趟了。”

朱标听到朱海军的话,便笑着说道:“这是哪里话?这是我们朱家的事情,能帮忙的,为兄肯定是要帮的。”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也是连忙感激一番。因为今天要做的事情,就是去参观洪武位面的钢铁厂,军器局,必须要朱标带领才行。

毕竟在洪武位面这边,已经有一套成熟的流程。崇祯皇帝参观之后,只要按照洪武位面这边一样去打造就可以了,不会存在什么洪武位面的技术,在崇祯位面没法实现的问题。关键的机器和工具,崇祯位面实在没有的,可以由朱海军这边提供。

这个事情说起来简单,但是真的要花不少时间。因为朱标必须从每个流程、细节都要给崇祯皇帝讲,或者由他手下的匠人来讲解该怎么做?

暂时来说,崇祯皇帝这边还没法打造蒸汽机。因为他没有那么多的人力物力,所以就只能先用水力来代替。

除此之外,洪武位面那边的事情,就都能在崇祯位面这边实现。

在参观完了这些事情之后,崇祯皇帝就投入到了建设登州府当中。

比如公布之前朱海军传给他的那些野菜照片和说明,让登州府的百姓能多少补充点吃的。

还有已经完成人口和田地丈量的,就不等其他地方,开始分配土地,并且也拿出了一部分高产作物种子,优先发给那些军属。

这么做的一个好处,是能起到一个示范作用,其他地方看到了便会加快进度,毕竟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他们也急着想要拥有自己的土地。

另外还有规定,鼓励百姓开荒,新开荒出来的田地,在下一个分配土地周期之前,不收田租,一切所得归百姓自己所有;等到下一个分配土地之后,就要纳入田地总数进行分配。

暂时来说,崇祯皇帝安排在各地的太平军将士,就只做这两件事情。

至于其他的琐碎事情,太平军将士没有能力应付的,就通过对讲机汇报到崇祯皇帝这边,然后由左懋第最终出面去解决。

也因此,左懋第是崇祯皇帝之外,忙得像狗一样的第二个人。要不是有左懋第在的话,崇祯皇帝非得三头六臂不行。

匠人这边,也是发现一批用一批,对于钢铁厂和军器局的打造,是在争分夺秒地进行。

另外,崇祯皇帝也在整个登州府地界张贴太平军的军纪,接受百姓的监督。王承恩的一个主要的任务,就是巡查各州县,严格军纪。

坤兴公主这边的一个任务,就是根据统计出来的人口数据,派他手下的妇女去各地开针对妇女儿童的识字班。军属和匠人家属免费,其他人则收取少量的费用。

一开始的时候,也是想过对其他人免费的。但是为了体现军属和匠人家属这些为太平军做事的优待,就区别对待了。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太平军这边,能教识字,口齿伶俐的妇女也不多。

冬季来临,山东这边也还是非常寒冷的,但是崇祯皇帝也不愿意错失任何时间,冬天能做的事情,也还是要做的。

这么一来,整个登州府,从气氛上来说,真的算是热火朝天那种。虽然天气严寒,但是还是能看到行人。

当然了,虽然这个时代的通讯很落后,又因为乱世,人口稀少更是减少了消息的流通,但是,过了两月之后,登州府这边的消息,还是慢慢传到了隔壁的莱州府。

不过消息虽然有传过去了,但是大部分人却是不相信的。

他们还从来没听说有一支造反的队伍会这么有序,事情都落到实处,又是分田地又是教识字的,女人还能当官。

很多听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就更是让人觉得这个消息不靠谱。加上又是冬天来临,因此,登州府这边虽然火热,对外面的影响也还是比较小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