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误认帝师 > 第13章 摒弃党争,反抗昏君?

他们这些官绅地主,靠什么发达?还不是靠压榨自耕农,加派各种苛捐杂税发达!

皇帝这样做,等于是断了他们这些官绅地主继续兼并土地的可能,断了他们继续压榨百姓的可能。

这样的做法要是推广开来,那不是断了他们这些官绅的根基吗!

阻止他!必须要阻止他!

第二天早朝。

来到皇极殿前。

钱龙锡发现文武百官都在那里交头接耳的谈着什么。

走到近前,一些义愤填膺的怒骂声,传入了他的耳蜗。

“昏君!绝对的昏君!”

“我从未见过如此荒唐无道之君!”

“……”

崇祯开店的事迹,经过昨天一天的发酵,早已经传遍了京城。

文武百官听闻,无不暴跳如雷。

“钱大人!待会儿上朝,你一定要替我们声张啊!”

百官看到钱龙锡出现,

立即有一群人围了上来。

在清除了阉党之后,东林党的势力已经是一家独大。

而钱龙锡作为东林党的核心之一,又是次辅,理所当然的,受到了百官的膜拜。

钱龙锡义不容辞:

“维护国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等会儿,我们一定要同心戮力,一起反抗昏君!”

“……”

仅仅三言两语,钱龙锡就和百官达成了共识。

此时的内阁首辅,名义上是周道登,为何百官不去巴结周道登,而围绕在钱龙锡的周围?

因为周道登无才无德,无党无派,用现在的话来说,周道登就是一个十足的混子。他上任内阁首辅之后,从不主动上疏奏事,从不流露任何态度,从不发表任何意见。

这样一个首辅,百官去巴结他期望他出头,那不是开玩笑嘛!

片刻之后。

在太监的唱和声中,早朝宣告开始。

百官鱼贯进入了皇极殿。

在銮驾护卫中,崇祯坐上了龙椅。

此时的崇祯,荣光满面,颇有点春风得意的感觉。

从王承恩反馈回来的消息来看,大明皇家农投集团公司和大明皇家商贸集团公司都取得了开门红。

他这个大明皇帝,总算是迈出了拯救大明的重要一步。

然而,崇祯的好心情,并没有维持多久。

朝会开始之后。

钱龙锡首先出列:

“启禀陛下,臣有本要奏。”

“奏来。”

钱龙锡奏道:

“臣听闻,陛下亲自题名亲自投钱,成立了两家商铺?”

崇祯颔首:

“确有此事。”

“朕此前不是多次提议,要推广土豆和煤炉吗?”

“众位爱卿都不愿意干,那朕只好自己去干了。”

钱龙锡立即驳斥:

“陛下万万不可。陛下经商,有失皇家体统!况且陛下与民争利,必被天下人唾弃!”

礼部右侍郎周延儒随即出列奏道:

“陛下推广土豆煤炉可以,但是请陛下立即关闭商铺。”

礼部左侍郎钱谦益奏道:

“陛下成立商铺,绕开朝廷税收体系,等于是自掘坟墓,如此下去,大明离亡国不远矣!”

崇祯顿时就来气了:

“诸位爱卿,此言差矣!”

“土豆煤炉,皆是利国利民之物,尔等推三推四,如今朕亲自大力推广,有何不可!”

兵部侍郎王在晋反驳:

“陛下这是受了妖人谗言的蛊惑!煤炉土豆只是奇技淫巧,外来之物,如何能和祖宗的圣贤大道相比!舍大道而取小技,陛下必受天下人耻笑和唾弃!”

户部尚书孙居相紧跟其后:

“陛下可能想过,赋税绕开朝廷,那还要朝廷何用?朝廷都不要了,大明还会存在吗!”

“……”

这一刻,崇祯竟是无言以对。

不得不说,性格这个东西,很大程度是天生的。

被群臣这么一喷,崇祯心中又有点摇摆不定了。

朕这么做,到底是对是错?

这要是全天下都反对朕,朕这个皇帝还做得下去吗?

这个时候,文武百官难得的摒弃了党争,结成了同盟。

他们纷纷出列抗议:

“请陛下关闭店铺!”

“陛下如此行径,简直无道昏君!”

“……”

如果换做是以前,崇祯早就向百官妥协了。

但是想到那山河破碎的场景,崇祯坚持住了信念:

“朕意已决!此事不容再议!”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以往互相倾轧明争暗斗的百官,此时难得的达成了一次共识,哪里容崇祯如此全身而退。

“昏君!你听不进我等的忠言,就是一个无道昏君!”

“必须立即关闭商铺,否则天底下的百姓都不会答应!”

“简直是败坏超纲!大明三百年的江山,要毁在你这昏君的手里啦!”

“……”

喷的崇祯一阵心烦气躁。

他不愿意再继续和百官纠缠,直接宣布退朝。

回到东暖阁。

崇祯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个事情如果处理不好,可能要天下大乱啊。

朕该怎么办呢?

关掉商店也不行,那样子大明还是会回到原来的轨迹,十几年之后就会亡国!

崇祯急的团团转。

而且关掉了商店,也等于是彻底的得罪了仙师。

以后别想在仙师那里听到教诲了。

仙师……仙师!

崇祯脑中,灵光乍现。

对了!这个主意既然是仙师提出来的,仙师应该也有应对之策!

朕何不去再次请教仙师?

不过当然了,崇祯非常的清楚,他不能够流露出摇摆不定的姿势,否则也会惹恼了仙师,仙师最痛恨的,就是崇祯皇帝摇摆不定,害死忠良。

朕就是想找一个妥善解决之策,并不是摇摆不定。

“大伴,准备礼物。我们去拜会仙师!”

“遵旨。”

王承恩暗暗松了一口气,幸好有仙师给指点迷津,否则,万岁爷不知道要被百官逼成什么样呢。

这群文武百官,食君之禄,怎么就不知道忠君之事呢。

暗暗吐槽着,王承恩连忙去准备一应物件。

……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

崇祯再次来到了徐浪的庄园里。

这时徐浪正准备吃午饭。

“吃了没?一起吃点吧?”

徐浪随意道。

“没呢,那徒儿就不客气了。”

来了多次之后,崇祯在这里已经能放飞自我。

他直接去橱柜取了一双碗筷出来,盛了饭,坐到了徐浪的对面。

“嗯,好吃。”

尝着土豆焖排骨,崇祯不禁赞不绝口。

“原来师父的厨艺也这么强。”

宫里虽然有御厨,但是做不出如此清新鲜美的菜品啊。

徐浪不齿:

“少见多怪。”

如果不是穿越过来五个多月了,各种现代配料香料已经耗尽,徐浪做的菜还可以更好吃。

徐浪前世别的本事不强,但是说到吃和玩,那属于是顶尖的一档。

听的王承恩低下了头。

想不到,堂堂大明皇帝,在这里竟然被人说成了少见多怪。

也就是仙师,换做是别人,如果这样对万岁爷说话,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徐浪喝了一口土豆酒:

“现在大明皇家农投集团公司和大明皇家商贸集团公司都已经顺利成立,并完成了招商招工。这两个公司,我都给你5%的股份,接下来,你等着数钱吧。”

昨天下午,招工广告一贴出,也就是一盏茶的功夫,大明皇家农投公司就招满了一百名工人。二十四小时不到,就已经有三千户自耕农和公司签订了契约。

如果不是土豆种苗数量有限,徐浪可以轻易招到更多的签约农户。

大明皇家商贸集团公司的1000个招工名额,更加是被各地的青壮年秒杀一空。是的,是各地的。这些青年有的是京城本地的,但是更多的是来自大明各地的流民。

徐浪正打算对这些人进行岗前培训。

培训个三五天,然后大明皇家农投集团公司和大明皇家商贸集团公司就可以正式投入运营了。

“太好了!”

饶是心情郁闷的崇祯,闻讯也大感兴奋。

“只是,我听王承恩说,皇帝今天早朝,遇到了很大的麻烦。”

徐浪玩味的看着崇祯。

他就知道,这个徒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今天来这里,肯定也是有事情想求教,原来,在这儿等着他呢。

“崇祯皇帝是不是想向百官妥协,封杀公司?”

如果是这样的话,徐浪要考虑立即逃离了。

印象中的崇祯皇帝,就是一个卸磨杀驴的货色,一旦不再支持他,下一步很可能就是杀了他。

崇祯连忙抛出早已经想好的说辞:

“师父,不是这样的。崇祯皇帝对师父敬若神灵,深信不疑。只是不知道怎么妥善处理百官们的反对。”

听到这样的话语,徐浪才暗暗松了一口气。

这还差不多。

要是崇祯还是像历史上的一样,摇摆不定,出尔反尔,徐浪就必须要立即撤离了,否则小命不保。

不过既然是崇祯不懂妥善处理,徐浪还是可以给他说道说道的:

“你道为何,百官要玩命的反对大明皇家农投集团公司和大明皇家商贸集团公司的成立?”

崇祯小心翼翼的道:

“王承恩对徒儿说,百官反对的理由是,皇帝开商店有失体统国将不国,离亡国不远。”

崇祯很清楚,他在仙师这里,可一直都是一个昏君的形象,一个搞不好,仙师是要撂挑子不干的。

徐浪不齿道:

“所以我说,崇祯皇帝被百官忽悠瘸了,还在帮人数钱呢!”

“皇帝开公司,税收全部直接进内帑,皇帝不开公司,朝廷税收十之七八被各级官员贪墨瓜分!”

“按照原有的税收体系,朝廷常年收不上税,那才是离亡国不远呢!”

(ps:这个时期的内帑,约等于国库。从万历后期开始,明朝一直是通过内帑支出,来消弭朝廷和军队的危机。反正只要国库没钱,百官就会要求皇帝开内帑接济。)

崇祯趁机问出了心中的困惑:

“但是这样子绕开朝廷税收体系,那还要朝廷何用?”

实际上,崇祯虽然按照徐浪的话去做了,但是他对这个事情,只能说是一知半解,不甚了然。

徐浪白了崇祯一眼,反问:

“不这样做,崇祯皇帝现在有能力有魄力进行一次自上而下的彻底的推倒重来式的体制改革吗?”

崇祯摇头:

“那样搞估计要天下大乱。”

徐浪接着道:

“所以我们只能折中一下,一步一步慢慢来。”

徐浪不是不想来一个税制改革,但是以现在崇祯的情况和实力,根本做不到。

崇祯皱眉:

“但是现在这样子,全天下的官绅,一起站出来反对皇帝,恐怕也要天下大乱。”

徐浪淡淡一笑:

“你见过温水煮青蛙吗?”

崇祯茫然地摇头。

徐浪有点无语,只好继续解释:

“意思是说,一点一点的改变,天下官绅的反应,不会那么激烈。甚至可能会认为崇祯是一个昏聩的皇帝,而暗暗窃喜。”

“皇帝只需要把带头的几个人处理掉就行了。”

崇祯更加的迷惑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徐浪谆谆善诱,给出科普:

“因为天下官绅,才是皇帝最大的敌人。”

崇祯更加的迷糊:

“为何?”

徐浪的话语,与崇祯自从受到的教育,完全背道而驰。

不是说,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才能够长治久安吗?

“自打秦朝以后,华夏的历代王朝都活不过三百年,你道这是为何?”

所谓当局者迷,活在封建王朝时代的人,是无法跳出桎梏,高屋建瓴的看得那么透彻的,所以,徐浪只好继续的做出科普。

“为何!”

徐浪的话语,仿佛一道霹雳,击打在崇祯的脑海,让他呼吸急促起来。

要知道,大明立国至今,已经260年,按照仙师的说法,大明岂不是快要亡了!

也就是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改变不了的事情,落在他崇祯的身上,其实也改变不了亡国的命运?

不不不!这不是有仙师的指点吗?

“因为任何王朝都抵不住官吏腐败和土地兼并的侵蚀!而这两大病根的主体,就是天下官绅!”

徐浪侃侃而谈:

“太祖立国之初,官吏贪污60两白银,就会被杀头,时至今日,你倒是看看,有哪个官吏贪污钱财不超过60两的?”

“把这帮官僚统统拉出去杀了,都没一个带冤枉的。你能指望一群只知道贪污腐败的官员,做成什么事情呢?”

崇祯默然。

官员腐败,这个事情他当然是知道的。时至今日,太祖当初定下的《大明律》,早已经成了摆设。

因为如果按照《大明律》的律令,大明朝的官员,恐怕一个个全部都要拉出去剥皮实草。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