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误认帝师 > 第64章 捷报传来

孙传庭对着京城的方向作揖:

“这一仗,全赖万岁运筹帷幄。”

又对着城头上的孙承宗拱手:

“以及孙阁老调度有方。我军才收获了如此大胜。”

“说到底,其实也没有什么技巧可言,就是直接打过去,就把金蒙联军打败了。”

孙传庭是一个比较实在的,在他看来,这一战,真的没有什么花哨的战术。

全赖皇帝的关门打狗战略,提前给建奴张开了口袋,最后的出击,则要把主要的功劳记在孙承宗的身上。

自己并没有什么值得吹嘘的地方。

况且有些东西,事关皇帝的绝密,说太多可不好。

比如皇帝之所以如此英明神武,还不是依靠仙师徐浪的指点?

这个时候,如果把徐浪抬出来,就有拆皇帝的台的意思了。

孙传庭一个重纯之臣,是不会做那样的事情的。

但是越这样,关宁军的将领们,就越觉得,这里面有蹊跷。

不过他们也知道,此战的主帅是孙承宗。

于是他们又一齐登上城头,向孙承宗见礼。

对于这位关宁军的祖师爷,关宁军诸将当然是不敢怠慢。

“拜见孙阁老!”

“末将拜见孙阁老!”

“恭喜孙阁老宝刀不老,大获全胜!”

“……”

“嗯!”

孙承宗看着关宁军诸将,心情就比较复杂了。

他花费多年的时间,花费无数的钱粮,打造出来的关宁军,在面对蒙古建奴的此次大战中,只能打酱油。

而皇帝没有花费多少的钱财,整训过后的腾骧四卫,只是更新了装备,然后就轻而易举的,就大胜了金蒙联军。

这个事实,很大程度上,其实也是在打孙承宗的脸。

只不过,此战就是孙承宗亲自指挥的,才不显得那么难看罢了。

“你们能够第一时间赶过来救援,忠勇可嘉!”

孙承宗勉励了诸将一句。

其他的……其他的孙承宗真的不能说再多了。

以孙承宗为官多年的经验,此战过后,崇祯皇帝对关宁军的倚仗,势必大大降低,往后裁撤关宁军,都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所以这个时候,有的话真的不方便多说。

“孙阁老,我们能去看看洪山口,龙井关那边的战场吗?”

只是,关宁军诸将此时的心中,还是一万个不服气。

这么大一场战役,凭啥他们大明最强军关宁军没分参与?

捷报的数字,又是如此夸张,他们还是怀疑,这里面存在着巨大的水分。

三屯营到遵化城半途的伏击战,遵化城的防守反击战,这两场战斗或者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或者是依靠比关宁还要高大的城墙,打赢了不算奇怪。

这要是真能在野战中,硬抗蒙古建奴,而且还能战而胜之,那才是真的厉害。

“看吧。多看看,也能从中吸取一点经验。”

对此,孙承宗自无不可,意味深长的对关宁军诸将说道。

虽然心里面有点不爽,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孙承宗也不得不承认,关宁军和腾骧四卫真的是差太远了。

一个是私心极重的军队,一个是令行禁止的军队,真的没法比。

这一场战役,如果换关宁军来打,即使是配备和腾骧四卫一样的武器装备,孙承宗认为,也难以获胜。

单单是命令关宁军出城狙击,和建奴硬抗这条军令,恐怕就很难得到执行。

关宁军诸将可不知道,这个时候他们在“祖师爷”的面前,甚至是在皇帝陛下的面前,都在渐渐失宠。

他们只想弄清楚,孙承宗的捷报,到底有多大的水分。

于是一行人很快来到了洪山口半途的战场。

看着士兵们还在清理的,尸横遍野的战场,这一回,他们是真的傻了眼。

一眼望去,皆是蒙古建奴鞑子的尸体!

他们简直怀疑,这里死的,都是假的蒙古建奴。

但是,这可是真真切切的鞑子的尸体,不存在杀良冒功的情况,这一点凭着他们丰富的战场经验,轻易就可以证实。

但是为什么?

腾骧四卫才多少人?而且还是分兵四处!为什么能够创下如此辉煌的战绩?

张履仁,余永寿等人,百思不得其解。

为什么他们面对建奴的时候,作战总是伤亡惨重,为什么换了腾骧四卫来,情况就倒了过来?

张履仁,张外加,余永寿等关宁军将领,游走在尸体满地的战场上,设想着当时的战况,一个个都是精神恍惚。

……

紫禁城。

御书房里。

崇祯的心情,莫名的有点烦躁起来。

这么多天过去了,遵化还是没有传来他想要的消息。

要知道,这些天朝堂上,百官每天都闹得不可开交,除了他的几个心腹大臣,其他的官员一个个都是非常的悲观。

有的大臣,连仿效南宋花钱买平安的法子,都提出来了。

崇祯想狠狠的扇他们的耳光,但是,没有捷报传来,他就不好动作。

“东厂提督曹公公求见。”

王承恩此时进来禀报。

“让他进来吧。”

“遵旨!”

“叩见万岁爷!”

曹化淳进来,行礼。

崇祯一招手,静待曹化淳的下文。

曹化淳起身,作揖道:

“禀万岁爷!孔家勾结建奴的证据,抓到了。”

崇祯大喜:

“哦?”

曹化淳道:

“孔府一名仆人,以及孔衍植的一名侍妾,可以作证!”

“怎么回事?”

崇祯很好奇。

如此机密的事情,按道理说,不应该被那么多人知道才对。

曹化淳禀报:

“说来可笑,孔衍植号称衍圣公,满口仁义道德,但是他的侍妾,却和他的仆人通奸。两人躲在孔衍植的书房里偷情,不想撞见了孔衍植和建奴使者的会面。”

“两人交代,孔衍植和建奴达成了协议,所以,孔衍植愿意给建奴助威。”

“无耻!可恶!”

闻言,崇祯大为恼火。

“好了,你先下去吧!”

但是这个事情,对于面前的崇祯来说,还不是最重要的。

崇祯最关注的,还是遵化那边的情况。

所以孔衍植的事情,被崇祯暂时放到一边。

“报!”

片刻之后,王承恩又走了进来。

“负责查抄晋商的锦衣卫马伍回来了!”

“快叫他进来!”

闻言,崇祯面露喜色。

抄家意味着可以获取横财,八大晋商那么有钱,这一次抄家,收获肯定不小。

“卑职马伍,拜见陛下!”

随即,锦衣卫总旗马伍觐见,拜伏在地。

“起来吧。说说情况吧。”

马伍起身,禀报:

“禀陛下,此次山西之行,一共查抄到八大晋商现银1825万两!单单是范永斗一家,就查抄出白银896.51万两!”

“而且八大晋商其他地方的分号查抄还没完成,最终的数字应该更加大!”

崇祯差点大笑出来。

这,这笔钱,已经是大明国库几年的收入了呀!

有钱了!朕往后有钱了!

再也不用为钱的事情发愁了!哈哈哈哈……

“同时查出了八大晋商和建奴,以及和朝中很多官员的往来密信,和行贿的账本!”

“在哪里?快拿来给朕瞧瞧!”

马伍当今命人抬进来几口箱子。

“全在这儿了,陛下请看。”

说着,马伍打开了其中一口箱子。

“这是范永斗和建奴的往来密信!”

崇祯接过,只看了几眼,就火冒三丈。

“可恶!范家竟然从万历朝开始,就已经在给建奴提供物资和情报了!”

“朕必诛了他们的三族不可!”

崇祯忍不住又去看其他的箱子。

看了朝中官员和范家的往来密信,崇祯更加气不打一处来。

此前,崇祯万万没想到,竟然有如此多的朝中大员,和晋商勾结在了一起。

晋商买通了朝中大员,把朝廷的情报转手又卖给了建奴。

怪不得建奴对大明的作战,可以无往而不利。

感情,大明的一切,对于建奴而言,简直毫无秘密可言!

该杀!这些吃里扒外的内奸,全该杀!

……

孔家府邸。

孔衍植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心里越发的不安。

已经被皇帝软禁了好几天了。

外界也没个消息传进来,孔衍植完全不知道,外面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家主,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此时,管家孔胤奇走上来,在孔衍植的耳边轻声说道。

“什么消息?”

“我通过买菜的仆人,获知了一个惊天消息。”

孔胤奇的声音里,充满了震惊。

孔衍植不耐烦:

“到底是什么?快说!”

孔胤奇随即说出了自己的收获:

“听闻,建奴已经入关了!正兵围遵化城!”

“哦?”

孔衍植心中欣喜。

“真的吗?”

孔胤奇肯定道:

“当然是真的。只不过,这已经是几天前的消息了。近来好像没有前线的消息传回来。”

孔衍植点头。

脸上已经抑制不住,露出了一抹微笑。

建奴破关而入,这足以证明,明军不堪一击,如果建奴能够在关内造成更大的杀伤,那么,就更加证明了崇祯皇帝罪责难逃。

这足以证明,自己这个衍圣公呼吁崇祯皇帝下罪己诏,是顺应天意。

当明军兵败如山倒,而自己被崇祯软禁的消息被天下士子知晓,天下悠悠之口,是不会放过这个昏聩的皇帝的。

当外界舆论发酵的时候,就是他孔衍植反客为主的时候。

当当当……

就在此时,外面的街道上,突然响起了一阵阵锣声。

“遵化大捷!消灭鞑虏一万七千人!遵化大捷!消灭鞑虏一万七千人……”

敲锣的,是京城五城兵马司的人,喊话的,则是遵化城派来的传递捷报的传令兵。

五城兵马司的当值军官,听闻遵化如此大捷,当然要营造声势,让全京城的人,尽快的知道此事。也好振奋民心啊!

此时此刻,传令兵所过之处,早已经是一片沸腾!

从万历后期开始,京城百姓们听到的,一直都是各种坏消息,比如蒙古鞑子叩关,攻略了多少城池啊,比如哪里又产生了民变啊,比如建奴又消灭了明军多少人马啊!

京城百姓这十几年来,基本上就没听到过一个像样的好消息。

现在可好,直接来了一个惊天大捷报!

更加让京城百姓震撼的是。

前几天,他们听到的,还是建奴破关而入,攻城略地的坏消息,为此京城百姓一片惶恐,时时刻刻担忧着,建奴会不会打到京城来。

万万没想到,几天之后的今天,竟然出现了这样的惊天大转折!

明军斩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

噼里啪啦……

紧接着,一些百姓已经自觉地,放弃了鞭炮。

然而,这些消息传入孔衍植的耳里,却仿佛晴天霹雳一般。

如果建奴胜了,他可以说是皇帝的罪过。

但是现在明军大获全胜,那么,岂不是说他这个联合天下士子,呼吁皇帝下罪己诏的衍圣公是包藏祸心?

想到崇祯皇帝近来的一系列雷霆手段,杖杀钱谦益、周延儒,流放国丈、成国公世子,种种狠辣……

衍圣公孔衍植顿时脸色煞白,再也支撑不住,瘫倒在地。

……

“什么!再说一遍!”

当崇祯收到遵化大捷的消息,兀自难以置信。

虽然整个布局,都是通过他的双手去完成的。

但是,对面的敌人,可是号称“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建奴啊!

在崇祯的预料中,只要能杀死建奴千把人,就称得上是大胜了。

怎么也没想到,遵化大捷竟然可以大捷到如此骇人听闻的程度。

“禀万岁!”

“遵化大捷!孙阁老率领腾骧四卫,歼灭金蒙鞑子17013人!杀伤重伤鞑子19103人!俘虏鞑子1969人!”

传令兵于是又将那组数字,郑重其事的向崇祯又说了一遍。

“太好了!”

当确定了这一点,崇祯高兴的直接跳了起来。

下一刻。

崇祯发出旨意:

“立即召集百官,举行紧急朝会!”

“把孔家现任衍圣公孔衍植请上皇极殿。”

等了这么久,终于是等来了这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捷。

崇祯憋了很久的后招,这个时候终于也可以放出来了。

“谨遵圣谕!”

王承恩立即走出御书房,传达一道道指令。

此时王承恩的心中,充满了惊喜。

万岁爷筹划这个“关门打狗”战略,他可是全程都有参与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