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误认帝师 > 第79章 化身基建狂魔

崇祯沉吟着。

他何尝不知道这一点。

现在大明的军队,除了腾骧四卫,有和建奴一战之力的,也只有关宁军了。

直接解散,当然是太可惜。

奈何崇祯自己也找不到更多的解决办法。

“但是,孙阁老可有良策?”

崇祯只能是将皮球,抛回给孙承宗。

“……”

一时间,现场再次沉寂了下来。

袁可立,孙承宗,李邦华,等七大阁臣,都觉得解散十二万关宁军可惜,但是他们却想不出妥善安置这支军队的办法。

良久。

徐光启突然道:

“陛下,我们不如去请教仙师?”

这种棘手的,关乎江山社稷的大事,也只有仙师能够给出完美的解决方案。

“也罢!”

崇祯一拍大腿,采纳了徐光启的建议。

其实崇祯并不是没有想到仙师,他只是想培养一下自己独立解决事情的能力。

否则,动不动就去请教别人,他这个皇帝做的也太废物了。即使对方是谪仙下凡的仙师,崇祯心里也是会感到自卑的。

但是现在嘛,既然是臣子提出来的,他当然可以毫无压力的答应下来。

不多久。

崇祯和七大阁臣,同时来到了西峪村。

“草民拜见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到崇祯出现,村民们连忙下跪行礼。

自打仙师受封为克虏伯,加太傅,西峪村的村民们也终于是知道了,这个他们以往口中的小希子,竟然就是当今崇祯皇帝!

心脏不好的村民,差点没被吓死。

以前他们那样子对大明的皇帝,那妥妥就是大不敬之罪呀!

这一次,村民们既然知道了“小希子”真正的身份,当然是不敢再怠慢。

崇祯仍然是以往一样的笑容灿烂,一脸和蔼:

“乡亲们免礼!”

但是村民们这个时候可不敢再放肆了。

直到崇祯等人走远,一个个才敢站起来。

“咱们村子,真的是走了大运了!”

“可不是嘛!出了一个仙师,带来了一个真龙天子!祖坟冒青烟了呀!”

“吓死个人!打死我都不敢相信,老是往我们这里跑的‘小希子’,竟然就是当今崇祯皇帝!”

“也就是皇帝不跟咱们见外,否则,我们一百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

这时,徐浪刚刚送走了一群拜访他的村民。

没办法,谁叫他是这个村子的村民呢。

受封克虏伯,加太傅,一下子成了大明的勋贵,官居一品啊!

西峪村这个小山村的村民们,一个个都是与有荣焉。

对徐浪更加的尊敬了,甚至以和徐浪凑近乎为荣。

“我在仙师家喝过茶!”

甚至都已经成了村民们出去吹嘘的资本。

这有点类似前世某些明星,功成名就以后返乡,所有村民都抢着过来合影。

你要是拒绝,那就会落下一个没人情味的骂名。

所以徐浪偏偏还不能拒人于千里之外。

好在西峪村总共也就百来号人,虽然时不时有村民来拜访,并没有影响徐浪的正常生活。

正在此时。

“师父,我来了!”

崇祯带着七大阁臣,齐齐来到了徐浪的庄园里。

不知为何,到了徐浪这里,崇祯身上所有的压力,全部都消失了一般,觉得非常的轻松惬意。

这也是崇祯喜欢往这里跑的原因。

来到这里,崇祯可以完全的放下肩上的重担。

“参见克虏伯!”

此时,七大阁臣纷纷向徐浪行礼。

十二万关宁军的裁员,关系实在是太过重大了。

所以阁臣们没有一个撂挑子,齐刷刷的跟着皇帝一起过来了。

“大家随便坐吧。”

徐浪一招手。

有了爵位,也有好处,起码徐浪面对这些阁臣们,突然多了。

以前虽然孙承宗,袁可立,徐光启等人,也都是“仙师仙师”的叫着,对他非常的尊敬,但是徐浪总觉得,有种自己是神棍的感觉。

现在好了,他有了切切实实的名分。

大家都知道,仙师一向没什么架子,于是,大家分宾主坐下。

“师父,十二万的关宁军裁员,徒儿真不知道往哪里安置,所以,徒儿只好厚着脸来求教师父了。”

旋即,崇祯抛出了自己的问题。

“这还不容易。”

徐浪早有预案,当下淡淡一笑说道。

“把裁撤下来的关宁军,分散充实到九边去。这样可以增强边军的实力。”

徐浪当然很清楚,关宁军的战斗力,在大明军队中,位列前茅。

直接解散,那就是暴殄天物。

而实际上,与此同时,蒙古诸部一直都不太安分。

经常有叩关烧杀掳掠的事情发生。

只不过建奴声势太过浩大,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所以,后世的历史中,对这方面不太关注罢了。

“但是这样一来,九边军镇的将士,又安置去哪里呢?”

崇祯表示疑惑。

徐浪补充说道:

“对关宁军和九边将士,进行一次大考核,择优录用。素质差的淘汰掉。”

“至于淘汰下来的人,正好可以用来搞基建。”

考核,优胜劣汰,在场所有人都听明白了。

但是……

“师父,基建是个什么东西?”

崇祯云里雾里。

徐浪微微一笑,解释说道:

“基建,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意思。主要就是修桥铺路。”

“我将会成立基建公司,正需要大量的青壮劳动力。”

以前有太多不稳定因素,徐浪不敢太早的,把水泥这个基建神器抛出来。

现在打败了建奴,裁撤了关宁军,可以威胁到崇祯皇权的东西,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

是时候发扬我泱泱华夏的优秀传统了。

但是,徐浪的话,让现场众人听着,还是一知半解。

“师父,我大明现在不怎么需要修路啊!”

崇祯疑惑地说道。

其实,从元代开始,全部东西南北的主要干道,就已经修成了。哪里还需要大规模的修路?

说到这一点,必须要对蒙古人的这一项政绩,给予肯定。

虽然在蒙古人统治时期,推向奴隶制度,文化经济大倒退,但是蒙古人为了方便统治辽阔的疆域,建成了通往全国各地主要地区的大干道。

这也是蒙古人,唯一给后人留下的好处。

“你们是不是忽略了一样东西?”

徐浪淡淡一笑,提醒道。

“……”

崇祯等人都是不明所以。

徐浪只好循循善诱:

“你们看,西峪村工业园的房屋建筑,都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

徐光启第一个反应了过来:

“水泥?”

因为先前徐光启就向徐浪打听过,为什么工业园的房屋可以这么快速的建成。

徐浪当时给出的解释就是,使用了一种叫做水泥的新型材料。

徐光启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种材料如果能够用时建造城防,岂不是旬月之间,就可以建成一座城池?

徐浪当时给他的回答是,产能跟不上,速度照样快不了。

不过现在嘛,情况已经完全的不一样了。

徐浪点头掉:“对。就是水泥!”

“水泥不仅可以用来建造房屋,同样可以用来修桥铺路,甚至是修建城池。”

“用水泥建成的路面,平整,干净,后期很少需要维护,人和马走在上面,速度可以成倍的提高。”

“师父所言当真?”

崇祯闻言瞪大了眼睛。

他立即就想到了很多。

大明当前的道路,都是泥路,年年都需要修整,如果不修整维护,就会变得坑坑洼洼,难以行走。

为此,朝廷每年都需要支出很大一笔道路维护费。

如果水泥路后期不需要修整,那岂不是可以为朝廷节省下一大笔的银子?

更加重要的是,如果水泥路可以提高行走的速度,朝廷调兵调粮的效率,岂不是可以成倍的提高。

这一遇到战事,时间就是巨大的优势啊!

在场的,都是饱读诗书,见多识广的人,立即也想到了水泥路的战略意义。

都是满怀期待的,看着徐浪。

徐浪缓缓点头:

“这当然了!”

“我的目标就是,在五年内,修成贯穿大明南北东西重要地区的水泥路大干道。”

“仙师,能不能先建成一段水泥路给我们看看?”

孙承宗老成谋国,觉得还是要眼见为实。

袁可立,范景文,李邦华等人,都是同时点头。

虽然他们都相信徐浪不会胡说八道,但是如此重大的事情,还是用事实来说话比较好一点。

徐浪自然不会反对:

“那当然了。我们就先建一段西峪村到京城的水泥路吧。同时把工业园内的道路,全部建成水泥路。”

“免得诸位来一趟这里,还要受颠簸之苦。”

“太好了!”

崇祯喜笑颜开。

这事要是办成了,简直是一举两得啊!

不但解决了绝对裁员的问题,而且,还可以让大明的国力,上一个大大的台阶。

师父果然是朕的福音啊!

每一次来师父这里,总能换来好心情。

徐浪自信满满:

“你们等着看吧。要不了多久的。”

“你们就会看到一种全新的干净平整不会损坏的道路!”

在这个没有机动车的年代,人行马跑基本上不会对水泥路面造成损坏,说是不会损坏,并不过分吧?

众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但是仙师说的话语,从来都不会有假。

七天之后。

当崇祯和七大阁臣再次莅临西峪村,顿时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确切地说,还没到西峪村呢。

在距离西峪村还有二十里地的距离,他们就看到了一条平整光洁如镜的灰色道路,出现在眼前。

原本的道路被拓宽了,分作了两半,一半还是泥路,另一半则变成了水泥路。

同时,数以千计的建筑工人,在紧张的忙碌着。

扎钢筋网的扎钢筋网,搅拌水泥浆的搅拌水泥浆,铺路的铺路……

一副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也怪徐浪的保密工作做得好,崇祯和七大阁臣都对水泥一知半解,都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景象。

众人惊讶的看到,建筑工人们将一车车的水泥浆,浇灌到钢筋网上,然后铺平,修整成形……

“大伴,你去问一下情况。”

压制不住心中的好奇,崇祯命令王承恩去打探情况。

“遵旨!”

于是,王承恩走到一个监工模样的人的跟前,作揖,问道:

“请问这位师傅,这泥浆如何能够铺路?”

监工打量了一下王承恩,露出鄙夷的神情:

“没见识了吧?这是仙师发明的神器!湿的时候像泥巴,可以任意揉捏,但是干了以后,却可以坚如岩石!你们看看那边干了的路面就知道了。”

由于此时重复一行人都是便衣出行,监工只当他们是往来西峪村的商贾,因此言语上一点儿不客气。

王承恩不以为意。

这是仙师发明的神器,又不是你发明的神器,嘚瑟个什么劲儿呢!

“走,我们过去瞧瞧!”

听了王承恩的回报,崇祯忍不住好奇,立即走了上去。

王承恩生怕出现意外,连忙跑了上去,抢在崇祯的前面,踩上了一段干了的水泥路。

“万岁爷,我帮您试。”

下一息。

王承恩的眼睛瞪的比铜铃还大。

旋即,王承恩开始在水泥路面上,又蹦又跳。

“坚硬如石!果然是坚硬如石!”

感受着水泥路面的坚硬,王承恩忍不住发出惊呼。

崇祯,孙承宗,袁可立,徐光启等人,都是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睛。

那边泥浆一样的路面,还在流动着,但是这边,干了的路面,竟然真的就变成了岩石?

此时此刻,即使他是皇帝,他是阁臣,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争先恐后的,踩到了水泥路面上。

有的甚至不顾形象,坐到甚至是躺到了路面上。

感受着水泥路面的平整坚硬。

下一息,他们异口同声的,发出惊呼:

“真的!这竟然都是真的!”

“神器啊!”

“如果大明的道路,都修成这样的路面,那我大明的运输力,将可以成倍的提高啊!”

“……”

孙承宗忍不住亲自去问那个监工:

“请问师父,这水泥路面,要多少时间,才可以干硬?”

监工脸色更加嘚瑟:

“旦夕之间就可凝固干硬!”

“不过仙师特别交代,为了使路面更加的坚固耐用,要等三天之后,水泥彻底的凝固之后,才可以走马车。”

“所以,要想体验在水泥路上跑马,还是过几天你们再来吧。”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