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小小知县 > 第九十二章、人口普查

别说是邵宁了,现在但凡是头猪想上进,陆鹏都乐意给机会。

他手里的人不少,但称得上人才的,还是太少太少了。

白甲等几个猎户兄弟都是硬生生地推上去的;姜西平等二十左右的小年轻在政务里顶了半边天,还随时有可能走人;拿顾潭秋来说,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押司,跟着陆鹏现在近乎执掌半个州事。

之前他还算能应付,但随着摊子越铺越大,钦州的发展越来越走上正轨,顾潭秋渐渐暴露出能力不太足够的问题,自己也时常心力交瘁。

陆鹏当然想大家一起进步,但有时候个人的能力确实是有上限的,而且顾潭秋年龄也快四十岁了,进步的空间真不太大。

但就现在而言,陆鹏手里还真没能顶替的,顶多给他多塞点人手。

哎,人才啊……

要是给咱送个文天祥来就好了,再不济陆秀夫也不错嘛。

陆鹏也就只能做做白日梦了,不管是文天祥还是陆秀夫,现在都早就崭露头角,在朝堂中是有名号的人物了,怎么可能给送到钦州来。

但是事情也是越来越多了,渐渐忙得他连找奚晓月说说话的时间都很难挤出来了,回想起前些天的清闲真是恍然如梦。

棉花田的先期准备和调查、港口的扩建以及船坞事宜、赈灾的善后工作……方方面面,甚至灵山县那边的许多事务都要送到他案上来。

当前最重要的,是进行一次基本的人口普查。毕竟谢家倒台后留下大量隐户,加上以前的人口统计早就过时了。

整个钦州范围,刨除钦西的僮人,和钦北山区极难统计到的少量人口外,都要在这一次普查中入册,毕竟再怎么说,自己总得对钦州现在的局面大概有个数吧?

十月中旬,整个州县两衙都热火朝天的忙碌起来。吏员们一个人当成了两个人用,也临时增招了差役和打杂人数,但仍有些忙不过来。

没办法,城里人口倒是好统计一些,各处乡村就着实有得跑了。

整整大半月,十一月初,一份表册才呈到陆鹏手中来。

他看着大为诧异:“这么少的吗?”

统计出来的钦州实户数一共16961户,115260人,其中灵山县五千余户,剩下都是安远县的。

姜西平拿着前次的人口图册道:“已经不少了,比上次多了很多,应该与多了那些隐户有关。”

陆鹏看了看,上次是二十二年前的记录,当时钦州总人口只有八万多。

陆鹏想起来不禁有些感叹,十万人口之前竟然有整整两三万灾民,想想当真可怕。

他继续往下看去,钦州城内的人口是七千余人,灵山县城人口四千人。全州五十岁以上竟只有三千人,低于十四岁的则达到了两万。

这数据看着感觉不太正常,但想想这时代人们的平均寿命,和钦州的境况也就释然了。

此外,这时代人口流通极少,民众想要从户籍地去往别的州县,一般都需要一种叫凭由的东西,类似于后来的路引。所以一般州县外来户是极少的,但钦州情况却又颇为特殊,有不少被流放到此的人,这些人在一定时间内不算在户籍人口中,数量足足有上千人之多。

而正是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钦州的治安一向也是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好在他上任以来倒是好转了不少。

陆鹏查看了许久,才递交给吏员拿去存放到案房中。

接下来他拿着朱笔对着钦州城的图纸陷入沉思,七千人的城市,规模太小了。但也没办法,现在这时代基本都差不多如此,除非是临安那种顶级大都市。

最重要的还是生产力,生产力上来了,农业人口自然少了,就会本能地向城市里流动。

所以说还是技术最重要啊。

他手中的朱笔在图纸左下角点了点,这片匠人们聚居的街坊被命名为天工坊。陆鹏对技术的支持是不遗余力的,他也看到了这时代匠人们是有着相当强的创造力的,只是仍然需要时间来发酵。

其他诸街各坊依旧如前,而大量谢家隐户和之前一部分乡兵,以及其他一些闲散人口,在分到田地后定居在南边的城外,也是邻近大批良田的区域。在基建队的辛勤劳动下,这些人的家园已经基本建成,形成了一片人数不低于城内任意一个坊市的聚居区。

陆鹏用朱笔将这片区域圈起来,想了想写下“新月坊”三字。

这片区域的人,对他的敬重和忠诚是最高的,毕竟是陆鹏给了他们田地,将希望带给了他们。

而基建队本身则定居于城西,离钦江极近。陆鹏给这片区域取名为“平安坊”。这里的人们都是经历过灾荒的,希望能从此平安富足。

这两个坊恰好将西南边的江东驿夹在中间,那里是钦州博易场的旧址。

陆鹏有重启博易场的想法,若能做到的话,和安南民间的贸易交流肯定会大大提升,好处是很多的。

不过如今局势特殊,蒙古人的压力之下,安南的态度如何还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先暂且不提它,图纸上的这些区域,就是现在的钦州城了。新月坊和平安坊虽然是在城外,但以后肯定会扩建城池的。

沿着新月坊向南十余里,是杜和统领的军队驻地,如今人数已经达到了五百。

人数虽然不多,但在素质上陆鹏却是严格要求过的。这些新兵们都是年轻、清贫、健康的良家子弟,他们单纯而又积极向上,比起之前那批乡兵,素质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而对他们的训练自然也不会如之前那样只做表面功夫,而是全方面的刻苦训练。

经过上次的赈灾救人,许多新兵们都已经有了保卫家乡的概念,而陆鹏也将这概念进行了高尚和荣耀化,对上次表现出色的人进行了极其隆重的表彰奖励。

这支新钦州军的理念就是“保卫钦州”,只是钦州,而不是保家卫国,因为陆鹏对大怂没有任何期待。

就这样吧,陆鹏放下笔,看着案上的图纸,长出了一口气。

快些到来吧,美好的未来。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